二、江淮风云 [1]
又是初秋的时分了,江南官道上,行人有如过江之鲫,往来不绝。
在官道的西端,开着一家规模极大的铁店,铺面上挂着各色各样的成品,从大刀大戟的兵器类,到各种小钳、小剪,样样俱全。
时届申酉之交,官道上出现了二个打扮奇异的人——
一个较高的人,身着长袍,背插长剑,年约四十五、六岁。
另一个约四十岁,亦是一副武林人的打扮。
二人边谈边走,在这热闹的官道上,确是有些惹人注目。
不消片刻,二人来到了铁店门口,只听得店内隐约传出打铁师傅“嗨”“喝”的打铁声!
二人一齐停步,走入店内。
那武林人物打扮的壮汉随手拈起一柄单刀弹了一弹。端详一番。
壮汉转身对那同来较高的同伴说道:“这家铁店的出品倒是不坏。”
随即又向一个伙计问道:“店伙!有没有现成的暗器,譬如说——什么镖之类的?”那店伙正忙着打算盘,听他一问,起身答道:“有!有!不知客官要那一种?”
那壮汉随口道:“就要瓦面镖吧!”
伙计见来人要的是瓦面镖——一种江湖上最普通的暗器,忙点头问道:“客官是要怎样买法?”
那壮汉似已感不耐,微皱眉道:“你就拿二百枚现成货色吧!”
店伙忙应了声“是!”
不消片刻,便提着一袋子瓦面镖交给那壮汉。
壮汉随手丢给店伙一锭银子,回头对那较高的同伴说道:“孙兄,你要不要打点些什么暗器?”
那姓孙的微微一笑答道:“对方兔崽子虽多,但凭你霍老弟这些瓦面镖也够应付了。”
二人相对一笑,步出店门。
虽是初秋时节,但这下午骄阳仍是十分炎热。
二人走了一程,那壮汉似是不耐闷热,打开了衣扣,露出健壮的胸膛,挥汗赶路。
忽地,背后一阵得得蹄声,一骑如飞奔来。
如此炎热,又在人烟稠密的官道上,竟然催马急驰,敢情是公门中人因紧要公文,才如此急迫。
马从身旁一掠而过,马上人果然是个公衙打扮,只见他一面催马急驰,一面不住吆喝让路。
突然有人一声惊叫——
这二人转头一看,也不禁大吃一惊!
原来迎面走来一个少年书生,那书生背着一个长方形包袱,似乎心事重重,低头急行……那马冲到他面前不及两尺,他似才突然惊觉,抬起头来……眼看那马即将要将他踏倒。
也不见他惊慌,只见他微微一晃,那马已在众人惊呼声中与他贴身擦过。
在众人眼中只觉眼前一花,马已冲过,尚以为那少年书生运气好。
但在这两位行家眼中可看出这少年的不凡。
任二人都是成名的人物,却未看清那少年的闪身步伐,只见那少年一闪身间,除了迅速镇静外,还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潇洒气概。
那少年似乎发现这两人在注意谈论着他,便迎面向着二人微微一笑。
两个老江湖看出这一个微笑是毫无心机的,但或许因为两人过份老练,而这少年的笑过份纯真,反而令两人心中隐隐感到这一笑中,含有某种深意?
那少年也匆匆而过。
那姓孙的高个儿轻叹道:“霍兄,这正合于那一句老话——英雄豪杰出少年——这少年的功夫就不在你我之下。”
心中却暗道:“何止不在你我之下,其实恐怕还在你老霍之上哩!”
接着又道:“近十年来,武林各派出的少年俊杰确是不少,看样子我们老一辈的都可以被淘汰了。”
那姓霍的“唔”了一声不置可否。
那姓孙的又问道:“你说,老霍!目前江淮一带那位武功最是出众?”
那姓霍的思索了一下,答道:“那要首推那金刀李老英雄了。其次……”
那姓孙的忽然插口道:“其次怕要数上你和那姓钱的了吧?”
那姓霍的认真想了一回答道:“那金刀李的手下三位堂主的武功委实不坏,小弟最多和他们在伯仲之间。”
那姓孙的诧异的问道:“我有相当久没有下山了,那金刀李是怎样的人?像与你在伯仲之间的人才,竟会为金刀李卖命?”
那姓霍的答道:“金刀李是近十多年来才出现的高手,现下为江南金刀神拳帮的帮主,此人很少在江湖上行动,无怪你老兄不知道了。此人的武功,我是亲眼见过一次的,比起小弟确实要高上四五筹。”
那姓孙的微微点头道:“有机会我孙一峰定要找那金刀李印证印证!”接着又道:
“这次的争执,那姓钱的如此不讲理,咱们绝不能退让一步!”
那姓霍的道:“自然!自然!小弟请孙兄出来就是准备一战的,时候快到了,快回总舵吧!”
二人加快脚步,哪消片刻?便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官道的西端,那家极大的铁店的斜对面,矗立着一幢大楼。
一块横额挂在中腰处,上面写着斗大的三个金字:|又一村|笔势有如龙飞蛇舞,相传是欧阳文忠的墨宝。
这“又一村”客店乃是当地的最大的客栈,往来的客人,多半投宿于此。
时届申酉之交,店门口出现了一个少年,匆忙的走入店内,对伙计要了一间上房,再点了一二样小菜,随便的坐在楼下食堂的一角。
这少年长得十分英俊,虎背狼腰,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他这一入店,早就有人认出了他,敢情他便是不久之前在官道之上,以上乘轻功闪避急马的那位少年。
这少年正是九回峰上,初别恩师而下山的文玉宁。
他坐在角落上也不要酒,就唤伙计盛饭上来,正吃得有味……。
忽然鸾铃响处——店门外匆匆走进一对少年男女。
那女的生的面貌皎美,体态轻盈。而那少年却是浓眉大眼,马步稳沉。
只见那少年进得门来喝道:“喂,伙计,快来两碗汤面,咱们吃了还得赶路!”
这叫声好不惊人,坐在他旁的两个乡下人连忙伸手捂住了耳朵。
那少女抿嘴一笑,笑得好不迷人,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