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曙光乍现 [4]
佟体和脱口赞道:
“姑娘高好明的手法。”
方壁君嫣然笑道:
“佟护法过奖了。”
说话之间,一名武士不待吩咐,飞快的迎了上去,从地上拾起死鸽,朝佟仲和躬躬身道:
“禀护法,这头鸽子上,也没有书信。”
佟仲和为人精细,接过鸽子,亲自查看过了,才把死鸽丢弃。
方壁君扭头笑道:
“好啦,我就是等这两头鸽子,现在可以走了。”
范君瑶道:
“妹子如何知道贼人准会放出两只鸽子来?”
方壁君道:
“如果放鸽子的人是我,我也会放出两头来的,万一被人截住了一头,不是还有一头么?”
由岭后下山,已经没有山径可循,一行由董崇智领路,踏着危壁断崖,以刀剑拨草而行。
这样足足走了顿饭工夫,才算抵达峰麓。高峰右侧,有一道干涸的山涧,润水不深,只有中间一条,曲折如带,但山润却甚是潦阔,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乱石。
董崇智领着众人沿涧而上,又行了里许光景,忽然朝左弯去。
那是一条从两山之间流出来的小涧,草高及人,小洞随着山势曲折,形成一条狭仄的山谷,渐渐升高,但因两边山势高峻,这里终年不见天日,甚是阴湿幽暗。
狭谷尽头,半山腰上,挂着一道飞瀑,远远望去,状若匹练。这一路居然没有一个贼人,好像他们毫无防备一般。
董崇智老远就停下步来,伸手指指飞瀑,说道:
“那洞窟就在飞瀑右侧。”
佟仲和点点头,然后低声说道:
“咱们八人,可分为三组,兄弟和董老四一组先行,范少侠兄妹一组随后接应,四名弟兄一组,可守住洞窟,拦击贼人,不准放走一个。”
分配停当,佟仲和摸摸腰间插着的大铁锥,低声道:
“董老弟,咱们走。”
两人当先长身纵起,起落如飞,朝山崖阁扑去。
飞瀑右侧山崖上,有一片小小平台,壁间果然开凿了一个洞窟,上书“黄龙洞”三个大字。
佟仲和、董崇智两人,堪堪跃上平台。
只见洞口前面站着一个眉目清秀,年约十四五岁的道童,双手合掌,迎了过来,含笑道:
“家师算知今日四位贵宾莅临,特命小道在此恭候。”
这道童来得好不奇突?
佟仲和微微一怔,问道:
“小道友的尊师是谁?”
小道童含笑道:
“家师不问尘事,没有道号,贵宾见面,就会知道。”说着,脸上飞过一丝诧异之色,望望崖下,说道:
“家师曾说,共有四位,怎么只有二位呢?”
佟仲和心中暗暗惊奇,忖道:
“自己一行人,行踪极密,他师傅怎会知道的呢?”一面答道:
“不错,咱们确有四人,两个同伴,也快到了。”
说话之时,范君瑶、方壁君两人,也已穿出树林,走到崖下。
小道看得大喜,慌忙趋近崖前,打着稽首道:
“两位施主快请上来,家师已在洞口恭候多时了。”
佟仲和心头泛疑,只得说道:
“范少侠,这里住着一位老道长,算准咱们四个人同来,早说就命他高徒在门口守候,你说奇不奇怪?”
方壁君秀眉一蹙,低低说道:“好个狡猾的贼人,他居然放出了三个信鸽。”
他们已经截住两头,还走漏了消息,自然是贼人放出三头信鸽了。
范君瑶吃惊道:“那是贼党已经知道咱们行动了。”
方壁君低声道:“他们就是得到消息,也为时不会太久,待回咱们进入洞窟,大哥不可和我离得太远。”
范君瑶点点头道:“我记住了。”
两人相继登上石崖,只见壁间有一个人来高的洞窟,洞门口挂着黄布棉帘,看不到洞内情景。
小道士迎着两人打了个稽首道:
“家师命小道,在外恭迎四位宾客,如今人已到齐,那就请吧。”说完,急步走到洞前,打起棉帘。
佟仲和明知对方必有阴谋,但人家既命门人在洞口相迎,岂肯示弱,当先举步跨了进去。
董崇智紧随他身后而入,范君瑶第三,方壁君装作弱不禁风的模样,紧随着大哥身边。
小道士等四人走入,立即放下了棉帘。
大家只觉眼前一暗,各自凝功戒备,防人乘暗偷袭,但等大家站停身子,倒是没人出手偷袭。
经过这一瞬工夫,目光已经恢复过来,洞窟内不再像方才那般黑暗,大家可以清晰看到这洞窟并不太大,大概只有四五丈见方,中间壁上,供着老君像。
一张石桌,点燃着一盏油灯,一只石香炉,燃着一支线香,香烟缭绕,弥漫一室,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石桌旁,坐着一个灰衣老道,面前摊开一卷书,正在全神贯注,默诵经文,对四人进入洞窟,恍如不见。
小道士慌忙趋到佟仲和身边,低声陪笑道:
“每天这时候,都是家师诵经的时间,四位请多担待了。”
佟仲和道:“咱们等一回,不要紧。”
小道士歉然道:“黄龙洞只有小道师徒,平日生活十分清苦,贵客来了,连茶水都没有实在过意不去。”
佟仲和没有理会,炯炯目光,只是朝洞窟四周打量,一面问道:
“董老弟,你昨天来过,这洞窟里面也是这样么?”
董崇智点点头道:“一样,只是没有这道棉帘。”
小道士吃了一惊,望望董崇智,陪笑道:
“原来这位施主昨天来过。”
董崇智道:“不错,我问你,昨天这里有许多人,这些人呢?”
小道士松了口气,道:
“原来施主不是他们一夥,施主差点吓了小道一跳。”
董崇智道:“他们人呢?”
小道士忽然压低声音说道:
“那是一夥强人,手里都拿着明晃晃的家伙,好不怕人,幸亏他们只待了半天,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