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霸王想要硬上弓 [4]
六个人吃过早饭,出了东门,走了十多里路,就见一条大江。
烟波浩荡。
水势汹涌。
远处帆影点点,随波而逝。
在迷蒙烟波中,屹立二座峭壁的山峰,模模糊糊。
沿着江边,长着许多芦苇,但已经枯死了。
在朝晨的风光中,不断的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
江边停靠着许多只帆船,供客人乘座,来往秦皇岛、杏花村之间的工具。
一个船家立在船头上,见了爆米花等人走近,便笑道:“爷们,可是到杏花村吗?马上就要开船了。”
爆米花点头问:“到杏花村要多少银子?”
“二两银子一人。”船家答道。
“哇操,有多远呢?”
“二十一里。”
黑牛怪眼一翻说:“他XX的这么贵!坑人吗?最多只值一两银子,我们六个人,共六两银子,你要不去,我们叫别一艘船,人家还乐的很!”
爆米花笑道:“船家,这样吧,阿沙力(乾脆)我们出你八两银子。”
船家不肯把这个生意跑掉,也就答应。
六人走上跳板,到了舱中,见有一个中年女人也坐在里面,于是大家坐了下来。
没有一会,船家取下跳板,解去缆绳,竹篙向着岸边一撑,船身开始移动。
“伊伊呀呀!”
在摇拨的声中,船头向着江中,慢慢的行去。
接着,船家扯起布篷,风势很大,疾驰而去。
舱中的乘客,共有十个人,三个是卖货的商人。
这时静悄悄,没有声息,只有船头的水声,顺风破浪的,滚滚的,不断的响着,像寡妇凄冷的哭泣!
沙瑶姬突然道:“这位大婶,怎样称呼的?你是住杏花村吗?离这有多远?……我们是去探望一个多年未见的亲友。她姓云,是我的姑姑,捕破网为生;到了那里以后,万一找不到工作,你能不能介绍到里面打杂?”
那中年女人看了沙瑶姬一眼,说:“我叫蓝杏介绍你不难,只要你姑姑做保,而且会拳技,才能够收留,两缺其一,不能介绍。”
沙瑶姬故作兴奋道:“太好了,太好了,我从小会拳脚,不很精通,到了杏花村,还请大婶在祖师爷面前,多多美言,我会感谢你的。”
“你要真诚加入杏花村,区区小事,容易得很。”
爆米花也道:“大婶,我去了也想以打渔为生,到时也请你介绍生意。”
“我那这么多门路,只要小兄弟卖得便宜点,杏花村一定会向你采购的!”
“谢谢大婶指点,我一定特别优待你们的。”
黄元申问:“听说一旦加入杏花村组织,都会授以呼风唤雨,撤沙成兵的妖术。”
蓝杏叹道:“错了,撒沙成兵不是妖术,而是道家的另一种妙处,外界的流言,不足以听闻的。”
“哇操,原来你们是属道教。”爆米花又问:“是不是祖师爷亲自传授?”
蓝杏摇摇头回答:“不二另有两个人,本村有个“替天行道会”,入会的人必须虔诚,经过入会的手续,就关在一间空屋子里“养性”,三餐有人送食,半年之后才能够出屋,教授你武器拳脚及法术。一切有成,若要离开杏花村可以,但到了外面,必须布道,每三个月介绍一个人入会,使这替天行道会永远流传下去,千古不朽。”
黑牛听了不服,驳斥道:“外面都说你们是群害人精,准备协助老贼篡位造反,所以广收门徒,以作举事之用。”
闻言,蓝杏脸色倏变!
爆米花见状,连忙喝责黑牛说:“你不要乱哈拉(乱说话),耳闻作不得真的,当着蓝大姐的面,好没有礼貌。”
说到这里,对她说:“蓝大姐对不起,他生性憨憨,有冒犯你的地方,请多多原谅。”
蓝杏这才按住了怒火,道:“你要在杏花村说这种话,不管是否反动份子,立即格杀勿论,劝你们到了杏花村小心为妙。”
黑牛心中非常难受,恨不得抽出扑刀,把这老查某宰了。
因见大家没有动静,只得忍了下来,气得两眼直瞪。
爆米花知道蓝杏不高兴,便谈些杏花村的风土人情,在谅恭之下,很得蓝杏欢心,双方十分投机。
有顷,船泊杏花村,蓝杏与爆米花道别登岸,扬长而去。
六个人上了岸,顺着大路快步走着。
一座矗立着的杏花岭,像波涛一样,起伏着几个山峰的怀抱中。
奇怪的岩石,像刀削了的一样。
山上的红色屋宇,在万绿丛中,更觉得鲜艳醒目。
山顶上常常飘着白云,写意悠闲得像一个仙女。
云烟水波的幽景,细细玩味,别有天地之感。
黑牛嘀咕道:“他XX的,爆米花,我们来的任务是杀尽杏花组织里的烂查某。你怎么反和老查某有说有笑,也不怕你牵耶(老婆)吃醋!”
沙瑶姬笑着说:“我知道爆米花向来对老查某兴趣缺缺,所以和那老查某亲善必有目的!”
爆米花笑说:“好佳在(幸好)牵耶了解,要不然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会有什么目的?”黑牛道。
爆米花笑说:“哇操,你的心肠太直,江湖混多了,玩点小手段你都不懂!”
黑牛骂道:“驼子放屁──弯弯曲曲,我可学不来。”
“我XXXX妈耶!”爆米花笑骂。
潘雄插嘴道:“好了,别闹了,快说你的小手段吧!”
于是,爆米花正色回答:“我放老查某回山,是想利用她,入会之后,探明设置的秘密,在内外夹攻之下,必定能够顺利完成我们的任务。”
黑牛这才明白,哑然失笑。
※※※
他们走了好一段路,才见到不完整的街道,不像样的商店,那里的居民,见了他们,都投射着好奇的眼光。
六人找了一家客栈,暂时歇脚,开了二个房间,茶房拿进茶来,爆米花问道:“西面江岸可有捕鱼为业的村落,因为我要去打听一个朋友。”
店家随口答道:“沿江的岸面有雷家墟、天保桥,那边的居民,一半耕种,一半捕鱼为生,只要你的朋友住满一年半年,打听起来,没有不晓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