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驼千里 - [墨余生]

第 八 回 不信史君 乱点鸳鸯谱 岂愁无妇 群夸姊妹花 [2]

  容中一切从简,交拜过天地,谢过做媒的哈忽,一场悲喜旋唐的乱点鸳鸯谱就算事毕,宾客退柱外面狂欢彻夜,逍遥客和张惠雍依旧回暗激林赤的账幕将息。新帐里面只有于志敏夫妇三人和两位侍候的中年妇人,但这帐幕外面多的,执戈保护他们新大汗的勇士。

  这一夜,于志敏虽曾想及与爱侣王紫霜相遇,和将来回家拜竭严父的时候,不知怎生区处,但也固有师尊作主,减少大部分忧虑,对此口舌如兰,肌肤如玉的侍寝双妹,还不如其所顾?

  次日清晨,蒙女阿尔搭儿先已起来,亲自侍奉巾栉,深情款款,低迥媚笑,更惹得于志敏千般爱怜,消受尽温柔滋味。惠雅却忍不住道:“敏郎!你对舅公爷爷说已先娶了五位姐姐,到底是真是假?”

  于志敏道:t(g6还有假?’’将自己娶的,严父代娶的,都一一告知。惠施怔了一怔,旋又笑道:“你在贺兰山为何不早说!”于志敏道:“和别人才见一面,好不好就说这个干吗!”

  惠服失笑道:“你说的也是道理,从此以后,你有两个招牌接在你身边,别人不会再找了!’’接着又“唉”一声道:“这也难说,当时你就是说了出来,我还是喜欢你的吗!”

  这一天不能走了。纵使于志敏能够上路,二女也不便跋涉陡途,哈忽再做一次大媒,连哈撒林赤的长女齐李儿也当天嫁给张惠雍。

  哈撒林赤夫妇几十年的辛苦,养得两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在一夜之间,完全失去,本来应该伤心,但嫁得年少英雄又是一件喜事。

  于志敏知道张惠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作为聘礼,自己也未曾行聘,就骗走人家的女儿,忙将两颗鳗珠请哈忽转交给哈撒林赤,另给哈忽一颗当作酬劳,并将醒珠的功用台知。

  哈忽见是他心目中的大汗赏赐,而且是无价的宝物,连忙拜谢不迭。

  惠雅趁夫婿去和哈忽商议行聘的事,将于志敏早晨对他说的话全都告知阿尔搭儿,以为她定有多少幽怨。

  那知阿尔播儿听后,若无其多地笑道:“这有什么希奇?敏郎是男人嘛!我尽情对他侍奉,他也会对我喜欢,女孩子要不温顺去侍奉丈夫,光争什么大,什么小,有那样好处?到头来还不是同样会多找几个进来?我只要他对我还好就行了,管他对别人好不对别人好哩!”

  惠雅笑道:“怪不得别人都赞你贤淑,连我也要赞你贤淑了。黄就不懂这一套,看来你还得教我!”

  阿尔搭儿闪动她那大而且亮的黑眼珠,“哟”一声笑道:“我的皇后只要不骂我妖媚就行了,还说要学哩!因为我们族里人常要打仗,所以做女儿的从小就由妈妈教她应该怎样对男人恭顺,怎样服待男人,使男人觉得他为了保护妻小,付出他最宝贵的生命也愿意。使他们在战场上象一只猛虎,象一只狮子。要是对男人凶霸霸的,使他心里不舒服,谁愿意在家里受气,还要出外面送命呢?”

  惠雅“喷喷”称赞道:“你这道理说得真好!”

  阿尔搭儿“噗噗”一笑道:“你尽这样称赞我,我真甘愿为你而死,但我族女人个个都会服待男,人的哩!”

  惠雅也不禁笑起来道:“我才舍不得你死哩!”

  这一对新婚的少女,竟在彼此互怜互惜的欢情中,度过她自认为最美满的时日。

  因为张惠雍龙亲,于志敏北上瓦创的行期又得多延两天,心里虽是着急,假人情上不得不如此,幸而书间多出哈忽来往,瓦刺内部的情形已熟知不少。夜里又有娇妻相陪,枕边学语,也解去部份愁怀。

  塞外不论男女都善于骑射,阿尔搭儿自然数不例外,她虽然钦佩于志敏一身艺业,但要教她的时候,她总是说:“我们女孩子只要能使你觉得好就行了,学那么多干吗?”只要一见到夫婿,也不管有人无人,总是“敏郎敏郎”地娇呼,喊得于志敏心头发痒,真觉得她另有别种风情。

  除此之外,于志敏也利用闲暇,将苍冥炼师的掌法剑法,转传给逍遥客。这时逍遥客才蓦地记起惠雅邦立勒交手的情形,趁机问道:“头一天雅儿和立勒交手,我看他两人掌劲还未相触,忽然各自分开,当时我很疑心老弟台放手桌上的时候,暗里施为,但相距还远,而且又是横力,照说他两人要倒,也该倒向侧边才对,怎地竟各自向后倒,兀白想不明白。”

  于志敏笑道:“到底还是瞒不过你。当时我一面暗发真力,一面施用瑜珈门的催功法,将他两人隔开,那知他两人都用力太猛,以致备受反弹之力退下。不过,他两人用力的方向各自不同,才致一个坐地,一个飞天哩!”

  逍遥客概然道:“俗话说,英雄出在少年郎,真是半点不错,我一向以为功力是越老越深,但和老弟台比起来已差了一筹,至于老弟杂学之多,我更是只好望风倜伥了!”

  于志敏见他竟自感慨,心想:“这老人纵横湖海将近百年,为何要恁地不知足?郭良是他新传弟子,尚能够乐天知命,敢情人到老年便越来越贪不成?”忽又想到“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行向死前休”那句话头,有些人不但赚自己一辈子,还要替儿子赚,替孙子、曾孙、玄孙赚,世事本是如此,又何足为怪?不禁缄默半晌,才缓缓道:“说功力深厚,我真的比不上姬老。至于说到杂学,我确是学得多了一些,事实上也没多大用处,不过是用来隐藏师门绝艺,免惹风波而已!”

  三朝易过。这一天于志敏一行六人束装登程,哈忽赠他们每人一匹骆驼,另外两匹驮马,戴着帐幕和食草。并将成吉思汗的长弓借给于志敏带去,证明他已有资格任草原各族大汗,领导各族一致向阿鲁思罗刹国鬼作战。

  于志敏本来不欲藉弓扬名,以个人艺业折服蛮爽,但想到若要取得瓦刺也先信颜,为中华北疆的屏障,有了这把弓总要容易得多,这才接了过来,并怀带哈忽用畏兀儿文字写给也先的书信,便策骑登程。

  哈忽亲率族里百夫长,勇士,和哈撒林赤等相送到中午时分,在雪地里备尽三碗美酒,然后作别。

  在这广漠的瀚海,本来有不少游落部落在边缘活动。但因他们受了水草的限制,水草丰盛的地方,则群集在一起,若是几千里地没有水草,则几千里地渺无人烟。

  于志敏六人拜别了哈忽群众,向西北连走几天,俱是一片白芒芒的景色,强烈的西北风像利刃般刺得人们的脸上发痛。虽然各人自有一身武功,并还分到于志敏一颗有避寒效能的鳗珠,使身上温暖如春。但露出风外的鼻丁,仍然受不了冷锋的侵袭,红得象一只果子猩。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