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胆雄风 - [云中岳]

第二十四章 绿女起解 [4]

  “闻名而已。”

  “许兄,就算他真是霸剑陈天昊,也不足为奇,天下间浪得虚名的人多着呢,少他一个,这世间同样乱糟糟,不会因多他一个而更乱。算了吧!咱们不能跟得太近,免惹是非,在这里歇宿,如何?”

  “唔!真的不能再走了。”摩云手同意,“我感到有点不妙,毛骨悚然,有大祸临头的速,到店里问问看,看能不能借宿。”

  路旁的荒村小店,必要时仍可接待赶不上宿头的零星旅客,人多就不便了,没有多的房间容纳,尤其是隆冬季节,夜间哪有许多的棉被床褥供应?

  他们还有马包,马包内有可露宿的褥具。

  当这些人在店前打交道时,店旁的几株光秃秃的大树下枯草丛中,一个提了酒葫芦的老村夫,蹲坐在枯草中目击所有的经过。

  老村夫是来小店买酒的,看到六骑士便避到大树下旁观。

  七骑士走后,四骑士也全部拴妥坐骑,入店与先入店的两同伴会合。

  老村夫一直就蛰伏在树下,久久方站起整衣,正待举步离,突又向下一蹲没入枯草中。

  七骑士去而复来,但没有坐骑,不走大路,越野而来快如流星,兔起鹘落悄然抵达。

  一声暗号,七个人掀帘推门一涌而入,立即传出惨号声,里面的人大概骤不及防,毫无反击的机会。

  袭击快结束也快,七骑士片刻便急速退出,由原路撤走,消失在店侧的凋林深处。

  好奇心人人都有,老酒鬼也不例外。

  推开店门,老酒鬼吓了个魂不附体,店堂不大,六具男女尸体摆了一地,却没有鲜血流满地,都是被暗器贯入体内致命的。

  柜台内死了一个店伙,后面厨下也死了掌锅的。

  “老天爷!”老酒鬼狂叫,扔下酒葫芦转身狂奔。

  拉开门,撞落了外面挡风的重帘,突然看到外面有两匹马,马上的骑士一高一矮。

  两骑士的风帽系了掩耳,所以仅露出一双眼睛,本来准备下马,看到有人冲出撞坏重帘,眼神一变,不再下马,盯着老酒鬼满眼疑云。

  “不关我……的……事……”老酒鬼颤抖着大喊大叫。

  “怎么一回事?”高身材骑士跃下马讶然问。

  “是……是……那些人……七……七个人……”

  “慢慢说,老人家,不要怕。”

  “天啊……”老酒鬼跌倒在地。

  唐校尉似乎袖里乾坤花样繁多,令人莫测高深。

  动身走不了多远,他就传令准备宿营。

  前面路尽头,小小的拓城县在望。

  两天,仅走了五十里左右。也许,是被情势所迫吧!一而再受到袭击,袭击的人神出鬼没,部署反击和重整行装皆需要时间,自然会耽误行程。好在只需两天便可赶到毫州指定交人地点,不需赶得太急,步步为营慢慢走,小心戒备定可减少损失伤亡,这也是策略手段之一,唐校尉的手段运用有其长处。

  但走得慢,受到袭击的机会也多。唐校尉是军伍世家,应该明白有利有害的道理。

  骠骑尉是武官十二勋之一,官品相等于从五品。只有武臣世家子弟,才能拥有世袭的勋位。

  从五品等于文官的二等府的知府大人,官职已是相当高了,所以唐校尉根本不理会无双剑客,无双剑客还不他平起平坐,虽则无双剑客是汉王府的红人。

  一进城,立即找到柘城县的李知县,不但进驻位于城内西隅的宁陵驿,而且征住宁陵驿旁的民宅,征全县的治安人员,担任外围的警戒。

  李知只是小小的三等县九品官,对赵王府远来公干的亲军当然百般巴结。柘县真是小,低矮的土城墙(那时还不曾改砖墙),仅有十余条街巷,居民不及千户,一旦挤入两三百名雄赳赳气昂昂的铁骑武装亲军,全城轰动,气氛紧张。

  安顿停当,已是未牌末,天色早着呢!但天宇中浓云密布,气温低罡风呼号,全城似乎家家闭户,在外行走的人稀稀落落。

  全城仅有一家稍像样的食店,那就是县前街近西大街的宋邑酒坊。但酒菜最有名的,却是东大街的太白居,店面小,下酒菜不多,仅有几味烧卤炒烩,但公道实惠,吸引真正的酒客,上门的老主顾为多。

  远道来的军爷讲派头,宋邑酒坊座无虚席。太白居也同样高朋满座,老主顾似乎都捧场聚会。

  当然食客中并非全是老主顾,由识途的主顾引来的酒客也不少。

  小店堂仅有八副座头,食客三三两两各就座位,识与不识不要紧,有地方坐,挤一挤哈哈一笑,坐上位置就是朋友。

  近门边的一桌,八位食客似乎彼此都素不相识,各自叫来酒菜各吃各的,两三味下酒菜占不了多少桌面,三杯老酒下肚,彼此客气一番便套上了交情。

  上首的两位中年食客一表人才,两人是同伴。酒是两壶徐沛一锅头,菜是一盘烧兔肉,一碟神仙肉(驴肉)脯,一碟卤牛肉,一盘龙芽豆,实实在在,过酒瘾又可充饥,喝完酒再来一碗牛杂汤,加烙饼硬馍,保证浑身暖洋洋十分惬意满足。

  “太白居这种高梁烧真够劲。”那位自称姓张的食客,喝了一大口酒大声称赞,“真像一道火直下丹田。诗仙李太白也号称酒仙,斗酒诗百篇,千杯不醉,老天爷!那怎么可能?

  百杯酒足可醉倒十条牛,他一定是真仙。”

  “别外行了,老兄。”下首一位粗壮的大汉说,“我是沛县人,这种高梁烧出在我家乡。”

  “那又怎么啦?如何外行?”姓张的酒客笑问。

  “我家乡的酒,发展不到两百年,与山西的汾酒,几乎是发展年代相当的,这种酒是蒸出来的。而诗仙李白是唐朝人,距今已有七八百年。那时的酒,是酿出来的,与现在的江南甜酒方法相同,直接从酿好的坛桶内滤出饮用,这哪能算酒?喝一千小杯,劲道也比不了一碗高梁烧。诗仙如果活在今天,一壶高梁浇保证可能让他躺下来。别说念不出诗,连他姓甚么也记不起来了。”

  引来一阵哄笑,谁也弄不清楚酒的历史发展,也很少有人知道谁是诗仙李太白,更没有人知道李太白喝的是哪一种酒,虽则店名取为太白居,店东也不知道李太白喝不喝徐沛高梁。

  关中地近山西,山西出了汾酒,李太白是否喝过山西汾酒,知道的人恐怕也没几个了。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