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卷 第 十 章 湖畔赠衣 [4]
但就在冰原的江北一里多地外,突然多出一座崎岩,那形相果然就像一只庞大的白鲸,突然由平静的大海上飞窜出来。
许格非看得目光一亮,不由惊喜地一呆,接着兴奋地自语欢呼道:“那里就是了!”
欢呼声中,尽展轻功,直向那座飞鲸崖驰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许格非的心情也随着增加激动和兴奋。
他仔细地注视着崖顶上覆盖着冰雪的巨松古木,他想着师祖长白上人的茅庐,就在那片古柏巨松之中。
师祖现在正在做什么呢?他正在盘膝打坐,还是正在研究武功?他记得父亲曾对他说过,师祖喜欢和友人在他的茅舍前奕棋,现在这么寒冷的天气,恐怕不会在门前石秤上下棋吧?
他还记得父亲曾对他说过,师祖身材高大,平素最喜欢茶,由于他老人喜爱恬静,因而也一直未曾成家。
父亲常对他说师祖没有妻室儿女,并要他将来长大了要像对待爷爷一样孝敬他。
许格非觉得现在父亲已死,今后补报父亲所受授艺恩惠的责任,就落在他许格非的身上了。
他本来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心里,但因为飞鲸崖已在面前数十丈外了,只好停止再想下去。
到达飞鲸崖下,才发现北面仍是绝壁断崖相连,而且绵延不断。
由于飞鲸崖上大下小,一般武林高手绝对无法由崖下直升上去,但是许格非却有这个把握。
许格非早已看清了飞鲸崖的四周形势,是以,一到近前,立时腾身而起,直向崖颠上升去。
到达半崖,形势突然弓斜,上方已有稀疏的巨松古木,那里显然就是崖顶,也就是长白上人清修的地方。
许格非加速飞驰,同时凝目察看,他希望能尽快发观师祖清修的茅庐。
但是,他看了半天,依然什么也没发现。
他非常相信楚金菊的话,他深信楚金菊不会骗他。
于是,到达崖颠,通过松林,直到形似鲸鱼头的最高点,才蓦然发现前坡上赫然建有三栋茅屋
许格非一阵欣喜,情绪激动,身法突然加快,就像惊鸿鹰隼般,直扑三座茅屋前。
茅屋前有一片平坦石坪,一株形如巨盖的古松,就在屋前居中。
正中一座茅屋较长大,侧前次之,较远侧的一间脊上有烟囱,显然是厨房。
楚金菊说的没错,也足证她的确来过,三间屋墙均是石块砌成,上覆厚厚的茅草,这时俱都覆着厚厚的冰雪。
渐渐他已看清了,三座茅屋的房门俱都掩着,显然房中无人。
一阵剧烈的失望和惶恐感,突然袭上许格非的心头,同时使他的身法也在心情剧变中立时慢下来。
到达屋前十数丈时,已变得成了缓步前进。
因为他已感觉到,师祖已有事出门,如果在家的话,现在已近正午,厨房中应该升起炊烟。
走到巨松下的棋枰前,他愣愣地望着三间茅屋的房门,门上虽然没有上锁,并不能代表屋里有人,因为房门上根本没上锁的门鼻。
他愣愣地看了一阵。虽知房内无人,但他仍下意识地朗声喊了两声:“师祖……师祖……”
三间茅屋中俱都没有反应。
许格非心中不但失望,而且焦急,因为他必须尽快打听出病头陀的总分舵位置,以防久生变故。
他缓缓坐在石凳上,判断着师祖长白上人,究竟去了哪里?他想到下山购物,出外访友,以及到外地云游等等问题。
假设下山购物,最迟傍晚可回,如是出外访友,三天五日不等,万一是到外地云游,一年半载不回也说不定。
心念及此,许格非当然十分焦急,他不自觉地自语道:“怎的会这么巧?师祖偏偏出门了!”
仰面看了一眼红日,再有半个时辰就是正午了,因而也觉得腹中有些饥饿!
一想到饥饿,他本能将目光移向厨房。
一看到厨房门,目光倏然一亮,他立即站起,迳向厨房门前走去。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他要检查一下厨房内是否有做过饭的痕迹。
假设厨房内风尘极厚,那就是师祖长白上人已经外出云游很久了。
如果厨房内,余温洋溢,灶下留有新燃余烬,当然是早晨尚且举炊,定是出外访友无疑。
心念间已走到厨房门前,举手一推,房门应手而开,立有一阵暖意扑出来。
许格非心中一喜,急步奔了进去,-看灶下灰烬犹在,立即将灶上的锅盖掀开了。
只见锅内煮有现成的麦米干饭仅仅吃了一半,竹笼上蒸着野味和蔬菜。
一看这情形,许格非立时宽心不少,断定师祖长白上人很可能已至山下或别处,最迟傍晚可回。
于是,他在厨架上自取碗筷,盛上一碗麦米饭就吃起来。
因为他自觉是徒孙,徒孙吃师祖的饭当然是理所当然,用不着客气。
他觉得饭煮得很可口,兽肉不咸不淡,蔬菜更是适宜可口,他真没想到,师祖长白上人还能炒一手好菜。
他一面津津地味地吃着,一面打量着厨房内。
厨房内整理得非常洁净,碗筷也排摆得整齐有序,墙角挂着熏烤腌好的野味兽肉,另一个角落里放着瓷壶洒杯和两大坛酒。
许格非一看到了酒,不自觉地摇了摇头,他心里在说,饭可以吃,师祖的酒绝不可擅自偷喝。
吃完了两大碗麦米饭,精神也随之更饱满,加之知道师祖长白上人最迟傍晚就会回来,心情也为之轻松,振奋愉快。
洗完了碗筷,整理清洁厨房,立即掩门退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