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2]
“这是贾总管特别交代愚兄的。”
徐少华道:
“因为他的来历还不宜让人家知道,愚兄只能告诉你一点,他是一个有大本领的人。”
“这点大哥不说,我也看得出来。”纪若男道:
“这么说,他说的话,都靠得住了?”
“这个自然!”
徐少华笑道:
“你别看他平时说话噜里八嗦,但遇上正经事,没有把握他是不会胡说八道的。”
纪若男色然喜道:
“大哥,这么说,他今晚要我们跟他走,一定是爹行踪有了着落了?”
徐少华微微颔首道:
“我也这样想,不然,他不会只要我们三个人跟他走了。”
纪著男兴奋的道:
“大哥,那我们就快些追上去咯!”
徐少华笑道:
“你不用急,贾总管就在前面,我们只要跟着他就好。”
他们紧跟着祖东权,不徐不疾,一直保持了寻丈来远。
祖东权现在心里已经明白,凭自己的能耐,是迫不上贾老二的,但人家一路跑了下去,自己总不能落后得大多。是以还是尽他的能力,施展陆地飞行,轻功提纵,紧跟不舍。
贾老二似乎知道祖东权已经不再和他比赛脚程了,也就没有方才那样扛着肩急奔,脚下稍为和缓了些,但还是马不停蹄的跑着。
这一来两人的距离也渐渐拉近了,现在还差个十来丈光景,总算给祖东权稍稍扳回了一点面子。
祖东权方才只顾追着前面的贾老二,根本没有机会向两旁打量,如今目光朝四周略作打量,才发现贾老二走的竟是乡村问小路。
四周黑越越的,只有远处才有疏朗朗村落,仔细辨认,好像已过了八斗岭,左首有一条宽阔的大江,那该是池河了。
他(贾老二)沿着池河一路朝北,那究竟是要上哪里去呢?自己和他一直保持了十来丈距离,连想问问他都无法可问!
但祖东权究竟是多年的老江湖,心中突然一动,暗道:
“是了,他一直不让自己追上他,敢情就是不让自己有问话的机会,好,不问就不问,看你跑到哪里去?”
贾老二好像算得很准,以祖东权的一身功力,跑上一个通宵,也足可支撑得住,纪若男体力不足,但有徐少华同行,也不成问题。
因此他跑在前面,硬是不肯停下来休息。
除夕晚上,有星无月,当然说不上月落参横,但此刻已快近丑未寅初,这一路奔行,一口气足足跑了二百四五十里。
前面的贾老二终于停下来了,耸着肩,转过身来,笑嘻嘻的拱手道:
“恭喜少庄主、少谷主、祖老哥,新年新岁,万事如意!”
祖东权问道:
“是不是已经到了?”
贾者二嘻嘻一笑道:
“咱们从年尾跑到年头,足足跑了两年,一共是二百六十五里,也该歇歇脚了。”
纪若男道:
“贾总管,你说在这里歇歇脚,那是还没到地头了?”
贾老二搔搔头皮,傻笑道:
“地头,哈,那还远着哩,大家先坐下来,吃些点心,大年初一,少不得要讨个彩头……”
原来他胁下还挟着一个纸包,放到大石上,慢吞吞的打了开来,里面却有七八个小包,他把每一个小包,逐一打开。
一面唠叨的道:
“这是高(年糕)中,(粽子)年年高中榜首,这是百年好合,(百合)这是永结同心,(莲子)这是早生贵子,(枣子)这是寿比南山,(炒面)这是发财发福,(馒头)这是大富大贵,(扣肉)哈哈,这样够了吧?”
纪若男问道:
“这些东西,你从哪里弄来的?”
“嘻嘻”贾老二得意的笑道:
“自然是长安居厨房里弄来的了。”
祖东权道:
“贾总管果然早就准备舒齐了!”
“这还用说?”
贾老二耸耸肩道:
“当总管本来就比你老哥当护法要辛苦得多,譬如咱们一起出来,当护法的可以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但当总管可不能不管一行人的吃住,不然,还能叫总管吗?”
纪若男道:
“吃的东西,你带来了,住呢,你要我们住到哪里去?”
“哦,嘻嘻!”
贾老二抬头看看天色,说道:
“小老儿早就替大家包下了上房,待会保你们睡得舒舒服服!”
祖东权笑道:
“贾总管,你别吹牛了,这条路上,别说客店,就是有村落,也只是些贫苦人家,哪来的上房?”
“你不相信?哈,小老儿几时说过谎,我说包了上房,就是包了上房!”
贾老二一面指指石上的食物,说道:
“大家快些吃了,天快亮了,咱们奔波了一晚,还得早些赶去休息呢!”
大家跑了这许多路,确实感到有些饥饿,也围着坐下,各自吃了起来。
贾老二从怀里摸出一个纸包,打了开来,嘻的笑道:
刘、老儿不想发财发福,大富大贵。也总得讨个吉利,这是长生果,(花生)吃了长命百岁!”
一面取出酒瓶,打开瓶塞,咕的喝了一口,就剥着花生下酒。
纪若男走到他身边,在大石上坐下,偏头问道:
“贾总管,你知道爹在哪里,对不?”
贾老二一边剥着花生,一边嘻的笑道:
“少谷主,出门在外,最好少开口,咱们不是去了吗?到时自会知道,这时候还是把肚子填饱了才是正经。”
纪若男听出他的口风,心中喜道:
“贾总管,谢谢你。”
“不谢,不谢。”
贾老二举起扁瓶,咕咕喝了两口,就把瓶盖塞好,收入怀里,再用衣袖拭了一下嘴角,站起身道:
“来了,来了,嗨,再不来的话,天快亮了!”
纪若男道:
“你说什么人来了?”
贾老二伸手指指江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