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变狼狐 - [秋梦痕]

第十九章 焦尸之秘 [3]

  落店后,大家梳洗过就吃饭,老少七人安安静静的过了一夜。

  当天明动身时,龙图老人然想一事,郑重向舒希凡道:“小光棍,你的判力比什么都强,近来几天出了一件奇闻,你猜是什么原因?”

  舒希凡道:“是什么事?出在哪里?”

  龙图老人道:“出事不止一处,大体上说来在山海关到杀虎口这一段长城内外!那是各派武林和一些无门无派的武林人所见到的,当然也有三神岛人所见到,总之,见到的已不少,而且传遍了长城内外,据说经常有人发现一些无名尸体,竟是被烈火烧焦了,换句话说,看到十处以上的焦尸!”

  舒希凡道:“焦尸附近有火烧的迹象?”

  龙图老人道:“你问这个于什么?”

  舒希凡道:“你老光棍是老江湖,怎的连为个还要问,假如附近有火烧的迹角,那就是杀人灭迹的屑小行为。”

  龙图老人道:“杀死已够,谁还知道是谁干的,何必再火烧,这不是多此一举?”

  舒希凡道:“这句话在普通人说来可以,但在你老口中就不应说了!”

  龙图老人奇怪道:“有什么分别?”

  舒希凡道:“我不必解释,只问你老一句话,假使死的是你老呢?”

  龙图老人惊叫道:“那证明杀人者功力奇高。”

  舒希凡点头,道:”这只是理由之一,其次还有被害者的伤处:可看出兵所伤或拳掌所伤,由伤处仍有查出动手者的漏洞!”

  龙图老人道:“小光棍,你确是高人一筹,然而假设没有火烧的迹象呢?”

  舒希凡慎重道:“那就另有说法了,可见死者都不是等闲了人,甚至不遭到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功所害,那这种功夫竟比衡山派的‘祝融功’还要高明十倍,因为祝融功杀人顶多只得被害者烧熟!”

  龙图老人道:“见到一个焦尸!但尸体附近毫无烧焦迹象。”

  舒希凡猛地跳起道:“真的!”

  龙图老人点头道:“一点不假!”

  舒希凡变色道:“那这种功夫是无形无色的!”

  龙图老人道:“你说是三味真火!”

  舒希凡道:“只怕比真火更厉害,因为真火必须对敌双方肌肉接触才能通赤,而且是攻心面不伤外体!这点你竟是内行!”

  这件事情一提出,老少七人居然沉重得心事重重,大家都不开口了。

  及至出了城,老人才又道:‘小光棍,这事希望不是三神所为,否则就太严重了!”

  舒希凡肯定道:“三神还不到这一步,否则胡梦娇还活得了!”

  龙图老人道:“金龙套和绿龙套是一样的,同样不怕火呀!”

  舒希凡道:“不,我试过,此衣只不怕风火,以我的功力与老冬烘试过,也只能抗拒他的三昧真火!”

  出城之后,他们全力急走,龙图老人回头道:“小光棍,你如要见焦尸,左面那雪林中就有一具,也许还在那儿!”

  舒希凡道:“你老就是看到林中那一具?”

  龙图老人点头道:“就是这一具,如枯炭一般,奇在又不化,也无臭气,烧焦后,已缩成小孩一般大,手足拳起,五官模糊不清!”

  舒希凡道:“你老领着大家前时,我去看后再追上来!”

  说完侧身向林中走去。

  相距不近,白半生等本想跟去见识见识,一看有里把路,因此他们就不想去了。

  那座树林却不小,因为焦尸无臭气,所以舒希凡不易寻到,及至最深处,忽然有个苍老声音叫道:“小子,你是来看这东西!”

  舒希凡笑道:“闲话少说,办正事要紧!”

  老冬烘道:“现在顺长城去找,听说这一带附近有上具之多!”

  舒希凡道:“焦尸既无臭气,又不是动的东西,要找谈何容易?”

  老冬烘道:“夜晚清静,多多少少可以闻到一点烧焦的气味!白老冬烘点头道:“何必再会面了,干完这个后各走各的。”

  舒希凡问道:“三神动向如何?”

  老冬烘道:“大概还没有出关,他们先要金龙套。”

  舒希凡道:“真是贪得无厌!”

  分手后,舒希凡即顺着长城里的起伏山岗慢慢找去,及至天亮。他仍无所获。

  到了中午,舒希凡还是找不见一具焦尸,他有点不耐烦了,于是翻过长城,不再找寻了。

  又走了一个时辰,这才步上草原发现有一批牧人。

  牧民一见长城方向来了个少年,他们毫不感到惊奇,那怕舒希凡身上还挂着宝剑,因为牧民人人会武,所以他们反而欢迎。

  一个骑士似的青年,策马奔到舒希凡面前问道:“兄台贵姓,为何不走大道?”

  舒希凡拱手道:“大哥,小弟是有事情的,请教!”

  青年笑道:“在下也是关内人,姓周,请到帐中一坐如何?大概你还没吃饭。”

  舒希凡知道牧人最好客,于是不客气,笑道:“正想打扰一顿。”

  牧民不多,老老少少还不到三十人,周姓青年在近帐幕时笑道:“兄台,你还没有见告姓氏呢?”

  舒希凡道:“小弟姓舒,周兄,你们这里是那一家吧?”

  周姓青年笑说道:“我们三房,尚未出五福。”

  牧民的饮食很简单,一大盘烤牛肉,外加小米稀粥,舒希凡饱餐一顿:稍微休息就告辞。

  主人是青年的父亲,身休强健,年纪是不到六十,他已替舒希凡准备一包东西,临走给舒希凡道:“公子,在关外不带干粮是不行的,老朽再送你一包,不过这一路上水是有的。”

  舒希凡连声称谢道:“老丈,晚生真感激!”

  那青年接口笑道:“咱们都是离乡背井之人,兄台何必客气。”

  舒希凡告别牧民,又走了半天,抬头一看,发现太阳又到天脚下了,可是前途连人烟都没有一个,更谈不上有城镇了。

  忽然有股浓浓黄烟升起,估计其去向约两里之内,他一见忖道“那又是牧民不成?”

  加点劲,急急朝黄烟起处接近。

  那是有遍树林,舒希凡走近一看,发现林前还有一口清水小池,烟是由池畔升起,忽然一阵轻轻的歌声响起,音圆而清,亦由池畔传来,舒希凡不禁喊声自言道:“这是什么女子在哼着一首好民歌!”走近一看,只见一位蓬头垢面的少女蹲在一堆火旁烤兔肉,年纪约在十六七岁之间,身穿一套破烂牧民衣,脚下套有一双马靴,简直就不合她的脚,靴桶超过了她的膝盖,不知他在那儿拾来的。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