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归并脱离 [1]
汤光亭这已经是第四次来到寿春了。第一回是陪着林蓝瓶跟着薛远方,浑浑噩噩地到达;第二回却是让万回春擒住,无奈中还带了一点惶恐;第三次则是与梅映雪假扮道士,偷偷摸摸地混进来。而这一次,他则代表跑马寨,正大光明地走进城门,身边的人则换成了陈九渊。
这四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情,为的都是不同的理由。
大概是与寿春特别有缘吧?汤光亭领着陈九渊,大摇大摆地走到白云山庄前,忆起往日种种,感触良多。他现在最害怕的是,就算来到了寿春,却仍找不到梅映雪。
那陈九渊站在白云山庄的朱漆大门前,等了一会儿,回头瞧见汤光亭怔怔地发着呆,轻轻问道:“汤兄弟,是这里了吗?”汤光亭倏地回过神来,忙道:“没错,便是这里。”陈九渊听了,便直接上前敲门。
擦得发亮的铜门环,敲在沉重的木门上,发出闷闷的响声。门后一个十五来岁的门童应了一声,将门拉开一个小缝,见陈九渊面生,两只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会儿,说道:“你是谁啊?这么早有什么事吗?”陈九渊将名刺投入,说道:“麻烦小哥通报一声,我们有事求见赵王爷。”
那门童又打量了他一下,看看手中名刺,说道:“那你等一会儿。”将门关上。
半晌,门后声响,却是那小童说道:“丁总管,这人就在外面。”接着门一开,却是丁总管带了两个彪形大汉,手执棍棒,来瞧究竟。陈九渊待要开口,身后汤光亭先说道:“丁总管,好久不见了,身子安好吗?”原来赵光义将行馆设置在白云山庄内,还是个秘密,时值宋廷将对南唐用兵之际,在时机上相当敏感,所以丁总管一听到门童报说有人要拜见王爷,就先领人出来察探。
那丁总管听到这声音,心中一惊,先往陈九渊身后一瞧,霎时出了一身冷汗,只觉得肩膀又隐隐作痛了起来,说道:“拿来!”那门童道:“什么?”丁总管看也不看他一眼,只道:“名刺拿来!”门童赶紧将手中的名刺递上,瞧他的神色,心想:“你是中邪了吗?”只见丁总管接过名刺,也没看上面写些什么,就说道:
“原来是汤……汤爷,有事找王爷吗?”他只以为汤光亭,是为了他向万回春、林延秀透露了林蓝瓶被人带走的事,回来来找他晦气,心中栗六,忐忑难安。虽然他极力想掩饰自己的恐惧,但是一开口,声音还是出卖了自己。
汤光亭笑道:“来找王爷,当然是有事啦,谁没事找王爷呢?找他泡茶聊天吗?
我是回来向王爷覆命的。”丁总管陪笑道:“是,是。”身子往后一让,说道:
“请,请,里面请。”将门童还有跟随而来的两个大汉斥退,独自领着汤陈二人往赵光义所居住的厢房而去。
汤光亭见这一路上的巡逻侍卫人数,比上次来时多了一倍有余,心中想道:
“瞧这态势,大战只怕一触即发。”来到厢房门外,但见不仅有重兵把守,而且岗哨重重。侍卫长见丁总管领了两个人过来,不待三人走进,便上前说道:“丁总管,王爷好像没有召见你吧?有什么是吗?”丁总管将汤光亭的名刺递上,恭恭敬敬地说道:“这两位爷是江南来的,办妥了王爷交待的事,特回来覆命。”汤光亭心想:
“丁总管这人倒是乖觉,我只说回来覆命,他便帮我安上了前因。”
侍卫长瞧著名刺,说道:“王爷正在看书,还说不定见不见呢,等我先通报,你们自在这里候着。”丁总管道:“有劳大人了!”那侍卫长转身进去不久,忽听得里面靴声橐橐,却是赵光义亲自出来迎接,笑道:“汤兄弟,本王正担心你会一去不回哩,见到你回来,真是太好了。”汤光亭迎向前去,躬身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小可既然答应了王爷,岂有食言的道理。”赵光义笑道:“是本王错了,是本王错了。丁总管,你去准备一下,我要和汤兄弟,还有他的这位朋友,好好地喝一杯。”
那丁总管巴不得赶紧离开汤光亭的身边,赵光义这一句吩咐就如同解开了他身上的咒语一般,飞也似地去了。赵光义自与汤光亭往花厅上去。路上张苍松闻讯赶到,他的身后还跟了一个和尚。
mpanel(1);
汤光亭瞧这和尚有些眼熟,忍不住多瞧了一眼,却正好瞧见那个和尚也笑着瞧着自己,忽然想起他是谁来,当下说道:“你……你不是那个万小丹的朋友吗?你怎么当起和尚啦!”那和尚道:“这还要感谢王爷成全。”原来这人便是那个光头焦赞,他多年前因故被迫还俗,离开少林寺,更因来头颇大,不但再无寺庙肯收留他,就是连能不能再出家一次都成问题。原来再赵匡胤的控制之下,境内不但寺庙数量很少,而且每间寺庙两年仅能一度,人数也在严格控制之中。但他生平素无大志,就是一心想当和尚,于是才在万回春的引介之下,来到白云山庄帮赵光义的忙。
赵光义瞧他武功高强,便帮他要到度牒,更答应他天下一统之后,在江南找一处寺庙让他主持。
赵光义道:“两位原来认识,那真是太好了,待会儿焦大师便一起好了,我让人再多准备素菜。”众人来到花厅就坐,酒便先来。三杯黄汤下肚,汤光亭便将父亲交给他的信函,与一样特别的信物一一呈上。赵光义首先展信细阅,却是汤广成写的一封书信,信末并说附上前人所留吴时杨行密的兵符为信物,并要求赵光义等同给予符节以为凭证。赵光义拿起那个兵符一瞧,却见是个竹牌,上刻有虎形花纹,触手细滑,隐隐发亮,是有相当年月的古物。挥手招来侍卫长,在他耳边细言几句,那侍卫长应命而去。
赵光义十分满意地道:“汤兄弟能信守诺言,本王自然要给你一个交代,否则将来要怎么合作呢?来,为我们的合作再干一杯!大家一起来!”张苍松很少见他如此开心,心下暗暗纳罕。不久那侍卫长转回,双手捧着一个红漆托盘进来,走到汤光亭身边。赵光义说道:“这是我晋王府亲兵统领腰牌,汤兄弟带回去给令尊,他日若有人拿着跟可以跟此腰牌符合的令牌去到铸剑山,便是我派去的信差。”汤光亭大喜,再拜接下。张苍松虽感惊讶,但亦上前道贺,一时觥筹交错,一派和乐。
陈九渊不禁心想:“这件事原也易办,只不过‘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看门的反而更神气,还好汤兄弟吃得定他们,若是我自己前来,只怕第一关都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