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血巾谜语 [2]
张克虎问:“东野老前辈不算一个吗?”
材麟道:“自然要算的,在下虽没有亲见东野前辈的功夫,但听恩师私下言及,称赞不已呢!”
张云雁忽然道:“那石碑下有个什么东西,看不清楚。”
两人朝那里望去,却是一片破碎的衣物。
林麟用剑挑起,正想扔到一边,忽然瞥见衣片上有些什么花纹,使用手从剑尖上取下,抖开一看,哪里是什么花纹了,分明是用血写的字,星光暗淡,无法看清。
张克虎取出引火的淬儿,这是用松木片涂上硫磺制成的,在石头地上一擦,火光一闪亮了起来。
这是一块白汗巾,上面以血写了十八字:
“红蓝三日乌石藏宝马,师狗一旁上天成高士。”
哟!这是说些什么啊!
三人轮流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莫名其妙。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显然是死者当中的一人留下的遗言。
这十八个字一定包含有什么十分重要的内容,否则,又何必临终前以血写下它呢?
林麟道:“尸体离此还远,不可能在此留下白绢,找找看,附近可能有人呢!”
张克虎、张云雁称是,遂分头寻找。
林麟心想,此手绢既属遗书,写字的人为了不让遗书被对方见到,必然要离开得越远越好。
他于是又绕过古墓,朝前走去。
行了十多丈远,果见一人翻扑在地,是个书生打扮的人。
只见他背部有个掌印,这掌印是空心的,就是说,手掌所击之处,几层衣服皆碎,露出肉身,肉身上像盖印一般,印着一个赤红的手印,并且表皮皮肤有水泡,似烫伤一般。
此时天已微明,掌印看得清清楚楚。
林麟呆住了,越看越心惊。
老天爷!这是什么掌功?一掌击到身上,几层衣服碎得连渣滓都没剩,就象用剪刀比着手剪出来的一样,只是手印周围有火烙一般的痕迹。
莫非他掌上出火。把衣服烙通的?
怪哉,师傅综述天下武功时,从未提到过这样的掌功。
他弯下腰,将尸身翻过来,只见是一位年约五旬、颏下蓄着山羊胡的文士,口鼻流出大量的鲜血,以致胸前衣襟都结成了大片血块。
随着天明,周围看得越来越清楚。
这文士不像凶神恶煞,倒像个正派人。
他身下压着一柄模样古朴的长剑,还有一块沾满了血的玉佩。
想是死前一刻不愿自己心爱的宝剑和玉佩落于敌手,故取来压在身下。
再看死者两手,果然右手食指染有乌血,其余手指只有土痕。
那么,这白布绢上的字是他留下的了。
他弯腰拾起玉佩,碧绿晶莹,十分可爱。
上面雕有一龙一凤,边角上有一个“竹”字。
再看长剑,白中透黄,黄白兼之,确是一柄上好的剑,剑身上刻有三颗银星,剑把上也有三颗以红宝石镶嵌的星星,想来此剑名三星剑了。
这时张云雁、张克虎已找了过来,见状忙上来询问情况。
林麟把所想的说了。
张克虎道:“天已大亮,昨夜看不清楚的地方再去看一遍,多找些线索吧。”
林麟拾起剑鞘,将长剑插入,又把玉佩收进怀里,道:
“这两件遗物,以后可交给他的亲人,留着它,也是重要线索呢。”
他们又回到古墓。
果然,又见到了昨夜未见的东西。
那两个深陷半寸的足印依旧,只是白天看来更为吓人罢了。
新发现的,是与之相对的方向,也有两个足印。
这足印只陷下两分,而且被草茎遮盖,夜里没瞧出来。
这足印,与陷下半寸的足印只隔四五尺。
这人的功力也足以惊世骇俗了,这世上高得过他的人,只怕没有几人。
显然,这是两个人运起全身功力决斗之地,结果自然是足印深陷半寸的人获胜。
林麟灵机一动,道:“张贤弟,你去将那位文士的鞋脱下一只来比比看。”
张克虎答应着去了,片刻便提着两只鞋来到,嘴里说:
“要比就两只一起比吧。”
把两只鞋分左右放在足印上,正好,不大不小。
这深陷石中两分的足印,正是这位文士留下的。
他们又发现草茎上有血迹,这血迹最多的地方便是他倒卧之处。
拼掌后受伤,背上又中了一掌,对手以为他死了,扬长而去。
殊不知文士功力深厚,居然还剩下一口气,于是写下血字,又绕到古坟后十多丈远,终于不支倒地。
实地探查,大抵情形如此。
林麟道:“我们将文士葬了吧,然后再来看其他九位都是些什么人。”
回到九人陈尸之地,又有了新发现。
这九人年纪不等,长者五六十,少者也是四十以上。
从他们的衣物中,只搜出些银两杂物类,都不能表示主人的身份。
从彼此倒卧的情形看,九人相距不很远,可以说明他们的对手并不多,大概不会超过三人。
因为这九人倒卧的位置几乎都是三人一组,成三角形。
这不说明三人攻一人才会形成这样的位置吗?
如此说来,被围攻的三人,身手之高,实是令人惊异!
这九人年纪不轻,武功不会是泛泛之辈,他们以三对一全部罹难,对手武功之高,不想也该知道。九人中,有一僧一道。
林麟看着看着不禁惊叫起来:
“啊哟,这不是山西广胜寺的广宁大师吗?”
他又近前仔细端详,肯定道:
“不错,就是这位大师。前年二月,他曾经到少林寺拜访家师,那时我还未下山行道呢。
大师在少林盘桓了半月之久,我日日见到老人家,熟识得很呢!啊哟哟,以广宁大师这么高的身手尚且罹难于此,这对手不知是什么大魔头了!”
张云雁道:“会不会是你说的什么‘斗方三老’干的?”
林麟大摇其头:“贤妹错了,‘斗方三老’虽然功臻一流,恐怕还不能置广宁大师于死地,须知大师也是当今一流的高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