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莺燕获缘 返宫隐修 [5]
“什么?小子你竟敢哈!哈!哈!好哇!你们这几个小娃儿、丫头竟然一拉一唱的激我老人家现身?唆!
好吧!今天我老人家看你们挺顺眼的,也看你们和我者人家的曾孙丫头一般可爱,那就让你们见我一面也算你们的福气。”
那隐身人的口气甚大,明明属幼童之音却自称老者,甚而将五人比喻曾孙之辈,因此已使夫妇五人心中有些不悦。
就在此时只见前方道路之中修然空气波动,竟然逐渐浮显出一个原脱光影,接而有如聚气成实般的幻化出一个矮小如童的身躯。
只见那人身高不足四尺,发结冲天辫,圆脸幼稚约十岁左右,看穿着似是个牧童。
可是说他是童子这该怎么说?
却见他满头发后皆是银白,肌肤略皱,而背后尚背着一个约有两尺多的巨大酒葫芦,腰中尚插着一支紫色长笛,真不知是幼童还是
程瑞麒夫妇眼见之下,苦时愕然的相互张望,真不知该如何称呼他?
“哇,.哇我就知道!称们一定又在心中笑我了吗?呜呜我原本不想现身的,可是你们逼我的!”
怔愕的五人闻言顿知他似持自惭形秽之意,才会如此哀伤,但此时却听方氏小莺欣然拍手笑道:“哇您是不是吃过什么仙丹灵药了?所以依然形如童子!真好耶!要是我也能和您一样永远形貌如同现在,郑岂不是要开心死了?老前辈,这种福份千万人难遇i您可是真有福缘之人耶!”
那白发童颜童身的老者竟哀伤之色来得快去得也快,立时形如幻影般的幻至小感身前,既惊喜且兴奋的仰首笑道:“喔!”丫头你怎么知道老夫幼时吃过一株仙药?这可是江湖中无人知道的秘密喔!我告诉你叹!你可不准和别人说!老夫幼时在家乡大山里放牛时,不小心的坠落一个好深好深的地洞里,后来在又深又大的地洞内得了仙缘,又吃了一株仙草,从此便是这模样了!如今已过了九
九十六不对!是九十七年后,除了头发变白了以外,其也没什么变,原来仙草有两株,但另一株已被我骗小蕊蕊服食了,所以你想吃也没有了!”
小莺闻言顿时惊奇的朝那白发童颜老者低声说道:
“哇!老前辈您竟然已已百岁出头了嘛!那您岂不是就如同天界之金童了吗?”
白发童颜老者闻言更是喜形于色的手舞足蹈道:“对!
对!当初年轻之时我和小蕊蕊常被人笑滤讥唤‘矮子’、‘三寸丁’以及‘矮鬼’,害得小蕊蕊又悲伤又气愤,每每责骂我骗她吃了什么毒物才会如此,之后便带着孩子远走‘昆仑’,当然我老人家伤心之下,以后再有人如此称呼我,必定好好整治他们一番,可是现在人家都称我‘不老童’或是‘老顽童’,那像你这么聪明知道我老人家吃了仙草成为天界金童?啊‘天界金童’?哈!哈!哈!好!好!我是‘金童’,以后谁再叫我‘不老童’或是‘老顽童’我就打他!
哈!哈I.,,
在大笑声中倏然身躯恍如化为一道电光般的疾闪而逝,令程瑞麒夫妇疑似眼花的眨眼间已不见那白发童颜老者,全然错愕得疑为梦幻!
突听谭氏玉凤咯咯笑道:“咯!咯!咯!那位老人家除了满头银白外,不但身如童子便连心性也如同稚子般的令人错愕!”
江氏小燕闻言也娇笑道:“对嘛!依他如此童心未强的心性,再加上外貌,怎怪得人家称他‘老顽童’?”
“玉虎官主”程瑞麒此时也微笑说道:“嗤!这位老人家竟已年过百岁,但是心身未老的如童稚子,莺妹只是随口比喻他如同天界金童,他便兴奋得要改名号,看来往后再见他时可要称呼他‘金童’才是,否则不知会使了耍出什么小性出来?”
然而此时的史氏香兰却别有所思的疑惑问道:“相公!
凤姊姊!那位老人家怎么像是化为一阵轻烟幻影般的虚幻消失?刚才他身子好似未动,但突然便站在莺妹身前,难道这也是武功?或是他法?”
香兰如此一说才使得四人止住嬉笑色,并回想到刚才“金童”现身之情景以及离去时的情景,两者各有不同,一如幻影一如电光飞闪,真不知是何等武功?或真如香兰所说是种仙法?
久久才听“玉虚宫主”程瑞麒皱眉说道:“咱们在仙宫中也习练过提纵飞跃的身法轻功,但与刚才‘金童’他老人家的身形迅疾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可比拟,据刚才他老人家所言自应是身得福练习得不同凡响之技,才能自夸的口称要整治武林人物而自身无损,由此可见应属凡间之高绝武功而非仙法,也因此而应了一句古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又比一山高’,刚才那位老人家如对咱们有恶意,恐怕必难逃他手下,因此咱们往后除了要勤习不断外也要自谦莫骄,以免败于骄矜自满之高傲中!”
四位娇娥耳闻夫君之言深以为然,因此俱都颔首应同,并听江氏小燕心有所感的低声说道:“相公所言极是!江山广阔能人处处,咱们自是应自我批前精益求进,不过却不知武林人之武功应如何分辨等级?也不知咱们功达何等?不过依婢之意,不论功达何等皆应不矜不骄不亢不卑,武功其次也无碍。”
然而谭氏玉凤闻言却不以为然的笑道:“燕妹之言虽是甚为有理,虽然咱们不指望能习得何等高深武功?但行道江湖中定要有自保之能,否则遇有武功高强之人岂不任人欺凌?姊姊及湖哥以往便曾遭人击伤过,尚幸大难不死而能遇见你们,况且江湖武林中人恶人当道,他们可不讲情理国法,就拿今日之‘乾坤帮’贼徒来说,若咱们功技薄弱岂不将落于他们魔掌?到时会遭到何种欺凌尚不知道?因此技比人强才是自保之器!”
“玉虚宫主”程瑞麒及谭氏自幼为乞时便曾屡屡遭人都视欺凌,因此深深体会在世间只求公理正义是行为不通的,并且官府也不会为芝麻小事而插手管辖,纵然有!但事发之后恐伯弱小之人早已身道重害甚或命丧,官府事后找凶又有何助?况且尚有官府与地方恶霸勾结那更何奈?
也因此江湖武林中之正道侠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轶事颇受百姓津津乐道,由此可知百姓对侠义之人较之对官府更为敬重。(当然!现今之社会会武又如何呢?)
有感而发中“玉虚宫主”程瑞麒已笑说道:“凤妹说得对!且一针见血!道尽了紊乱人世的弱肉强食之况,而习武之人不传技欺人而是防身,能自保也才有余力助善惩恶,因此勤习不倦才能增加自保之能,而不虑遭恶人欺凌!好了!我们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