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瞒天过海 [2]
然而,就在他准备扑上去,把暖玉温香拥进怀里的时候,竟突地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脚底下打了个趔趄,随即歪倒在地上。
他昏迷过去了。及待苏醒过来,他惊愕地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俘虏!——两个庄丁打扮的粗壮汉子正搀架着他往一辆大车走去。
他的前面还有个和他年纪仿佛的青年也是被人架着,正被弄上大车。车旁站着个又高又瘦的汉子,他手里握着很长鞭,看形象是个车夫,却是一副颐指气使、趾高气扬的样子。
耿兆惠不知道自己究竟如何落在对方的手里,更无从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便是眼下这是何处也不得而知。
就在这瞬间,西川二鬼闵氏兄弟的形象莫名其妙地闯进了他的脑海:“看这人的样子和闵氏兄弟何其相似,莫非……”
他心思一动,情不自禁地问架着自己胳膊的汉子:“请问,阁下是红衣帮的吗!”
“啪”的声,他的脸上挨了一记,那人冷冷道:“少说废话,小心割了你的舌头!”
无论是谁,挨了耳光都不会高兴,但,耿兆惠却是个例外。他挨了人家这个耳光之后,心里竟豁然开朗——很明显,对方这个耳光已在无形中告诉他:自己是红衣帮的。
“红衣帮”这三个字对耿兆惠来说实在是个诱惑——当时,他出外打听秦怀德夫妇的情况时,得到的是卧虎山庄和太湖十三坞、东西天日山都已经投靠了红衣帮;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欢天喜地回红衣帮总舵的消息。
这等等一切当然是红衣帮的人有意这么做的,它具一石三鸟之效——无论是卧虎山庄、太湖十三坞,还是东西天目山在江湖道上都是一派势力,有仇家,也势必有朋友,如果是他三家被“掳”去红衣帮,难免会有人设谋搭救——红衣帮等人虽不怕,终究也是件麻烦事。而倘若他三家投靠了红衣帮,那么,也就不会有人来管这桩闲事了。这是其一。
其二:连卧虎山庄、太湖十三坞、东西天目山这么大的帮派势力都投靠了红衣帮,对江湖武林中的其他小门小派足可起一定的威慑作用。
其三,这消息必定不胫而走,传入牡丹宫去——两河之间牡丹宫的探马、眼线势必不少——除瓦解牡丹宫人物的斗志外,还可以使他们认为红衣帮已回自己的总舵了,势必疏于防范。
诚然,江湖道上兵不厌诈,也肯定会有人不信红衣帮放出的风,却仍足可以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
然而,耿兆惠是全然相信的。
是啊,十三坞全体都投靠了红衣帮,自己一个小小的坞主还有什么犹豫的:投靠红衣帮,别无选择。
他之所以没把实际情况告诉秦丽蓉,一是怕她接受不了父母投靠红衣帮这个事实,又担心她认为父母既安然无恙,便安下心来在中原江湖道上寻找西门吹雪……
如今,自己已经成了红衣帮的俘虏,也就不必费力去找,只需向对方表明自己的心志就完事大吉了。
于是,他冲着那个打了他一记耳光的粗壮汉子道:“麻烦阁下告诉此间贵帮首领,便说太湖十三连环坞的耿兆惠求见,在下有要事禀告。”
那汉子冷冷道:“要和你说话的时候自然找你,此刻还是给老子放乖点,免得皮肉受苦!”
那汉子嘴里虽这么说,却还是在把耿兆惠放进篷车后,即刻把情况禀报给香主邱成知道。
傍午打尖时,邱成当真接见了耿兆惠……
当一行人被天泉派劫进洞来的时候,耿兆惠可吓坏了,以为这一次性命难保;岂知,曹青云竟也投靠了红衣帮,结果闹了一场虚惊——从阶下囚转瞬间又成为座上宾。
他确曾一度为自己见机得早而暗暗庆幸,却没料到,莫希斌和莫秀英先后回洞,致使情势急转直下;他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明智了。
莫希斌显露武功,举手投足间斗杀邱成,重创夏云燕,黑白无常逃之夭夭——实难想象红衣帮高手竟如此不堪一击。
就在这瞬间,几个念头飞块地在耿兆惠的脑海里闪过——尽管莫希斌已被曹青云打成重伤,而他自己也受伤不轻,如今,莫秀英又莅临洞中,曹青云还招架得住吗?
更何况,洞里的那几个灰衣人虽是曹青云的同伙,然而,掌门人便在面前,他们还能听曹青云的吗?……
不能!耿兆惠即刻得出了这个结论,因为他已经发现有个灰衣人正在悄悄地向刑台溜去。
显而易见,在这种时候,他绝不是去向刑台上的那几个人下手,而是要为他们解开绳索。
就在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那个灰衣人的时候,他几乎惊呆了:刑台上的那个少年已经脱开了绳索,并且……
他和陈少良交谈的时候,曾听对方说,车上几个人已中了红衣帮秘制的毒药:若非施以解药,这几人即使清醒过来也如同废人一般,仅能勉强自理。
然而,那少年竟已自己脱开了绳索,这种情况已只能有一种解释:红衣帮的毒对他不起作用;他和别人同样昏迷只是为了遮人耳目而已!由此推之,其人的内家功力……
他自认想到这儿已经够了,顺风转舵已是当务之急!
若等那少年出手,一切都晚了!
但见耿兆惠操起桌上的餐刀,倏地腾身而起,喝一声:“欺师灭祖的鼠辈,休要逞强,我来也!”
他声发招到,“流星赶月”,餐刀幻作数点寒星径向愣愕中的曹青云上身几处大穴攻去。
耿兆惠在太湖十三连环坞里坐第五把交椅,亦非平庸之辈,他在一对判官笔上浸润了十来年功夫,若两支判官笔在手,已可于一招间四笔点八穴,眼下,他掌中的餐刀虽不是利器,但权当判官笔使,攻穴打穴也颇具威力。
曹青云又怎会料到耿兆惠会对自己下手,不禁一怔。
他的应手兵刃是一柄镔铁折扇,在攻穴打穴方面,折扇恰好和判官笔异曲同工;是以他晓得对方的招数厉害,不敢小觑,一式“分花拂柳”化解敌招,几乎同时,左腿倏地飞起,“莲花盘腿”,横扫敌人下路。
餐刀毕竟不是判官笔,耿兆惠虽做出仗义出手的样子,招数却不敢走老,及见对方应变迅捷,连忙收招易式;又见对方反攻自己下路,脱地向后跃开——
曹青云仓促间应战竟能于一招之中亦攻亦守,足可见其武功非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