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卷 第 九 章 [7]
就是对石崇的侍妾,他也不例外,会咬着耳朵轻问:“那天等老头子不在,我来找你好不好?”
这种玩笑石崇不以为意。
有些爱挑唆的小人去告诉石崇时,往往会换来他的一阵哈哈大笑,接着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接着就是一靴尖:“这些女人是他替我弄来的,要是他看得上眼,早就可以自己先留下了。
再说,他是我的干儿子,老子的一切都是他的,他喜欢谁都可以要了去,你这混帐奴才,居然敢来挑拨是非,给我滚远点……”
碰了一次钉子后,大家总算知道这位少将军在大人心中的份量了,自然也没人再会自讨没趣了。
只是司马子明也最多开开这种玩笑而且,从来也没有真正的跟哪个女子有一手。
习以为常,也许有人心中还把司马子明的戏言当成真的也未可知,于是看他带了个娇艳无比的绿珠回来,难免内心中充满了妒忌,而出此下策了。
这是一般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因为照留诗看来,这位七夫人在过去就跟司马子明有过一手了。
可是据跟着司马子明一起回来的部随们解释,则又不是那么回事。
司马子明过去是认识她不错,但只是极为普通的交往,因为七夫人在闺中时擅菜菊,精奕棋。
司马子明与她的父亲相识,因缘辐凑,在她家中做客,参观过她的菊苑,对奕过几次,大家颇为谈得来,仅此而已,并无深交。
七夫人的父亲出了事,她来向司马子明求援。
在司马子明而言,是义不容辞的事,后来石崇看中了她的姿色,向她的父亲求姻娶了过来,则与司马子明毫无关系。
而且那段时间,司马子明也不在荆州。
说他们有情,可是天地良心。
也许七夫人心中有那个想法,相约成连理,也是七夫人一个人自我安慰而已,司马子明绝没有这么表示过。
但无论如何,这首情诗的发现,多少可以解释一下司马子明的死因了。
绿珠由醉中醒来,还没知道噩耗。
她只知道昨夜跟司马子明共饮之际,先饮的是珍藏百余年的百花露酒,那是极美的佳酿。
绿珠量浅,比不上司马子明。
几盅下去后,即已不胜酒力了。
朦胧之中,似乎听到有个叫婉儿的诗女送了一壶酒来,说是大人特使命七夫人送给新人洗尘的。
她实在是醉了,也没去注意听。
那壶酒绿珠没有喝,司马子明一个人喝了,所以才侥幸逃过一命,看来七夫人是想连绿珠一起毒死的……
事情总算明白了!
但是,这两桩命案,却实在莫名其妙,而且岂有此理。
万能压下了府里的人,匆匆地把死者收殓了,因为这件事实在不便声张。
然后把绿珠交给了她的妹妹心儿照管着,事情的经过心儿都很清楚,由她向绿珠解释。
石崇尽快地赶了回来。
长安到洛阳不过数百里,他面圣之后,叙述出使经过,当殿呈交了贡品,果然是龙心大悦。
这是近几年来,使臣到外郡最顺利、最有成绩的一次。
因为自从司马氏得天下以来,国内大小纷争不已,四夷俱都心存观望,看看中原天朝究竟是谁能坐稳江山,他们才能决定态度。
岁贡早就停了。
文书贡表也是上给以前的汉献帝的,中间还经过了一代魏朝,皇帝已换了姓,朝代也换了主。
贡表却没有更换过,朝廷也一时无力顾及。
晋武帝登基以来,天下渐渐稳定。
军权也逐渐统一了。
虽然仍有不少悍将掌权,宗室外戚也控制了相当的兵力,但行政权总算是统一归于中央了。
因此,他才想到是发扬天威、外抚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