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白秋萍寻仇 失足坠悬崖 燕白玉被掳 遇救得奇缘 [5]
原来茗烟把小姐交给菱儿保护以后,就带着自己的宝剑,窜到前院一看,但见三个劲装贼子,正在追着那些家人仆妇,乱砍乱杀,当时气得茗烟心里冒火,七窍生烟,立即在屋顶上大喝一声,说道:“那里来的恶贼,这般家人与你们何怨何仇,竟然这样斩尽杀绝,让大爷来收拾你们吧!”
嘴里话没说完,身子已经跳进院子当中,立时有两个贼子围了过来,没有等他站稳,两股兵器就递到他的胸前,同时嘴里说道:“看你的样子,大概有一点本事,今天大爷们就是要把白秋萍的一家,斩尽杀绝,你也一样在数难逃,我们就看看到底是谁收拾谁!”
茗烟一听是主母的仇敌,知道今天的事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此,更不答话,马上展开一身所学,与两个贼子,风驰电掣般地斗在一起。
茗烟学艺较晚,功力要比菱儿差得多,因此,一阵急斗过后,逐渐处于下风,此时已经听到菱儿在内院发出的啸声,心里更是大急,马上把心一横,不再顾忌自己本身的安危,对于敌招不闪不架,专一抢手急攻,两个贼子当然不肯与他同归于尽,这样一来,形势马上改观,茗烟正想利用这短时的优势,找到一个空隙,赶回内院去帮助菱儿,可是已经迟了,另外那一个贼党,已经把其他诸人完全杀光,自己刚朝屋顶窜去,就被这个贼党迎面挡住,后面两个也同时从后追到,登时又身陷重围。茗烟知道赶往内院已成梦想,决心一拼,反正打算已经不想活了,只要拼得一个就算一个,登时在院子里杀得乌烟瘴气,其惨烈的情况,比起菱儿那边还要来得厉害。
可是好汉难敌四手,何况茗烟的艺业,本来就不算得太好,再加上内院接连传过来几声惨叫,更使得他心慌意乱,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受了好几次重伤,登时成了一个血人,最后也像菱儿一样,变得像疯虎一般。贼党心存顾忌,稍一疏神,终于让他砍到一个,跳上屋顶,赶到内院,可是主人、爱妻,均已被害,一阵急痛攻心,真气一散,那还有不晕死过去的道理。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茗烟方才悠悠醒转,睁开眼睛一看,马上发现主母已经回来,可是倒在爱妻的旁边,勉强挣扎爬了起来,巍巍巅巅地走过去一看,发现主母只不过昏了过去,好不容易取了一瓢冷水,把主母喷醒过来,可是自己业已到了油尽灯枯的程度,血流过多,终于在主母窜起来的时候,倒了下去,经白秋萍一阵急救,还是回天乏术,只简简单单地说了几句话,就倒毙在主母的手里。这些情形,上面已经说过,不再重提。
且说章台秀士等人,虽然把白秋萍骗开,杀了燕文靖一家,可是自己这边,也并没有讨到便宜,六个人中,死了两个,还有几个受了一点轻伤,如果不是想从白秋萍手里,迫出那块九龙佩出来,真恨不得把燕白玉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恨。为了赶到云南还有一段很多的路程,恐怕小女孩醒来,乱嚷乱叫,惹出麻烦,晕穴又不能点得太久。因此,就用一块江湖人拐骗小孩用的迷饼,按在燕白玉的脑际,然后解开晕穴,用一个麻布袋把她装了起来,除了晚上喂一点东西给她吃喝以外,白天绝不让她露面,因此一路上人不知鬼不觉的就给他们运到了龙家寨,当然燕白玉一直是昏昏沉沉地甚么也不知道。
大概不知过了多少时日,燕白玉悠悠地醒转过来,发觉自己躺在一个老尼姑的怀里,可是身体虚弱得很,一点气力也没有,只是睁开眼睛恍惚地看老尼姑慈祥的面孔,幽幽地,软弱无力地问道:“师太,这是甚么地方,我记得是在家里被一个恶贼把我打倒以后,我就甚么也不晓得了,又怎么到了这里,您是甚么人呀?我爹爹和菱阿姨他们到那里去了呀?”
老尼姑看见她醒了,脸上马上露出微笑,很慈爱地用手摸着她的头发说:“孩子,此地是陕西佛坪县西北太白山的绝顶,我就叫做白山神尼,昨天刚从云南把你救了回来,其他的一切,我就不知道了,现在你的身体非常虚弱,暂时不要多讲话,等复原了再说吧!”
说完,从身边一张石桌上取了一个金黄色的菓子,只有一粒枇杷大小,塞到她的嘴里,入口即融,芳香扑鼻,甘美绝伦,根本不知道是甚么东西,刚想要问的时候,骤觉一股热力从顶门传了过来,像是老尼姑用手按在自己的头上,那一股热力就是从她的掌心传过来的。燕白玉立即感到昏昏欲睡,终于张开口,打了一个哈欠,阖上双眼,就在老尼姑的怀里,深沉沉地睡去。
次日清晨,一觉睡醒过来,但觉混身舒畅无比,一点也不再感到软弱无力了,睁开眼睛一看,自己不再躺在神尼的怀里,却睡在一张小石床上,身上盖着一件薄纱似的东西,软绵绵地温暖无比,自己家里虽然富甲一方,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料子,猜不出是甚么东西做的。
转过头来,看到神尼闭目垂帘,两腿交叉,盘膝坐在正中央一张丈许宽窄的石杨上,鼻子里钻出两道白气,一伸一缩像灵蛇一般地在那里蠕动,小燕儿赶紧从床上跳了起来,静静地跪在神尼的面前,感谢神尼救命之恩,足足过了半晌,神尼方才睁开两眼,两道冷电似的目光,扫了小燕儿一眼,从榻上走了下来,把她拉起,搂到怀里,很温柔地问道:“孩子,感到好了一点吗?你叫甚么名字,怎么被人家掳到云南去的,慢慢地告诉我好吗?”
小燕儿眼眶一红,流下泪来,一五一十地将众贼洗劫家里的情形说了出来,但因所知不多,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接着反问神尼怎么把她救出来的。
原来白山神尼现年已过百岁,早年在武林中名震一时,号称武林第一奇人,班辈比霓裳仙子的师父,王屋三老等人,还要高出一半。中年深研佛法,悟得禅机,感到人间恩怨,因果循环,永无已时,决心退出武林,洗手归隐,遂选择秦岭山脉这一座最高的太白山顶,作为参禅学佛的圣地,不过每年仍然下山一次,暗中拯救灾黎,广积功德,以消从前的杀孽。
一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从一个垂死的悍贼手中,得到那块传闻中的九龙玉佩,马上带回山顶,详加研究,由于胸无挂虑,思路无碍,经过几年工夫,竟让她参透了其中的奥秘,寻到了秦始皇埋藏的上古武学秘笈,再经过几年的详细参究之后,方始感到古人的伟大,觉得自己以前学的那一点东西,与这批秘笈里面所载的绝学比较起来,只能算得米粒之光,更加感到学无止境,心怀戒惧。也暗自庆幸能够急流勇退,方能不露形迹的巧获这份奇缘,成为保有九龙玉佩唯一没有遭到侵扰的幸运由于她已取得秘笈,对于九龙玉佩也就不再重视,随便塞在包袱里面,没有想到一年在湖北谷城行道的时候,把包袱放在客栈里,当自己离开房屋散步的片刻,被一个惯窃偷去,自己认为九龙佩已经没有甚么用处了,丢了也就丢了,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却没有想到因此无心造孽,害得好些武林侠士,因此丧生,终于兰因絮果,辗转相寻,在十几年以后,把燕白玉救回山顶,收为弟子,几乎使得自己又要涉身江湖,有违初志,却非她遗失九龙玉佩的当时,所可料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