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孤身陷幻阵 [2]
“你说得不错,只凭你我二人之力,简直是没办法与他们一拼——”
说到这里,冷冷一笑,道:“有件事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我已经修书差人专程上青海去了!”
“上青海?”
谭雁翎缓缓地点了一下头,道:“你应该记得一个人!”
胡子玉仰着脸直发怔,显然是想不起这个人了。
谭雁翎道:“你莫非忘了我们初来甘肃时,在卧马坡遇见的那个奇人了?”
“哦——”胡子玉一惊道:“东翁说的是铁斗笠余矮子?”
谭雁翎点点头道:“就是他!”
胡子王频频点头道:“对了,对了,我怎么会把这个人忘了?东翁……这个人如果肯出山助我们一臂之力,那可就不怕他们了!”
谭雁翎道:“余矮子一定会来的,这个人爱财如命,我已经许以事成后,将青海那个矿赠送给他,料必他不会不来!”
胡子玉又是一怔,半晌才道:“东翁……青海那个矿,是我们最后的一点产业了,舍此之外,我们将一无所有了!”
谭雁翎叹道:“我何尝不知道?只是眼前又有什么法子?人总比钱要紧呀!”
胡子玉慢慢垂下头来。
谭雁翎道;“司徒火此番前来,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怕的是余矮子还不是他的敌手!”
胡子玉摇摇头:“矮子武功别成一格,大脱中原武功之常规,加以他那三个弟子武功也都不弱,如果他师徒真心帮忙,再加上我二人,足可与司徒老鬼那边拉直了!”
“我也是这么想!”
“那么东翁的意思……”
“我是想余矮子能早一点来,让他们师徒先去会一会司徒火,搭救贵芝母女!”
才说到这里,前面护院的钱师父,忽然现身院内道:“启禀老太爷,胡师父同着几个青海的来客求见!”
谭雁翎顿时一喜道:“在哪里?”
钱师父道:“胡师父正陪着他们在花厅里。”
谭雁翎道:“我就来!”
遂向胡子玉道:“子玉,你同我来一趟,矮子是有名的险诈,不要上他当!”
胡子玉遂即扶着一根手杖,同着谭雁翎一并离开席棚,向着花厅行去。
花厅里正有几个人在坐候着。
胡子玉陪着谭雁翎尚未来到厅前,即听得厅内一个怪声在笑着,说话的声音有如鸡啼,听在耳朵里刺耳已极。
这人大声嚷道:“谭老头儿不来,胡子玉呢?架子可是不小!”
另一人道:“敝东家和胡总管马上就来了。”
说话的时候,谭雁翎已推门步入,胡子玉也跟进来。
室内一共是五个人。
其中之一,是谭雁翎的心腹护院“野马”胡山。
另外四个人,可全是没见过的怪人。
四个人那身穿装打扮看上去就透着奇怪,大异于一般常人。
三个高的太高了,一个矮的却又太矮了。
先说那三个高的吧——
第一个披着长披风的,身高没有一丈也有九尺,满头乱发,结了一条长的发辫,一脸都是红疙瘩。
第二个个头不比第一个矮多少,相貌却还比第一个更吓人,尖嘴猴腮不说,后脑勺上还长着一个肉瘤子。
这个人腰上扎着一根银光闪闪的链子,链子上却插着一对骷髅锤。
第三个比第二个差不多高,足有八尺开外。
红眉毛,红头发,高颧,凹目,活像西域来的野番子。
这个人背上斜挎着一把弧形的大砍刀,刀身上泛出一片耀目的青紫光华,一望即知是一把好刀。
这口刀是装卡在一个奇形的刀鞘子里,刀鞘只可容纳刀口一边,不过是两尺有余的一截弯尺状的东西。
三个人都是站着的——
站立的前方一张舒适的太师椅上,盘膝坐着一个鸠首鹄面的小老头。
这个老头儿,如果你不是特别注意地去看他,很可能就会遗漏这个人,因为他实在太矮小了。
矮小得几乎像个猴子。
这么矮小的一个人,偏偏在背后背着一个特别大的斗笠,看上去斗笠比他坐着的身子还要高一些。
这个矮小的身躯上,穿着一件狐皮短衣。
衣袖短得不足以护腕,以至于一双瘦若狼腿的细瘦胳膊却露在衣袖外面,两只手掌,看上去同鸡爪子一样的瘦,只是远比鸡爪子要大得多。
这人满头白发,盘结着一个髻子,顶在头顶上,当中横插着一根奇长的竹签子,满脸的皱纹,重重相叠,乍然一看,真像是个老妪模样。
这样的四个人,乍然现身在花厅里,真正是十足的惊人了。
谭雁翎一进门,目注向座上的矮小老人抱拳道:“多年不见,难得余老兄风采依旧,可喜可贺!”
座上的余矮子嘻嘻一笑,一只瘦手回礼全抱着道:“谭老善人,谭老善人……多礼,多礼!”
一抬头看见了胡子玉,这老头儿显然吃了一惊道:“咦——这位是胡……”
胡子玉凄惨地一笑,自报姓名道:“胡子玉!”
“呀——”余矮子上前了几步,两只瘦手,紧紧抓住胡子玉的胳膊,大惊失色地道:
“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谁下的手?”
“余兄呀……”
胡子玉语音颤抖地道:“一言难尽呀!慢慢再谈吧!”
说时两行泪水,已自两个血窟窿汩汩流出。
这个外号人称“铁斗笠”的余矮子,本名余烈,原是中原名门的高徒,出身“行易门”,十八岁已成绝技,后因一件琐事开罪了本门长老。
这个余烈,生就逆上的火爆脾气,竟然因细故,掌毙了师叔,由是引起了中原武林的公愤。
余烈也就因此而被逼得在中原不能安身,仓皇逃到了青海柴达木盆地。
在柴达木余烈遇见了青海派的武林鼻祖“威灵子”,威灵子时年已百龄以外,早已不收弟子。
但是威灵子发觉到余烈这等质禀之后,惊为武林奇材,却由不住在垂暮之年,又收了这个弟子。
威灵子以三年的时间,把一向为武林所讳莫如深的“青海派”武功,倾囊传授给了余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