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 九 节 [3]
两人折扇轻摇,施施然出了北门,像一双俊美金童,光临这座小小山城。
沿小道北上,傍水倚山而行,过了五里亭,便可看到伸出江面连锦起伏的青龙岭。
山势向前后伸张,似条巨龙躺在西河之旁,岭上松杉矗天,一片深绿,远看但觉气势浑雄,衬得山势更为苍劲,栩栩然有奋鬣腾跃之感。
临江山坡上,小道右侧,有一处天然的平坦巨丘,遍生短茅,大约三四十亩,四面浑因,丘下环绕着一丛枫林。如果爬上青龙岭巅向下瞧,这座巨丘就像一颗龙珠,正位在两侧伸入河中的龙爪之间;若是秋末,枫叶泛红,像是一圈烈火围着一颗大珠,煞是好看。
就在这大珠之上,高搭着一座向天台,台约五丈见方,下面用十六根合抱大柱为架,离地三丈六尺,确是够壮观。台面以两寸厚板钉嵌,涂以朱漆。上面除了一张楠木朱红长案以外,空无一物。
台位于正北,左前角高耸着一根旗杆,上面飘扬着一面杏黄旗,上面绣有四个金红色的大字“吾道不孤”。
东西两侧,是两座彩棚,各设一列长案,和三五十张大环椅。案上有一列巨觥,每一巨献的容量是一斤,乃是用银铸楼花精工打造,十分名贵。
这地方,就是青龙岭大珠台。也就是独脚天尊重行出山宣布将与四海狂客为敌的所在。
大珠台西面一里余,临河之畔,小路之右,有一所宏丽的庄院,约有十余栋房舍,名叫“青龙庄”,也就是独脚天尊用来招待赴会的各路朋友,容纳三山四海英雄的别馆。
目下是巳牌初,距午正还有一个半时辰,早着哩!大珠台执役的小厮们在忙着布置,青龙庄也忙得不可开交。庄中来来往往的人甚多,全是形形式式奇形怪状的好汉,各地大名鼎鼎的黑道英雄,当然也有江湖小混混。
由北门通往青龙庄的大道上,劲装背刃的老小络绎于途,全兴冲冲往这儿赶;不需说,定是赴会的武林朋友。
盛会的名称够俗:群英大会。
凡是赴会的人,全成了英雄,阿猫阿狗全不例外。
怪!竟然有两个大姑娘一般的少年书呆子,也向这儿大摇大摆踱着方步赶,岂不邪门?
群英大会一开始就不够吉利,昨日因迎接出山的主人桐柏山主,迟到了一天,替大会蒙上了一层不利的阴云。接着是东道主人乌枫岭的妙手飞花狄雷的师父,三步追魂章钧,与一群凶悍恶寇在武安居酒楼被人戏弄。尤其是昨晚,独脚天尊的师兄毒僵尸古奇、一个号称天下一流高手,竟也被人打得亡命逃回青龙庄。
巳牌初,两位书生出了北门,悠哉游哉向青龙岭慢慢走去。沿途谈笑风生,两人手挽着手,显得异常亲密,而且笑容醉人。
两人同样的齿白唇红,双颊赛似盛开的桃花瓣,大眼睛恍若深潭,乍看去,有点像兄弟,只是大个儿温文儒稚,小个儿有点娘娘腔,太要不得。
两人正走间,身后足声急响。两人毫不经意地回头一看,脸上含笑至路旁。
来的是十八少林弟子,一色行脚僧打扮,穿着宽大的灰色青边直裰,夹着方便铲,最老的已有七十余,少的也有四十出头。他们之后,有八个俗家弟子。最先那人生得身高八尺,年约八十余,相貌威武,腰带上插着一柄两节金枪,有点似双怀杖。最令人一望便觉奇特的是,他那双神光炯炯的火眼金睛,予人的印象最为深刻,令人不敢和他的眼神相触。
他是谁?江湖上无人不晓,武林大名鼎鼎,少林俗家弟子中声誉最隆,功力也出类拔萃,金眼龙隆威是也。
逸云和如黛在少林子弟之后半里地,跟随,逸云说道:“黛,我已应允方伯母公开出面,或许有和少林弟子冲突之虞,今日之会,得谨慎行事哩。”
“少林那位金眼龙功力奇高。还有为首那老和尚,乃是达摩庵达摩院护法降龙僧佛弘。在佛字辈高手中,降龙僧与他的师弟伏虎僧佛印,可说是数一数二的高僧,功力已臻化境。少林这次竟然出动了护法僧人,看来极不寻常;要是与夫人冲突,确是可虞。”
“真要是不可开交,我最好要他们转去嵩山候命。”
如黛惊奇地问道:“你能支使少林弟子?”
逸云探手入怀,取出一个银光闪闪的小小双人像,说道:“就凭这玩意,就可以支使少林派门人。”
如黛接过小像,注视片刻,说道:“这是一僧一道银像,何以有支使之力?”
“你可知道武林佛道同源像的典故?这玩意就是。”
“别骗人,佛道同源像是金像。”
“我在上面镀了水银,只消一经火,立回原状。请看后面那两行小字。”
字小如米粒,笔划其纲如发,但苍劲雄奇,深有三分,刻痕上下一般粗细,深度每一笔皆匀称。显然,这不是刀笔所刻,乃是绝顶高手以内力运针所成。两行小字是五个人的道号,写的是“少林释宏尊、峨媚释摩果、武当天泰山人。”
第二行是,“昆仑松青、崆峒无尘,同顶礼稽首年月日。”
“啊!正是佛道同源像哩。太岳山佛道之争,距今已有一甲子以上的岁月。持有佛道同源的人,只有三个,你从何处得来?”
“傻妹妹,你还不明白?我的掌上啸声……”
“我想起来了!降魔梵音掌;你是龙吟尊者的……”
“我是他老人家的寄名弟子;这是经过恩师他老人家同意的,目下两位恩师在一处参修。”
“怪不得你有如许高深的造诣。哥,我为你庆贺。”她亲热地偎近,将佛道同源像替他放入怀中。
“这金像我要亲自送上嵩山,今后五派门人就可放心了。六十余年,好漫长啊!”
他喟然叹息,挽起如黛举步。
五里亭在望,正是昨晚凶狠拼斗之地。亭外草坪中,十八名僧人弧形分立,八名俗家弟子站在一侧。中间有两个人影,正在兔起鹘落狠斗,剑芒如电,杖影如山。
逸云说声“快走”,便向五里亭快步而行。
激斗中的两人,一是亡命花子,一是名年约花甲的灰发老人。一旁仗刃戒备的大汉,共有十名之多。两人功力只在伯仲之间,都末取得优势。
正斗间,老和尚降龙僧突然朗声说道:“阿弥陀佛!狄施主如果妄自使用子午六阳针,休怪老衲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