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13]
被慕雪挽着闪电飞驰的秋姑娘,听了这声长笑,顿觉心动神浮,真气难凝。
峰上突又传来数声震山撼峰的凄厉长啸,似乎正在协力与长笑相抗。
厉啸渐渐弱了,终于停止,而冲霄长笑,却依旧声震山野……
突又传来一阵粗犷的喝声说:“北剑常大侠,内功果然精湛,不愧身为三奇之一,不过眼前诸人,俱是一派掌门宗师,我想常大侠不必再故作惊人炫露了!”
那冲霄长笑果然停止了,继之,是北剑爽朗的声音说:“诸位既然自知俱是一派掌门,为何不按武林礼数,联群结众,前来茅居,意欲何为?”
话声甫落,立即响起一声洪钟似的‘阿弥陀佛’!
“出家人戒打诳语,常大侠乃聪明人,想已明了各派掌门来此的用意了?”
谷峰间又响起了北剑的纵声大笑说:“静圆大师,乃少林掌门至尊,德高望重,领袖武林,不知为何也听信肖小之言,万里跋涉,前来衡山,确令常某人惊奇不已。”
另一个暴喝声音说:“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常大侠当知我等来此目的,旨在那张武林至宝‘天孙甲’的藏珍图……”
北剑未待那人说完,立时接过话题说:“陈兄荣掌终南,为时下武林中精明杰出的人物,常某人心仪已久,既然诸位掌门人为了藏珍图相约前来,常某人绝不敢虚言欺骗诸位,‘天孙甲’藏珍图,当初得到之后,即由常某好友金刀大侠的夫人湘江女侠保管……”
突然,一声浑厚的“无量寿佛”之后,沉声说:“常大侠休要推拖,湘江女侠失踪多年,音讯毫无,想必早已埋骨深山……”
另一个苍劲的声音,接着怒声说:“青虚道长,何必与他绕舌,大家已把话说明了,如果常大侠仍执意不肯交出藏珍图来,我们也只好动手了!”
北剑一声气极哈哈大笑之后,仍气定神闲的说:“常某人久已响往点苍绝学,只要叶兄划出道来,敝夫妇无不奉陪!”
这时,正在峰腰闪电上升的慕雪,心急如焚,暴怒如狂,恨不得立时飞到常叔叔身前,挥掌击毙所有来犯的各派掌门人!
仰首上看,峰顶已在眼前,心中一阵狂喜,张口亢出一声发泄性的长啸!
啸声悠越,响彻群峰,音质浑厚,震人耳鼓……
林中宿鸟被震得鼓翅纷飞;谷内野兽被惊得连连低吼……
顿时,峰上群豪俱被惊呆了,再没人为天孙甲藏珍图发出争执言论!
啸声仍在夜空飘荡直上苍穹之际,一团蒙蒙黄蓝合并的身影,风飘流云般已掠上峰顶,穿过竹林,直达伫立数座茅舍前面的北剑身前。
慕雪一见北剑,双目泪如泉涌,放开秋菊,哭喊一声:“常叔叔”噗通一声,慕雪抱着北剑两膝已跪在地上。
北剑一定神,见跪在自己膝前的竟是多年不见,传闻已死在大雪山的雪儿,顿时惊呆了!
慕雪跪在地上,双肩抽动,痛哭失声说:“常叔叔,雪儿回来了!”
北剑常立忠心中一阵难过,两眼泪水突然流了下来,于是含泪笑着说:“雪儿,快起来,让叔叔看看你。”
说着,伸手将慕雪拉起来,略一打量,又说:“孩子,几年不见,你竟长得与叔叔一样,完全像个大人了!”
就在这时,蓦然传来一声凄惋娇呼:“师父”娇呼声中,一道白影,连由竹林内,电射飞来!
立在北剑身侧的红绫女侠,神情激动,凤目蕴泪,伸出双臂,悲声戚呼:“燕儿,我的孩子!”
白影闪处,晓燕已投入红绫女侠的怀中。
红绫女侠抱着燕姑娘,竟忍不住哭了!
慕雪转首去看红绫女侠,顿时呆了!
他看到抱着燕姊姊的新婶婶,看来比燕姊姊的年龄实在大不了多少,一身绢素白衣,秀发上束着一方艳丽的红巾,面目之美直疑天上仙子,果然不愧为“武林第一美人”。
慕雪对这位闻声而未见面的新婶婶,孺慕已久,于是急上两步,亲切的说:“新婶婶,雪儿给您见礼了!”
说着,躬身一揖到地。
红绫女侠,含泪带笑,说:“孩子,你们回来,叔叔婶婶都放心了!”
说着,伸出一臂,将慕雪与晓燕都抱在她的怀里!
一阵疾速的衣袂飘风声,湘江女侠、碧云、小萍,相继掠上峰顶,飞身向着茅舍前面飞来!
北剑一见湘江女侠,泪水再度涌出,立即高声戚呼:“大嫂,兄弟在此”呼声未落,湘江女侠和碧云、小萍,已来至北剑面前。
大家久别重逢,悲喜交集,几人拥作一团,已经泣不成声了。
几人痛哭一阵,细想之下,一别多年,恍如两世为人!
晓燕忙着为师父,师伯介绍,几位姑娘纷纷向前与北剑夫妇见礼。
慕雪趁机一扫全峰,顿时不禁呆了!
他确没想到,峰上竟来了几十人之多;老少散立各处,瘦胖高矮不等,僧、道、俗、尼、丐,都有了!
当前站着的是一个寿眉慈目,红光满面的老和尚,四个灰衣僧人,傲然立在老和尚身后。
这个老和尚正是少林掌门人,静圆大师。
静圆大师,武功精湛,阅历极深,慕雪那声长啸一入他耳,顿时心头一震,面色立变,知有世外高人现身。
即至慕雪掠空而来,竟是一个年甫二十的蓝衫少年,这确令见闲广博的老和尚愕然不止。
慕雪望了静圆一眼,静圆也正在望着他。
再看老和尚身侧不远处,尚站着一个绿袍苍须,面目阴沉的老者,身后立着一式黑衣劲服背插奇形兵及的三个狰狞大汉。
这绿衣老者,正是点苍派掌门人铁掌开碑叶正黄。
铁掌开碑叶正黄,天生异禀,神力惊人,心胸狂傲,目高于顶,即使是武林三奇,也不放在他眼里,六派掌门暗约前来云雾峰,皆他一人分头教唆所致。
不远处,立着两个身着青缎道袍背插长剑的道人,一个是黄面削瘦,鼠须几根,一个是红面长眉,左缺一臂。
两人身后立着十数道人,穿着不一,有灰有黑,显然,这些道人并不是一宗派系。
身着青袍,黄面削瘦的老道,正是机诡奸诈,工于心计的崆峒掌门悟玄道长,他的门人穿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