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唐 - [小椴]

第一部 教坊 第二章 东西市 [1]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这首不算太好的诗后来位列《全唐诗》第一卷第一首。

  它有个极为堂皇的题目:《帝京篇》;它还有着一个声名更为堂皇的作者:太宗李世民。

  诗中所描述的就是当今的帝都长安。该怎么描述这个长安呢?——如果登高俯瞰,它位处关中盆地,东面潼关,西接太白山,南望秦岭,北通渭水。这一块地山无常势,水无常形,可在这一地耸乱山川中,硬是被开辟出这横是横、竖是竖的城池来!

  这城池的历史如此悠久,那是发源于黄河中上游的汉家子弟向这片土地上硬生生戳下的一枚方方正正的印。江山万里,逶迤画卷……可那方印硬生生地戳出了一个民族的归属权之所在。

  这归属权猃狁曾窥伺过,戎狄曾谋占过。两千年呼啦啦地过去了,可这城,还是汉人印制的、向这土地上打下的最强硬的图章。

  这印章的枢纽该就是位于它正中的皇城。

  此时,正有一人站在皇城那高高的朱雀门门楼上俯瞰着这一切。

  九城十二街横是横、竖是竖地书写着印章上的文字,那像是:“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可惜今天虞世南不在,不然,倒可以向他请教请教曹阿瞒这诗中剩下的句子。

  立在城楼上的那人生得丰颐朗目,日角龙庭,年纪不过三十许,却意气饱满,目光练达。他虽说不言不动,身上自有一种龙翔凤翥的气息。

  他身后侍奉的李淳风忽躬下身,近前一步禀道:“臣夜观天象,近日忽有南来客星直欲干犯斗牛光焰,大有势侵紫微之意。”

  前面那人却把凭栏的双手撑开,揽天下如入怀抱。

  望着那苍烟落照间天际的一点红,他的神态略不经意,心中不由略生睥睨地想:这世上,难道、还有什么英雄?

  ——所谓英雄,时也,命也,势也!

  虬髯客已远赴海外,李靖称病避朝,杜伏威老死阙下,张须陀墓木已拱,王世充束手已久,萧铣入朝陪侍,其余薛举、沈法兴、刘黑闼之辈更不足论,而徐世绩、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侯君集……早已入我麾下。

  窦建德……窦建德都已伏斩多久了?

  ——连我都不再求当一个英雄,但求做一明主。

  这世上、还有什么英雄!

  今日他召李淳风前来,是因为他昨晚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他梦见,龙生九子,却遗一胎。那一胎,不喜龙身,竟蜕变为马。那马姿非骁骏,却根骨殊异。自己不知怎么动了怜惜之念,想将之金鞍玉辔,以为抚慰。可那马竟挣脱了这一切,化作了一匹野马,哂笑似的嘶鸣一声,绝尘而去。

  不知怎么这梦让他有些不安,所以专召李淳风前来以问征兆。

  李淳风低头推算了一会儿,才略显迟疑地道:“这梦,当应在诸王子中一人身上。”

  ——诸王子中一人?

  朱雀门是长安城皇城的正南门。当时的长安城呈扁长的长方形,天子所居的宫城位于中轴,它坐北朝南,南御百官衙属所在地的皇城,以及百姓所居的外廓城。

  天门街以南就全属外廓城了。外廓城一共一百一十坊。南北走向的大街共计有九,东西走向的大街十二。一百一十坊一个小方格一个小方格地重复着同一的格局,“百千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

  天门街是横隔开王家与百姓的一条线。

  今日,一座木楼正悬丝绘彩地矗立在天门街上。

  ——维时大唐贞观九年,到处都是一片开唐气象。

  这条街忠实地表述了那个时代的气象。平日的朴素端凝像只为更好地承载生命中的那些盛事。天门街今日就张开了它盛大的庄严。这条街阔达百余步。长安城所有的街道都以宽阔著称,当年秦王率天策府卫伐王世充凯旋,入城的仪仗就曾走在这条宽阔的大街上。

  今日的天门街是快乐的,快乐得连灰尘都舞动出一片祥和来。人,马,骡,驴各自奔走,种种呼吸混杂在一起,贵人与百姓都到了街上,衣衫上的苏合香与微微的汗酸泛在了一起,混杂在有吃食香气和牲口臭味的街上。

  此时的长安还是一个万国都会,碰上天门街这样热闹的日子,只见不时地有人贩卖着西域来的鹦鹉,突厥来的宝马,华彩的斗篷,孔雀石的珠宝……更无论石蜜鸾胶,锦罽羊毡了。

  更有高鼻深目的胡人,明窄袖的胡女穿街而过。信奉景教的,祆教的,摩尼教的……衣履各异。

  今天是朝廷恩旨在天门街祈雨的日子。入春以来,京畿一带正经历着一场历时两个月的小旱。其实旱情并不严重,可是自从贞观以来,天子极重与民休息,所以一自旱情稍重,长安尹也就发布了祈雨的告示。

  如果仅是祈雨,长安城中百姓大半不会将之太当回事儿的,可今日这祈雨,却还有斗声献技。记性稍好的人都会记得,今年上元节观灯,却是西市略略输给了东市。今日这“斗声”,想必两边一定都铆足了劲儿。

  人群里忽然“轰”的一声、猛地闹开了。

  ——那是长安尹在祈雨坛上已将御笔亲书的青词焚化,朗声祷告完毕,然后冲着人群一挥手,转身退下来时。

  他这一挥手是个示意。接下来开始的,该就是“斗声”了吧?

  有知道的人已传了开来:今天东市请来的人是贺昆仑!

  人们一听,不由更鼓动起兴致,有不少人高声叫了起来:“贺昆仑!贺昆仑!”

  ——贺昆仑本是龟兹人,在当时以琵琶技艺名盖一世。

  唐人爱乐,长安城中渴听贺昆仑琵琶的人多矣!只是平时难得找到这样的机会。

  就在众人欢呼未竟之时,那木楼顶上已现出一个人。那木楼楼高五丈,虽只是临时由东市商户专为贺昆仑而搭建的,却搭得骨架劲健,极为朴实。光看这楼,就足以吊起人们的兴致了。

  只见那人怀抱一把琵琶,个儿不高,才过五尺,却虬髯广鬓,一头毛发把他的面孔遮去大半。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