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虚实难分 [2]
严尤也是想尽了办法,却无法破城,淯阳的护城河极宽,外通淯水,要想截住河道,少说也要花上十天时间,然后又要填平护城河,这才能够顺利攻城。否则,许多攻城器械根本就到不了城下,搭起的临浮桥,被城中的砖石很快砸得破乱。
城中石头砸完了,便拆除附近的民居,搬来砖木以用。当城头受损之后,由于天气极寒,马武竟在城头泼水,使城墙之上全部结了一层厚厚的坚冰,整个城墙滑不溜手,对投石机投来的巨石也不再畏惧,那巨石在破开坚冰之后,对城墙的破坏力也极为有限,但马武很快又命人以冷水浇城,那破损之处又迅速结出厚厚的坚冰,虽只有这几寸厚的坚冰,却有着想象不到的作用。
护城河上虽也结有冰,但却无法承受太重的压力,由于是这条河引淯水而成了活水,想要结冰并不容易。当日若不是诳开这淯阳城,想要取下淯阳,还真是一件难事。
严尤想挖地道通入城中,但这护城河太深,若地道深度不够的话,只会引水灌地道,淹死自己人。而若要太深的话,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却又大得惊人,想在短期内完成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以严尤也是束手无策了。
对淯阳这样的坚城,严尤本是不主张强攻的,但是在得到甄阜和梁丘赐全军覆灭,且这两员大将全都战死的消息之后,他平静的心也有些乱了。是以,他要在义军大举反扑之前夺下淯阳城。
不知淯阳城内的义军是如何得到这次大胜的消息的,人人精神振奋,颓气尽去,仿佛看到了希望,这才顽强得让人有些吃惊。当然,严尤也不能不承认马武是个用兵高手,更是个守城的奇才。
严尤为攻城,损失战士近万,但依然没有半点成效,而刘寅和刘玄的大军很快便要向北推进,卷土重来了。这对严尤来说,又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而最让他头大的,仍是王常的下江兵。他与王常交过手,那次在蓝口集,虽然王常败走,但却并非王常在兵法战策上输于他,而是在兵力之上输了。是以,这个人将是他最为担心的。
从这次义军不再乘胜冒进,而是选择先制订军纪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有王常加入的义军已经与往日不同了。至少,义军变得更稳健,更成熟,使严尤不能不收起轻视之心。
上次宛城外大败刘玄,那是因为其指挥不一,刘玄急躁贪功,却并不是因为义军真的不行。事实上,严尤知道,绿林军中有许多都是百里挑一的将才,无论是高手还是良将,都让他有些眼红。但该来的终究会来,有些事情既无法避免,便只好去面对。
于是,严尤下令由陈茂率人阻止刘玄的义军卷土重来,只要阻止住义军蔓延之势就行了,并不必取多大的胜利。
陈茂自然知道,只要他能不让义军在马武箭尽粮绝之前赶到,那么他们就可以说已赢了一大半。
只要能夺下淯阳城,掐住北上的水道,以坚城相阻,义军根本就不可能大面积纵向地靠近宛城。淯阳便像是宛城的南大门,若大门一开,义军则长驱直入地逼近宛城,这是绝无疑问的,这也是严尤何以要夺下淯阳的原因。
△△△△△△△△△
绿林军在这数日之间以惊人的速度扩展,那让官兵全军覆灭的一战,使得绿林军声威再振。那些走散的或是前段时间溃败而走的战士又重回阵营,而各地的豪强也都领着自己的家丁前来投效,也有许多当地百姓投效。
刘玄命人每到一地,都四处张贴安民的榜文,及与百姓的约定,废除该地的王莽旧制。
王常、刘寅则加紧操练新兵,军中依然由刘玄主理,但决定大事之时,却仍是由刘寅、王常、王凤等四人共同商议,刘玄为大将军,只是暂代的虚衔。
刘秀则与一干慕名而来的士大夫们商讨如何制定军纪,如何实施安民的政策,虽然刘秀的军事才能不弱,但在处理这些事务方面,绿林军中少有人能比,其在南阳求学之时,便被南阳士大夫们所器重,这一刻,也正是刘秀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而这些天来,军中和百姓的反应也证实了刘秀的心思并没有白费,也证实了其在这方面令人难以追及的才能,是以军中众将士都极欣赏和敬重刘秀。
义军一天天地逼近淯阳,也一天天地在变化、在壮大,这一路之上,便像是滚雪球一般。
刘玄和刘寅诸人不急不躁,虽然仍记挂着淯阳城中的马武,但是他们却比任何时候都谨慎,因为这次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不是甄阜和梁丘赐,而是王莽御前最具声威的纳言大将军严尤!此人昔日曾为兵部大司马,其位高权重,这一切并非幸至。
是以,义军不敢不小心。
△△△△△△△△△
林渺居然轻松地送迟昭平返回了平原,一路上无丝毫波折和阻扰。
迟昭平不能不佩服林渺的机智和易容之术,谁也没有料到他们会乘一只事先准备好的大木筏离开邺城,再于临漳换走陆路,至馆陶改搭东下之船走黄河水路,而不是自清漳而行,这确实出人意料之外。
迟昭平便在叶计眼皮底下走出,他们哪里想到,那送几大筐鲜菜乘筏而去的就是他们欲擒而不得的人?
叶计不敢在邺城之中对付迟昭平,那不仅是因为黄河帮不好惹,同时也是因为有熊业在。谢家与郡守戴高的关系密切,便是叶计也不敢乱来,但是若出了邺城,却是另外一回事,他完全可以假手尤来,但是迟昭平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机会。
林渺第一次来到平原,却受到了异常热烈的欢迎,那是因为林渺送回了迟昭平。
平原,并不只是迟昭平的地方,因为在这附近活动的还有富平与获索两路义军,但黄河帮的本部设在这里,富平与获索两路义军皆对其极为照顾,事实上,这三路人马有唇齿相依的关系。
有黄河帮的水上力量为富平和获索运送物资,这两支人马也轻松很多。
不过,林渺来到这里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因为他发现这三支力量之间存在着一种犄角关系。
作为北方第一大帮,虽然在具体兵力之上不比富平、获索两支义军逊色,各有数万之众,但却也是这两支义军欲争的目标。黄河帮便像是这两支义军中间的平衡点,双方都害怕黄河帮依附了对方。是以,皆尽力拉拢与黄河帮的关系,又各怀鬼胎地打黄河帮的主意。无论是富平还是获索,都想将黄河帮纳入自己的旗下,这便形成了一个以黄河帮为尖角的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