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故意劫镖 [3]
断眉汉子狞笑一声道:“不错,咱们兄弟正要掂掂你的斤两。”
这时瘦削脸汉子一抖手掣出一根粗如鹅卵的七节钢鞭,矮胖汉子同时亮出了宽达五寸的厚背锯齿刀,各自跨上一步,正好把君箫鼎足围在中间。
君箫自然看得出,这三人的兵刃相当沉重,武功决不会差,这一瞥间,他也同时看到驾车的王小七,抱膝坐在车座上,眼看自己被三人围在中间,即将动手,居然神态悠闲,毫无紧张之色。
这三人之中,矮胖汉子是他们大哥,他没有出手,其余二人不敢出手抢攻,这时只听矮胖汉子抱刀喝道:“云朋友,咱们让你先发招,你还客气什么?”
君箫笑道:“在下是保镖,三位是劫镖的,按追理说,劫镖的人该全力抢攻,护镖的人要全力抵抗,三位不攻,在下如何抵抗法子?”
矮胖汉子听得一呆,沉笑道:“好吧,朋友那就接招!”
他心头微有怒意,声出刀发,锯齿刀一翻,使了一招“猛虎当道”,刷的一声,刀势斜劈,凌厉刀风,逼人而来,锋寒似水!
他一出手,左边的瘦削汉子,右边的断眉汉子一鞭一刀也跟着出手,夹击而至。
君箫身形一侧,先让开了断眉汉子的单刀,随着缅刀一封,嗒的一声,就压在矮胖汉子的锯齿刀上,身形接着一旋,左手已从腰间抽出那支铁箫,手腕朝外一扬,迎着瘦削脸汉子七节鞭硬砸过去。
他压住锯齿刀使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劲,一下就卸去了锯齿刀劈来的沉猛之势,但左手铁箫砸向七节钢鞭,完全是硬碰硬的打法,当然,他在这一记上,最多也只使了三四成力道,并没施展全力。
铁箫和七节鞭骤然一接,登时发出一声震耳的金铁交鸣,只见瘦削脸汉子被震得退开了一步。
断眉汉子一刀落空,口中大喝一声,单刀划起一道寒光,朝君箫拦腰扫到。
矮胖汉子跟着突然跨进一步,锯齿刀一招“开门见山”,刀光扩及五尺,迎面推出。
君箫急速斜退半步,缅刀一挥,刀锋从侧面攻向矮胖汉子执刀右肩,这一招使的是剑招“白鹤亮翅”,刀势如电,轻快无匹!
矮胖汉子急忙收刀旁跃,君箫却在他跃开之际,左手铁箫却以一记“移山填海”,朝断眉汉子拦腰横扫的单刀上磕去。
这一记又是硬打硬砸,在铁箫上,又用了三四成力道,铁箫和单刀接触,又是铛的一声金铁狂鸣,断眉汉子同样被震得后退了一步。
这时刚才被震退的瘦削脸汉子一退即上,七节钢鞭猛向君箫头部砸到,被逼收招的矮胖汉子大吼一声,锯齿刀一招“铁骑突出”,幻作一道凌厉长虹,电射卷来。
君箫身形一矮,左手一抬,铁箫笔直点向瘦削脸汉子脐下“阴交穴”,一缕劲风,挟着破空轻啸,嘶然有声,先箫而发!
瘦削脸汉子不防君箫内力如此深厚,急急往后跃退。
君箫右手缅刀趁机疾发,使的是“横槊中流“,朝前架去。
要知他这柄缅刀,狭长如带,锋薄如纸,乃是一件轻柔的兵器,但矮胖汉子使的厚背锯齿刀,刀背足有五寸来宽,算得是重兵器了,虽然同样名之曰“刀”,在份量上就相差甚远。
矮胖汉子使用这种厚背刀,自然是自负臂力过人,最喜和人强攻硬拼,此时眼看君箫举刀硬架,正合他的胃口。
不,他心中暗暗冷嗤:“这小于当真不知死活,居然敢用缅刀来架我刀势,我若真要取你性命,这一刀下去,你还有命?”
双方一来一往,势道何等快速?
矮胖汉子连念头还未转完,一厚一薄两柄刀已然交,接上了,他耳中听到“噹”的一声金铁交鸣之声,手臂也同时感到猛烈一震,但觉脚下浮动,身不由己地后退了一步。
君箫在动手之际隐约可以感觉到马车上,正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偷偷地觑伺着自己,不用说,那一定是姬红药了!
她昨晚从墙头飞掠上假山,一身轻功就显得不弱,轻功有如此火候的人,武功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君箫更不愿让她看出自己武功底细,眼看对方三人,自己只要用上三四成力道,就可把他们一一震退,也就益发没把三人放在心上,只是一味的和他们缠斗。
这三个汉子中只有使锯齿刀的矮胖汉子,被君箫又轻又薄的缅刀震退,心头暗暗惊凛,对方这年轻人一身功夫,极为深厚,心中已经存了戒心。
其余两个汉子虽然也曾被君箫震退过一次,但他们总以为双方动上了手,兵刃交击,被人震退一步,也是常有之事,对方内力,和自己也不过在伯仲之间,自己有三个人联手对敌,岂会落败,因此不把君箫放在心上。
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速战速决,纵然不取他的性命,也要尽快将此人击败。
这三个汉子,武功实在也算得是一把好手,不大一阵工夫,就已联手和君箫打了二三十手,锯齿刀、七节鞭和一柄单刀,尽量的配合出击,此退彼进,交织来去,如穿梭织锦,合作得绵密无间,重重刀光鞭影,将君箫紧紧地裹在其中。
君箫依然右刀左箫,不时地轮流着把三人中的一个人逼退出去,因为每两招之中,只要有一个人被逼退,他的缅刀和铁箫,就永远只要对付两个人就好。
这一来,和他们对敌的虽有三个人,但实际和他动手的,却只有两个人。
这是取巧的打法,但如果你武功不高出他们三人甚多,就无法使得如此得心应手,要逼退哪一个,就把哪一个逼退出去。
这一点,在动手的三个汉子来说,是绝对感觉不出来的,这叫做当局者迷,他们一直自以为一退即进,扑攻之势,丝毫未懈,而且三人也丝毫没有落败的迹象。
局外之人,当然也不易看得出来,因为在激战之中,谁都会忽进忽退的,三个汉子兔起鹘落,进退如风,着着进攻,气势毫无馁退之象,反而君箫右手缅刀,左手铁箫,有时显得十分忙碌。
在局外人看来,那支铁箫,是君箫从唐门弟子手中夺来的,他因对手有三人之多,他手中只有一柄缅刀,恐怕无法应战,才把这支铁箫临时派上了用场,不是自己趁手的兵刃,使来总有些不大习惯。
当然,这所谓外人的看法,只是指一般普通人的看法,如果此时有一个武功相当高明的人在场,一眼就可看出君箫只是戏弄三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