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老人的梦 [2]
花深深已算得上是个不太爱多事的女人,他就已深感没有自由之苦了。再多一个海姬,他还活不活了?
对走江湖的男人来说,妻子是一条柔软坚韧的牛皮绳索。
被一条牛皮索捆住的人,已是缚手缚脚了,若被同时绑上两条,那还了得。
妻妾和风尘女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你可以很轻松地离开后者,而绝对无法很潇洒地离开前者。
和一个风尘女子的一夜情缘,是可以用钱或者快乐来标价的。双方各取所需,谁也不欠谁,皆大欢喜。就算你想多呆两夜,人家还保不准会厌烦呢!
和妻子的关系,就大不相同了。分离会使双方都痛苦,欢聚会使双方都快乐。你失意时她也不会跑掉,落难时惟有她能给安慰。她为你生儿育女,为你辛勤操劳。
是妻子们支撑了所有的家庭。
郑愿生气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自觉十分对不起花深深。
他既为她的痴情和忠贞感动,又为自己昔日的无情和不忠而愧疚。
郑愿板着脸冷冷道:“我可以照顾你。”
花深深伸出小手,轻轻抚着他的脸,微笑道:“你当然可以照顾好我,但我也不想你太累。再说……”
郑愿道:“你说什么都没用,我绝对不会做这种蠢事,”
花深深道:“你以为我是在试探你?”
郑愿举起左手,缓缓道:“我发过的誓,不能不算数。我说过此生若负深深,有若此指。”
花深深不出声了,眼中渐渐涌出了泪水。
她抱着他的左手,呜呜咽咽地轻吻着断指。
他的确发过誓,那是在济南的时候,两年前的事。
他那时时刚刚答应过和花深深成亲,结果却在和老情人南小仙偷情时被花深深的父亲花老祖当场捉住。
那时候南小仙是个在青州开店的美丽风流的女老板,她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而郑愿那时候还是个沾花惹草、到处留情的江湖浪子,他还没有认识到花深深的真情对他有多么重要。
花老祖当然要反对女儿和郑愿的亲事,而郑愿也觉得一身轻松。
没料到花深深居然坚持要跟郑愿走,并因此而被逐出了家门。
情人负心、老父无情,花深深被这沉重的打击压垮了,她几乎已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郑愿为此断指立誓。
这两年来,他从没有违背过自己的誓言,他从没有做过半点对不起她的事情。
他今后也绝对不会辜负她。
否则他愧对天地良心。
看起来好像他们已达成默契,不再提关于海姬归属的问题了,可过了没几天,花深深又忍不住了。
她说:“哥,你知不知道海姬很喜欢你?”
郑愿瞪眼道:“不知道。我只听你整天瞎叨叨。告诉过你别提这件事,你忘啦?”
花深深叹气:“我不是瞎叨叨。我知道她很喜欢你,你也明白这一点。”
郑愿道:“我不明白。”
花深深拧他:“你心里明白。你是在装糊涂哄我。”
郑愿冷笑:“我为什么要哄你?……深深,别再提这件事了好不好?”
花深深轻轻一叹,偎进他怀里不吭声了,郑愿刚庆幸自己可以松口气时,她又说话了:
“你还记不记得红石榴?”
他当然记得,他怎么会忘记红石榴呢?
那个苦命的女孩子也和海姬一样,为了报恩,狂热地想献身于他。
红石榴是真的爱他,爱得非常强烈,强烈到了疯狂的地步,但他没有接受,红石榴因此而真的疯了,并且疯狂地想毁掉他。
他和秦中来原本是挚友,就因为红石榴这件事而绝交,因为深爱红石榴的秦君子不能容忍郑愿的绝情。
红石榴最后惨死在天香园血战中,那悲惨的情景地记得很清楚。
花深深幽幽叹道:“你难道希望海姬变成另一个……红石榴?”
郑愿冷冷道:“海姬和红石榴是两码事。”
花深深道:“那不是两码事,是一码事。我有眼睛,我看得出来,海姬是真心喜欢你,她真的想报恩。如果你伤了她的心,难保她不会……做傻事。”
郑愿道:“她们不是同一种人。”
“可她们都是女人。”花深深叹道:“我也是。她们想什么,我猜得出来。”
郑愿道:“这件事你别再说了好不好?”
花深深生气了:“不好!……这许多天来,我天天做贼似的偷偷盯着你和海姬,实在太累了。还不如你收了她,也免得我提心吊胆的,闹得三个都不自在。”
郑愿道:“你没必要盯着!难道你就对我这么不放心?”
他板着脸,寒着声音说:“那好,从明天起,我们就不许海姬再来。她敢来,我就撵她走。”
花深深沉默半晌,才轻轻道:“我真的很害怕。”
“怕什么?”
“怕以后的日于。”
“什么意思?”郑愿的确不明白她在说什么;“你怕我保护不了你?”
花深深道:“我知道你能保护我。但你只有一双手,日后若再有那种血战,我不仅帮不了你什么忙,反累得你要分心保护我。我想,这样的血战,以后不会少吧?’”
郑愿沉默。
以后的血战,绝对少不了。
终其一生,只怕已很难从血海刀山中退出来。
并非是他不想退,而是人家绝对不会放过他。
他是南小仙的眼中钉,是那些恶人的后代们必欲杀之而后快的人,他是武林中为人不齿的“第一号职业刺客”。
他在中原武林,几乎已成为恶人们的公敌。
一旦陷于血战,你能保全妻儿不遭灭顶之灾吗?
他不能!
虽然承认这一点他很痛苦,但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而且也敢于面对现实。
“海姬的武功怎么样?”花深深问道;“你评估一下,她的武功和中原武林中的哪一位差不多。”
郑愿想了许久,才摇摇头道:“很难说。若单凭武功对搏,不使诈的话,我想她大概……大概和君子差不多,比老宋要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