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欺心谋异宝 恩将仇报 单骑赴灵峰 夜遇双妹 [7]
她一想到蓝剑虹,芳心就像风车似的直转!跟着一声娇吼,剑法一紧,身剑并进,全力展开闪虹剑法,且用了这套剑法中的三绝招“星泄银河”“弯弓射月”“万里飞虹”刷刷刷一连三招,一剑紧过一剑,发招神速,世所罕见,简直使对方无法招架!
玉笔俏郎虽身法灵巧,剑术精奇,但也无法抵敌,为势所迫,只好疾退丈许。
无奈邱冰茹,身受异人培植,闪虹剑法尤属神奇,虽退丈许,青锋仍是黏胸而至,双笔一挡未着,但闻凄叫一声!左胸已中一剑,血流如注!
玉笔俏郎强忍巨痛,左手挥动双笔,右臂急运真力,想乘邱冰茹不备之时,立施弹指开碑神功,碎尸冰茹,哪知就在他屈指将弹之际,忽见斜刺里,一条人影疾向自己奔来,且闻厉声喊道:“你们快住手……”
喊声余音未落,那奔来人影,跟着也是一声凄叫!裁倒地下。
变起突兀,邱冰茹范青萍,同时一愕,双双住手,藉星星微光注神看时,只见易兰芝倒在墓地上,上身全是鲜血!
原来邱冰茹与范青萍二人,各施绝学,拼命恶斗时,易兰芝站立一旁,就在呆想:范青萍虽行为可恶,但究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两年前云龙山一场混战,自己若不是得范青萍不顾身受重伤之危,舍命相救,恐早已露骨峰头,含恨泉下了,他既是自己救命恩人,当然不愿眼见他身遭剑碎,而自己却袖手旁观不加理会。
在冰茹姊姊这方面,一年多来,自己随着她闯荡江湖,对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情谊之深,何异于同母共胎的亲生姊妹,当然更不忍心见她死在玉笔俏郎无情毒辣的翠玉双笔之下。
是以,邱、范二人在作生死拼斗中,她已急得在一边直跺脚,不知应该如何阻止他们才好。
就在她心急无比,无计可施的时候,忽闻范青萍一声惨叫!
她情知不妙,哪里还顾到自身安危,口里在喊着,要他们赶快住手,娇躯却疾若飘风似的,向正在恶斗的邱范二人中间奔去,用意在想阻止两人。
孰料,心中正在切齿痛恨邱冰茹的玉笔俏郎,正在施全力左手挥笔,右手运功屈指,想将深仇大敌毙在自己手下的范青萍,突见易兰芝奔来,右手弹指开碑神功,虽然即时收住,但左手玉笔却一个失神,正点中易兰芝的“玄机穴”上,笔尖入肉寸半。
玄机穴为人身主穴之一,易兰芝不但伤处鲜血若泉,直往外冒,且人立时栽倒地上,昏死过去……。
且说邱冰茹见易兰芝身受重伤,昏死地下,不禁惊愕骇然,哪里还顾得再与范青萍交手,一个箭步,窜至易兰芝身边,蹲在地下,双手托起兰芝一个鲜血淋漓的上身靠在自己怀里,双目落泪,叫了一声:“芝妹!”随替她细察伤口。
玉笔俏郎范青萍,见自己不但没有将邱冰茹毙在自己手下,反而用笔伤了易兰芝,心里这份愧疚,就不消说了,只见他右手抚着胸前被冰茹宝剑刺伤的血口,呆立一边,俏目流泪,痴望着邱冰茹拥着昏死过去的易兰芝出神!
半响,他才暗自想着,如今若要用翠玉笔或弹指开碑,击毙邱冰茹,易如反掌折枝,但转念一想,自己身负重伤,务须立时疗治,否则,会有生命之危,如果此时下毒手将邱冰茹击毙,背着受伤昏死的易兰芝逃走,反成累赘,不但无法医愈二人伤势,可能就此两人全都伤巨而死去,不如暂时放过邱冰茹这贱婢,自己先行离去设法医伤,兰芝妹妹与这邱冰茹情深谊重,谅这贱婢不会眼见兰芝就此死去,她一定会设法替芝妹疗伤,俟自己伤势医治痊愈之后,再来这幽谷,或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寻兰芝妹妹结为百年之好合,和寻得邱冰茹这贱婢,报寻今夜幽谷一剑所赐的血海深仇!
心念即决,忙仰面一声惨然长笑,道:“贱婢,为了兰芝妹妹的伤势,我今夜暂时放过你,恕你不死,这一剑之赐,我范青萍缕骨难忘,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总有一天,我会取你狗命,以雪心头之恨,目前咱们再见啦!”
话说完又是一阵狂笑,音若夜枭哀鸣,凄厉已极,闻之令人心惊魂动!
一阵笑过,跟着听到他一声捏唇作啸,力发丹田,啸声有若龙吟,幽谷传音,直达四周峰顶。
啸声甫落,只闻一声马嘶,从幽谷中西北角上传来,随着蹄声得得,乌龙卷风灵驹,快似飞矢,向玉笔俏郎奔来。
范青萍见宝马奔来,心中高兴已极,双足略一点地,飞一般向宝驹迎去,幽谷本来就不大,宝马如电掣,人若流星的这一来一迎,更是将幽谷缩小了许多,眨眼之间,人马已经相近。
玉笔俏郎纵身一掠,迎面飞上马背,乌龙灵驹忽的仰首一声长嘶,把身子骤然一转,范青萍撩起缰绳,随势一带,神驹跟着扬起四蹄,快速若飞,迳往北面山峰之顶爬登而去。
邱冰茹蹲在地上,拥着受伤昏死过去的易兰芝,耳闻范青萍坐在狂奔的马背上,发出阵阵长短不一的狂笑,声音极凄厉,这笑声由近而远,瞬息之间,这慑人笑声,消失在北面峰顶远去!
玉笔俏郎范青萍走后,邱冰茹忽然仰望午夜过后前碧空,一声黯然长叹,随之一低头,泪眼模糊的望着易兰芝,轻凄的又唤了一声:“芝妹!”才站起身子,将宝剑从自己身旁地下拾起纳入鞘中,然后一弯腰,用双手将易兰芝托起,迳往谷西走去。
走若顿饭工夫,已近暗谷西面峰脚的一个石洞口,邱冰茹突然停步,秀目凝神向四周扫了一阵,见无异样,才微一低头,秀肩一拨长草,将易兰芝托着进入石洞。
潇湘书院图档,chzhjOCR,潇湘书院独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