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3]
那是一座规模不大的禅林,寺外苍松古柏,齐都掩盖在一片密雪之下,山门额上头出斑剥蚀落模糊四字。
“宝觉禅寺”。
罗凝碧下得鞍来,将缰绳系在松干上,迳向山门走去。
身形才跨出两步,忽由山门殿内飘送沉哑的语声。
只听道:“阿弥陀佛,来人是谁?”
姑娘怔得一怔,答道:“夜行不便,小女子意欲借坐殿隅一宵,明晨即行,不知方丈可否应允?”
殿内沉寂须臾,再度传出语声道:“那么……女施主请进。”
答声较前似为-哑,延已入内也觉极为勉强。
姑娘只道自己女儿身,进入僧寺投宿诸多不便,反正自己拿定主意就在殿角打坐一宵,避过晚上风雪侵袭,明晨登骑迳行有何不可。
一入大殿,姑娘抬目一瞧,不禁惊吓得倒退了一步。
只见她星眸中,陡露悸恐光芒。
原来大殿梁上分悬着十数具尸体,僧俗均有,个个面色恐怖吊眼瞪目,临死之前显然受过极为震惧酷刑。
狂风一阵卷进殿内,尸身飘晃不定。
姑娘不禁泛起一种阴寒袭体感觉,毛发笔立。
姑娘壮着胆,仔细视察那些尸体中有无方才向自己问话之僧人。
她已判断出,方才那出声的僧人,如非悬身梁间,岂致保持这种恐怖情状。
果如她所料,尸体共是十八具,分悬三梁,左面一行倒数第二具是一老僧,殿内虽然沉黑,可是老僧眼内尚留黯淡神光。
十八具武林人物都是四肢被捆,牵以长发柬悬大梁上,无论眼皮面肤颈项的被勒吊拉长,分外狞恶。
唯独这老僧,顶无长发,被一条绳索捆柬头项悬系梁间。
姑娘不由自主地打了两个寒噤。
她暗忖:“能将这十八人,从容擒悬於高梁上,必然是一武功卓绝高手所为,或者他们先是受了暗算,再一一悬於梁上,拍开穴道,让他们受尽苦痛而死,那人堪称阴狠毒辣无比。”
她闪至左面一行倒数第二具老僧之下,仰面道:“方才说话的就是大师么?让我割断系绳,放大师下来。”
那老僧忙挣扎出瘩哑声昔急道:“万不能割断,一经震荡,老僧必早绝命而亡,趁着还有一刻时光,老僧将其中经过扼要说出,有烦姑娘替老僧代办一事。”
姑娘不由怔了一怔,暗道:“我还未知你是邪是正,怎能替你办事……”
只听老僧说道:“老僧与死者虽算不得是什么好人,也不能算是邪恶之辈,介于正邪之间,行事却无愧於天,所以姑娘大可放心替老僧办此未了之事……”
姑娘间道:“来人是谁?难道大师们都无人抗拒么?”
老僧道:“不知道,老僧等人正在聚议之际,忽一阵寒风卷入大殿,灯烛全灭,各人均被点了穴道,眼前只是一条瘦长人影……”
姑娘听了老僧之言,竟意似不似道:“一个人无论身手如何高绝,也难在弹指间,将十八人同时点上穴道。”
老僧道:“佛门弟子戒打诳语,事实是如此,武林乱象已萌,正邪双方奇才异士纷纷露面江湖,如那人身手,亦仅臻於中上人才。
那人制住了老僧等人穴道后,便逼问老僧等一件百年前失踪武林的禅门奇珍,也可以说是一宗外门兵刃……”
老僧说到此后,语音渐趋微弱。
姑娘虽觉老僧说话不无破绽可寻,但见他此刻即将油尽灯枯,无法再追问,不禁内心大急。
只听老僧强提了一口气后,又道:“老僧等不要说是不知情,就是知道了,也是宁折不辱……”
姑娘说道:“这样说来,大师是知道那件禅门奇珍了?”
老僧避而不答,接着又缓缓说道:“那人见老僧等不说,便逐一捆绑,似发系悬大梁,每人喂服一粒搜阴断肠毒药。
他的用意,乃务令大家禁不起焚身煎熬之苦,自动说出,那知个个宁受焚身之苦,也不出声乞哀,那人竟等不及疾离出寺……”
姑娘诧异道:“这却是为何?”
老僧道:“有劳姑娘详点尸体连老僧共是十九具么?”
姑娘答道:“十八,或是逃走一人?”
老僧竟不成声道:“姑娘……老……僧……要……去了……姑娘……请去……黄山脚下……找一……韩广耀……或可……侦知今晚……寺中……详情……但切忌……道出今晚所见……”
说后寂然无声,最后一句话是老僧竭其真力道出。
罗凝碧料知老僧已死,一座凶寺无法耽留,悯恻圣了高悬梁上十八具尸身一眼,疾掠出寺。
寺外沉黑如漆,狂风怒吼着。
鹅掌般的雪片逐天弥涌,寒列澈骨。
座骑禁不住这般酷寒,不停地摇首弹腿。
姑娘走上前去,拍了几拍马的头,解开了系绳,纵身上鞍坐稳,缓步慢踏迳向金华而去。
姑娘心神不属,想起老僧之言重重矛盾,处处均是破绽。
第一,他们多人在殿中聚议,究竟是商议何事?人数甚众,显然是事关重大,众人共商解决。
第二,那人突然而来,那有这么凑巧,事先必侦知他们聚议时间地点,来时亦必在寺外窥听他们聚议秘密多时,再侵入寺中。
由此可测,老僧等事前可能已获知一点端倪,那人是谁,老僧一定知道,他为何不说出来?
再说那件佛门奇珍亦未说出名称,恩师七如神尼在此当不难知道,莫非老僧秘藏他处,不令再出江湖,引起武林却夺酿成大变。
最要紧的,十九人中独逃走人一其中关键大概在此,老僧亦未说出姓名来历,不要是老僧所说的什么韩广耀。
罗凝碧虽然是宣威镖局镖主金鞭罗耀华的爱女,其父对江湖成名人物如数家珍,但她究竟涉世年浅,并不知道得多少。
尤其是对武林历史的人物,更属蒙然。
韩广耀对她而言,显然陌生,毫不见经传,思忖又转到宝觉寺内惨景。
只觉这老僧又有点不尽不实,他垂死之际,就该将胸中隐秘悉数吐露於我,请我代报此仇或带信知友替他雪恨。
否则,又既无所求何必出声相唤,这未免太不近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