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劫镖银一波九折,忆旧缘知恩必报 [2]
唐耕心气极而笑,道:“镖银和平安镖局是我的一切,没了镖银还有什么好商量的?”
这工夫山左籍的牛镖头忍无可忍,挥拳厉声道:“你说啥?叫俺们自动卸下来放在你们的马背上?他XXXX的!你们有没有撒泡尿照—照?”
牛镖头的话虽然粗鲁不文,却代表了这边大多数人的心声。
这时对方为首之人(十三人中央那一个),忽然举起斧来,其余十二人都撤出了兵刃。
唐耕心大声道:“朋友们且慢!”
对方另一人道:“有话快说!”显然为首的人必是熟人,所以迄未说一句话。
黄昏的河套上,已开始暗了下来。
唐耕心道;“朋友们,以各位所选择的地点、时机,以及所做的各项准备看来,都显示是谋定而后动。事到如今,有几句话唐某必须要交代一下,这是一批官银,也是军机处拨给‘抚夷局’的经费,而且该局需款孔急……”
对方为首的人不耐,也不愿拖延时间,抡臂一挥,双方立刻展开了嘶杀。
平安镖局太平了五、六年,顺境过久了,不免“师老”。在这儿并不把“师老”解释为厌战,而是缺乏应变的经验和耐力。
唐耕心接下对方为首的人,五镖师也各自接下对方五人,七个趟子手也正好一人接下一人。
久未遇上这场面,有几名趟子手一发如雷,打得很起劲,但不久就一败如灰。
九个骡夫也都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抄起棍棒也扑了上去。
天全黑了下来,在有星无月的河套上厮杀了一个多时辰。先倒下的自是骡夫和趟子手,渐渐地,五名镖师也因平安镖局太平久了,饱食终日,不出镖就是下棋喝茶,功夫在不知不觉之下荒废,也只有此时此刻才体会到“业精于勤”的道理。
没多久,五位镖师也力尽受伤,被人家制住了穴道。
最后剩下唐耕心一人,他招呼了三个,对方其余的人正在忙着卸下镖车上的大箱子,捆在马背上。
这儿距河岔子约半里之遥,本来不必多费这一道手续,把车驱到河边就成了。但因箱子太重,车轮深深陷入沙内,三匹马也拉不动。
现在他们以马驮到河边,河中有艘船正在等候,立刻七手八脚墙卸下马背弄到船上。河流湍急,若顺流而下,一个时辰可行数十里,天亮前就在百里以外了。
唐耕心算是一流高手,绝招尽出,全力搏杀,怎奈对方头子也非等闲之辈,再加上另外三个,七、八十招后也渐渐不支。尽管如此,他仍如虎扑豹窜,往往在瞬间变换的不同角度上作令人窒息的攻击,而且撤出了长剑。
对方这头子真不含糊,尤其还有三个帮手辅助攻击,软占硬上,有如骤雨狂风,不给他喘口气的机会。一百五十招左右,唐耕心终是力有未逮,中了两拳一脚,这头子的剑术也很诡异。
唐耕心已是强弩之末,但正是所谓:断了的针,仍是一根尖锐的东西。在颓势中奋起余勇,把两个副手砸了出去,但一剑递空,穴道被制。
厮杀就此停止,其中一人喘着道,“把他做掉算了!”
“不!”为首之人道:“咱们可以劫满狗的镖,但不能滥杀无辜的汉人同胞,这是原则!”
劫匪居然也讲原则,这大概就是所谓“盗亦有道”吧?
镖银全装上船,派出一人驱马游过对岸,船立刻顺流而下。
大约在船失去踪影后的盏茶工夫,唐耕心先自解了穴道,一跃而起,还踉跄了一下。
他受伤数处,但都是轻伤,镖银已失,自己的部下横七竖八躺了一地,长长地吁了口气,他的稳沉真到了炉火纯青的火候。
几乎任何人在这情况下也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五位镖头、趟子手和骡夫们的伤也都不重,都被唐耕心解了穴道。牛镖头大声道:“总镖头,这些杂碎到底是什么来路?”
唐耕心摇头苦笑道:“牛兄,但愿我知道。”
牛镖头道:“总镖头,他们都被人家撂倒之后,您是最后躺下的,您也听不出口音?”
唐耕心叹口气,道:“凡是出声的,都听不出是何处方言。况且常在外闯荡的人,往往能说几种方言。”
“他XXXX的!”牛镖头自行按摩着腰眼边道:“俺也看得出那头子的剑术挺高,而且身段有点熟,只是不知道总镖头在多少招上被他撂倒的?”
孙镖头正在为李镖头上刀创药,瞪了他一眼道:“老牛,你可真会讲话。”
“最后又增加了几个,一共勉强支持了百十招左右!惭愧!”唐耕心摊手苦笑。
“他奶奶!俺就不信单打独斗他会是总镖头的敌手!”牛镖头激动得脖子都粗了,道:
“不知那些王八蛋去了何处?现在去追是不是还来得及?”
唐耕心道:“只怕来不及了!但我们自然还是要去追的,各位看看这些蹄印。”
众人循他指示的方向,迤逦去了河边。孙镖头愕然道:“他们顺流而下了。”
“他们绝非笨贼,用牲口驮不如用船运,顺流而下,不须一夜即可行百里以上,用牲口连五十里也办不到!”
“我X!”牛镖头道:“那不是追不上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唐耕心道:“虽说船一夜可走百里以上,他们却不会傻到使船白天行驶河上,暴露行迹的程度,须知河宽不过数十丈,两岸上看得清船上的景物。况且退潮一过,顺流立刻就会变为逆流!所以在下猜想,在五更以前,他们会选一隐秘地点弃舟上岸。
由此推断,天亮前他们只能走出五、六十里左右。”
孙镖头道:“总镖头,不知我们是继续追下去,还是回去向顾主报案?”
“报告顾主,旷日废时,况且寻镖还要靠自己,依赖别人不可靠,而我也不想提早报告托运的衙门,以免缚手缚脚。各位立刻上路吧!”
唐耕心等人刚走,自山道小径中驰出一乘便轿,两名健婢随轿而行,在河套上落了轿。
一小婢撩起轿帘,轿内探出一个螓首打量一下,然后出轿。
这是一个很动人的姑娘,动人的姑娘非但容貌好,身材窈窕,走路的姿态也是婷婷袅袅。
她顺着一行蹄印及足印到达河边,然后回轿,道:“起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