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3]
老和尚摸摸颈脖,笑道:“你毕竟不够老练。哦!你的手劲与身上的抗劲迥然不同,老袖猜你身上另有护身之物。”
他心中暗惊,口气仍硬,说:“咱们再拼一招,不许取巧。”
老和尚摇手,平静地说:“不要逞强,老衲攻你的手脚,你胜不了的。施主,令师目下可好?”
“你……你问这有何用意?”
“老衲与令师一别十五春,彼此断绝音讯太久了。”
“太师是……”
“老袖十年前出家,俗家姓名是蔡恒。”
崔长青吁出一口长气,泄气地说:“原来是飞云神龙蔡老前辈,晚辈失礼。”
“令师……”
“家师已仙逝五载,他老人家并不知老前辈已经出家修行。”
“哦!老友凋零,令人慨叹。没料到令师会走在我前面,愿他在天之灵平安。”
“老前辈……”
“你为何沦入黑道?何以慰令师在天之灵?”
“唉!一言难尽。老前辈,人你带走吧。”
“茅施主已改过从善……”
“晚辈的朋友,志在摘星换斗的金珠,茅前辈是安全的”
“不然,没有人会留活口。”
“这……不会的,晚辈……”
“你不信,可以回去看看。”
“大师为何不在昨日救他?”他不解地问。
“茅施主全家已落在你们手中,老袖怎能援救?只有你才能消弥这场劫难,解铃尚需系铃人。”
“好吧,晚辈回去看看。”
“要快,迟恐不及。”
“晚辈告辞。”他行礼匆匆地说,奔向坐骑。
乌骓刚驰出,便听到隐隐的九音金铃声。他双腿一夹,乌骓疾冲而出。
马嘶声震耳,重物落地声清晰可闻。
两名侍女正在收集马匹上的包裹,绛姑则寻找散布在路上的人,见一个杀一个,毫不留情地用剑刺入昏迷者的心坎。
蹄声如雷,乌骓驰到。
路两端百十步内,共倒了三十二名男女,全都昏迷不醒。三十八匹坐骑有些已经走散,有些在附近不走,人倒了,马却无恙。
绛姑一剑刺入一名大汉的胸口,便看到飞驰而来的乌锥,吃了一惊,高叫道:“长青,你怎么来了?”
崔长青策马飞驰,大叫道:“不要杀了,你怎么这样好杀?”
绛姑脸色一变,说:“斩草除根,留下活口后患无穷。”
他跃下鞍桥,苦笑道:“绛姑,使不得,多杀有伤天和,你这样做,会激起武林公愤的。知道这件事的人甚多,你能……”
“凡是知道的人,都不能留下。”
“你……”
“茅家的人还在对岸,留他们不得,我这就过河,把他们……”
“你不能去。”他毛骨悚然地叫。
“不行,不能留活口。老太婆母子呢?”
“被普照寺的慧方上人救走了。”
绛姑凤目中杀机怒涌,咬牙道:“普照寺的僧人,也留他们不得。”
“不,绛姑……”
“长青,一念之慈,必将坑了自己,你不要管我,我还留有两管缥缈浮香,好正用来对付普照寺的僧人。你在此帮助两个丫头搜寻珍宝,我过对岸去杀茅家的老少,一个不留。”
绛姑急急地说。
崔长青大惊,拦住去路说:绛姑,不可,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不能赶尽杀绝,我……”
“不要阻止我。”绛姑声色俱厉地说。
“绛姑……”
“闪开!”
他上升的怒火压下去了,平静地说:“你无法屠杀他们,夺魂金剑……”
“他们早已受到缥缈浮香的侵袭,只要九音金铃一响,他们全得躺下无一幸免,夺魂金剑难逃大劫。”
“屋前后皆安插了浮香管,是吗?”
“是的,屋四周与路两旁,共安放了八具。”
“那么,浮香仍在泄散,可喷泄十二个时辰。”
“是的,他们已受得控制。”
“你敢过去杀他们?”
“当然,他们已是瓮中之鳖,釜底游魂。”
“你在此地用九音金铃擒人,远离浮香区所以十分安全。但你一过河,不是进入浮香区了吗?九音金铃一响,你能不倒?”
绛姑恍然,叫道:“哎呀!我真没想到这一步。”
“因此,你必须等十二个时辰之后,方可过河去杀茅家的老少。”
“等就等,咱们明天再走,先去杀普照寺的僧人。”
“不可能的,你知道慧方上人是谁?”
“他不是平常的和尚吗?”
“他是早年威镇武林,白道英雄中数一数二的高手飞云神龙蔡恒。”
绛姑大骇,脱口叫:“老天!是他?”
“不错,是他。因此方能被他将老太婆母子救走,咱们四个人,谁也接不下他的九阴摧枯掌全力一击,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绛姑哼了一声,凶狠地说:“他救走了老太婆母子,必定也要来救茅老狗。”
“他会来的,因此,咱们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我不走。”
“咦!你……”
“我希望他来。”
“可是,他的艺业……”
“我还有两管浮香,他不来便罢,只有一条路,他非走此路不可,在前面安设浮香,他来了必死无疑。”
“你太任性了,绛姑。万一他不从路上来,咱们岂不是等死吗?”
“这……”
“还是早些离开罢,珍宝已经到手,正好早些远走高飞。再不走,飞云神龙赶到,咱们就走不了啦!”
绛姑也知事态严重,只好说:“好吧,帮我找金珠,我把这些人送上路再说。”
“你还要杀?”
“三十二个人,只杀了十八个,留一个活口,将是心腹大患。”
“不,你不能……”。
“你少罗嗦好不好?”绛姑不悦地叫。
他感到万分失望,脸一沉,大声说:“我替你弄到浮香,你必须遵守要钱不要命的江湖规矩。你这样一来,我岂不成了刽子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