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卷 山雨欲来 第五章 蒙氏双魔 [2]
是役中原高手死者十一人,馀人除鬼王虚若无外,无不负伤。今天说起仍是谈虎色变,想不到现在其中二人又在中原出现,怎不教人心胆俱寒。
云裳和丈夫迅速交换一个眼色,均看到对方心中的惧意,因为若这二人真与庞斑有关,便代表此来有灭口之意,以免他两人将二魔的行踪露出去,致惹起中原武林的警觉。
两魔并没有因向清秋夫妇有所警觉而减慢速度,倏忽迫至两人五尺处。
“锵!”
向清秋和云裳亮出书香世家在江湖上声名卓着的‘银龙’和‘玉凤’两把名剑。
蒙大哈哈一笑,双手十指屈曲如钩,分往两剑抓去,同一时间,蒙二跃上蒙大肩上,借力翻上半空,飞往两人头顶。
云裳心中暗暗叫苦,她和向清秋婚后朝夕练剑,最擅双剑合击之道,二人同心,功力倍增。那知敌人来的却是一对在这方面更属超专家级的双生兄弟,六、七十年联战经验,立时将他们的优势比下去,由此亦可见敌人安排之妙,用计之巧。
“霍霍!”
蒙大的左右手分别拂在向清秋和云裳的银龙和玉凤上。
两人同时一震,胸口如受重拳轰击,往后跌退,跟着那式“比翼双飞”竟使不下去。
两人交换一个眼色,由分变合,背贴上背。
狂飙由上卷下。
蒙二双拳由上下击,道上尘土卷起,声势慑人。
蒙大怪笑一声,叫道:“果然后生可畏,可惜这么早便要死了。”手一扫,一根黑黝黝的玄铁尺来到手中,闪电般刺向脸朝着他的云裳,不教敌人有丝毫喘息的机会。
这两魔突然出现,已是先声夺人,又仗着比向清秋夫妇深厚得多的内功,以硬碰硬,无论心理和战略上均显出他们占尽上风。
若是向清秋夫妇知道方夜羽竟能在同一时间内,分向干罗、韩柏、风行烈和他们发动攻击,心中的惊骇将不止于此。
“锵!”
“霍!”
云裳的玉凤和向清秋的银龙分别迎上蒙大的玄铁尺和蒙二的拳。
蒙大全身一颤,往后跌退,蒙二则像毽子般抛起,落在两人的另一方。
云裳和向清秋分别喷出一口鲜血。
蒙大移退三步后,摆开架势,脸带惊容道:“好!想不到你们年纪轻轻,便练成了书香世家的‘连体心法’,难怪少主特别要我们两个来招呼你们。”
向清秋两人内心的惊骇实不干于他们,原来这‘连体心法’乃书香世家不传之秘,能藉身体的接触,又或手牵着手,将两人内劲‘连体’起来,所以蒙大、蒙二表面上是与其中一人比拚,其实对着的却是两人合起的功力。
向清秋夫妇想以此秘法,出其不意下当可重创两人,扳回劣势,岂知对方功力深厚之极,退而不伤,反是两人受了内伤,虽是轻微,但久战下将产生不良影响。
云裳娇叱一声,手拉着夫君的手。
两人剑光暴涨,往双魔攻去,乘两魔阵脚未稳的空隙,争取主攻之势。
蒙二大喝一声,有岩平地起了个焦雷,亮出长若五尺的短矛,不剌反劈,当头轰击,若鞭之抽下。
蒙大配合冲前,玄铁尺抢入中位,竟是要贴身血战的姿态。
一连串金铁交鸣的激响,震彻早晨的官道,瞬间四人交换凶险万分的十多招。
向清秋一声闷哼,身形踉跄,肩头鲜血飞溅。
云裳一咬牙,将向清秋拉往身后,满天剑影收了回来,平平实实劈了几剑,一时间剑劲贯空。
占了上风的蒙氏双魔,状若疯虎的攻势忽地收敛,老老实实地分别挡了云裳三剑。
云裳张口喷出第二口鲜血,护着向清秋退到一棵大树旁,剑尖颤震,遥指两魔。
蒙二怪笑道:“看不出斯文秀气的样子,竟能施出最消耗内力的少林‘初祖剑法’,倒要看看还有什么绝学?”
蒙大阴阴笑道:“现在连剑也拿不稳了!是吗!”
云裳脸容平静,心中却在担心身后的向清秋,刚才向清秋给蒙二短矛挑中时,若非她及时藉连体心法,将内力输入向清秋体内,向清秋恐已立毙当场,不过仍难逃经脉受伤的厄运,一时三刻恐难再动手。
向清秋搭在她肩头的手轻轻颤勋着,不停深深吸气,正在全力运功疗伤。
蒙大眼中精光暴闪,玄铁尺弹起,挽了个花式,封着云裳剑锋的所有进路。
蒙二短矛往下稍挫,矛尖颤震,欲出不出,教人全然无法捉摸其来势。
这二魔的武功确是非同小可,一出手,身为八派联盟苦心栽培出来的两名种子高手,便全陷于挨打的劣势。
云裳心中暗叹:清秋!我们虽不能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却能同年同月同日死去,也算是缘份。剑动,但气势劲道已大不如前。
蓦地蒙氏双魔齐露惊容。
云裳和向清秋亦同时听到身后一下尖锐的声音响起,初时仅可耳闻,但刹那间耳鼓内已贯满了啸叫。
就像一阵狂风卷至。
这却是剑气的啸叫。
蒙氏双魔脸色齐变,一尺一矛全力击出,务求在这从隐处攻出的敌人来到前,杀死眼前这对陷于绝境的种子高手。
狂烈的气劲,直迫云裳而去。
剑光一闪。
“锵铿!”
来人剑锋分点上玄铁尺和短矛。
蒙氏双魔往后飘退,倏又转回,尺矛幻起千百道光影,铺天盖地再杀将过来。
此时来人已插入这对峙的两对人中间,剑芒大盛,却看不到人。
这并非夸大的说法,而是云裳的美目只看到身前整个空间幻起闪烁的剑芒,其中可见一优美纤长的身形,隐约其中,但总有种雾看花、觑不真切、如虚如幻的感觉。
不闻半点兵刃交触的声音,蒙大、蒙二分往两旁急退。
剑芒收止。
来自天下两大圣地之一的秦梦瑶亭亭而立,一手持剑,另一手轻捏剑诀,清丽的俏脸静若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