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章 机密帐簿 [1]
寇仲由一块高达三丈的巨石飞身而下,"蓬"的一声,结结实实摔在沙滩上,跌了个七荤八素,不辨东西。
旁边的徐子陵蹲下俯头苦笑道:"我们的美人儿师傅说得对,她的"鸟渡术"无论是运气换气发动的方式,和我们自己所谓的绝世神功,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就像永不能融浑在一起。看来我们的轻功美梦,就此可以收工荣休了。"
寇仲转过身来,仰望着他道:"不要这么快便认输好吗?还记得我们的伟大理论吧!
只要内外合一,我们就能发动体内的真气,而内外合一的唯一方法就是物我两忘。"
徐子陵苦恼道:"问题是我们只是凡夫俗子,总不能每次跳高跃低都可达到那种境界呀。咦!我有个很蠢的方法。"
寇仲猛地坐起来道:"若连这种难题都可想得出方法来,就绝不是蠢方法。"
徐子陵道:"记得那趟我们由东溟派的大船跳下海的奇遇吗?"
寇仲哂道:"发梦都忘不了呢!还差点淹死了。"
徐子陵正容道:"我们不但没有死,还很自然的学懂了在水底以内息呼吸的方法。
可见我们在某种绝境里,会自然发挥娘说的体内那宝藏,而这宝藏早经《长生诀》的奇异功法开启了,而只有在生死关头,宝藏才会被迫出来。"
寇仲望往刚跃下来的石头,色变道:"你不是提议我们一起从百丈高崖往下跳吗?"
徐子陵耸肩道:"怕什么,若下面只是大海,绝不会摔死的。"
寇仲摇头道:"那绝不成。只有会摔个粉身碎骨,我们的真气才会被迫出来。"
这次轮到徐子陵色变道:"你不是认真的吧!"
寇仲肃容道:"百丈高崖是夸张了点,恐怕美人儿师傅也要摔得玉殒香消。有十丈许已足够了。唉!小陵!让老哥我先去试试看吧!若我真的跌死,就把我火葬了,然后将骨灰带回娘的那小谷安葬。你则死了要成为武林高手的心,乖乖做个好厨师,将来生下儿子,就改名徐仲来纪念我这伟大的兄弟吧!"
徐子陵失声道:"告诉我你是说笑好了!"
寇仲摇头道:"当你见过宇文化骨、杜伏威那类人时,就永远都不肯再甘于平淡。
又等若遇上娘或美人儿师傅那种美人儿,便很难情愿娶个普通的女子作娇妻。我怎都要搏这一铺,赢了就有可能练成绝世轻功,输了就到黄泉下找娘尽点孝道,明白了吗?我的好兄弟。"
徐子陵颓然坐下,哑然失笑道:"你的话总是有很大的说服力,要死就一起去死好了。"
两人站在高崖边缘处,俯头看着十多丈下的草丛和乱石,又犹豫起来。
寇仲低声道:"似乎高了点,我们真蠢,忘了问美人儿师傅一般初级高手可以跳多少丈。"
徐子陵望往壮丽的星空,苦笑道:"是否该回去睡觉呢?"
寇仲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道:"我叫到第三声,就一齐往下跳。记着要……唉,都是不要记着什么,一切顺其自然好了。"?
徐子陵高叫道:"一!"
寇仲接道:"二!"
然后两人一齐狂喊"三!"
四足用力,两人弹离崖缘,来到了崖外的虚空。
剎那间,过往所有深刻难忘的回忆,例如在小溪戏水遇上了傅君婥、她的逝世、被杜伏威挟着在原野上狂奔、与素素在街上闲逛、在妓院给青青的冷待、初见云玉真时的惊艳,都在电光石火的空隙里,迅疾掠过心头,接着是一片空白。
然后感到身体迅速下堕。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剎那,忽然完全呼吸不到任何外气,而内息却像火把般"蓬!"
的一声被点燃起来。
就像一个梦境。
忽然间,他们明白了催动体内真气的法诀。
就是要先断绝后天呼吸,才能发动体内的真气呼吸,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先天呼吸。
两人全身有若蚁行,真气往来不穷。
徐子陵是由涌泉而上,寇仲则是由天灵贯下来。
他们同时记起了美人儿师傅的鸟渡术,猛提一口真气,双掌下按,运起"反劲",立时生出往上反冲的力道,竟大幅削减了下跌的速度,还朝上升起半尺,翻了一个筋斗,这才"蓬"的一声掉进了一堆密生草丛中,跌得个满天星斗。
寇仲首先爬了起来,高呼道:"娘!我们成功了。"
寇仲和徐子陵在武道上终跨出了无可比拟的一步,作出了最关键的突破。虽然离真正高手的水平,仍有一段距离,但却正朝那方向迈进。
一天徐子陵忽发奇想,扯了寇仲到海底练武,但怎都立足不稳,于是每人在脚上绑了块石头,这才改善了情况。
逐渐他们发觉其实是可以运气使力聚于双脚,甚至可对抗暗流的冲击,而不用倚赖石头的。
有了这发现后,他们开始试验在海水中升高下降,练个不亦乐乎。
到了地面,有了水底的经验,练起鸟渡术来,更是得心应手,普通丈许二丈的大树,他们可轻易飞身而上,跳下来时更可卖弄各种姿态和花式。
又相互交换兵器来对打,循步渐进的掌握了运劲的法门。
这晚到了与云玉真约定的大日子,两人穿著整齐来到沙滩上。
寇仲坐下来想了一会,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忘了这是娘说的还是杜伏威说的了。"
徐子陵道:"好象是娘说的。你是否不相信我们的美人儿师傅了。"
寇仲道:"武林高手总要高深莫测,不能教人识穿我们有多少斤两。所以我们最好把实力隐藏起来,不让美人儿师傅知道我们学晓了她的鸟渡术,倘她真要害我们时,也多了点逃命的本钱。"
徐子陵点头同意,朝海看过去道:"看!看!"
一点灯火出现在海面处,迅速移近。
一艘快艇在礁石间左穿右插,来到了浅水处。
两人功聚双目,小艇立时清晰起来,见到撑艇的是四名大汉,船头立着一位身穿白色劲装的妙龄女子,却不是云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