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风云乍起异变生 惨遭重创复归隐 [5]
因此,每日所食皆无法在一日中便全然炼化为真气,故而所余灵气便散布在全身经络血脉中,尔后尚未全然炼化归为己用时又再度食用,久而久之后,未曾炼化的灵果精气,不断的瘀积于全身经络血脉穴道中,已然积少成多散布在全身各处。
时隔三个多月将近四个月之后,随着真气的增进功力自是愈来愈高,功力愈高真气循行也更为迅疾,炼化精气的速度当然也随之增迅,如此交替循环,因此使得原本积存于全身经络血脉中的灵果精气,终于在今日突然被循行迅疾的真气,一丝一丝的逐渐引出融汇入真气中,当然使得真气暴增甚多,愈来愈汹涌澎湃得难以控制。
愈来愈盛旺,也愈来愈汹涌澎湃的真气,逐渐充盈在全身经络循行,但是却被“天地双桥”的狭窄通路所阻,因此使得任督双脉与全身经络相通的“天地双桥”
被愈来愈汹涌澎湃的真气,挤撑充胀得甚为痛楚。
因此,司马玉虎在寒冽罡风的吹拂中,依然觉得全身炽热且身躯上尚涌出一些汗水,可见他此时是多么的痛楚了。
但是再痛楚也不能放松心志,否则甚有可能经络受损或走火入魔,因此只能强忍“天地双桥”处愈来愈剧烈的痛楚,强撑运行“六龙心法”引带真气循行,期望能引带汹涌澎湃的真气逐渐平复!
续又过了两刻时光,司马玉虎已然口干舌燥脑中昏然,再也难忍受体内澎湃洪流充涨全身经络,而引生出的炽热及痛楚,即将无法再定心运行“六龙心法”甚有可能要走火入魔了!
就在此时,司马玉虎倏觉“天地双桥”同时涌生出一股剧痛,并且感觉数声轻微的喀响声,接而任督双脉“天桥”的“承浆”“银交”两穴“地桥”的“会阴”
“长强”两穴,相继骤然一震,霎时充胀在任脉内的真气骤然上冲脑门,督脉内的真气也恍如暴发的洪流,劲疾涌入任脉丹田内,续又出丹田往上冲升。
司马玉虎迷迷蒙蒙中只觉强劲的真气已然冲破滞碍,并且好似听见全身骨骼有如炒豆似的连珠暴响,但是脑门内突然被劲疾如洪流的真气骤然一冲,霎时冲得脑中轰然眼前一黑,已然人事不知的昏倒在地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光?司马玉虎由昏迷中幽幽清醒,只觉全身的痛楚已消,但是眼前却是万点金星闪烁,好像身处虚无天际之中,但是耳内却听虫鸣啷啷似是近在咫尺!
惊急的挺身坐起,下意识的环首张望一会,这才发觉方才在眼前的金星竟然是天际星辰,原来已是黑夜时分了,但是自己却能清晰的望见四周景状,发觉自己依然身处峰顶之上!
再回思昏迷之前……突然发觉自己此时并未行功提气,可是体内有股不算弱的真气,竟然在任督双脉及全身经络中自行循行着?
司马玉虎默查体内异状及此,立即准备趺坐行功默察,但是心意刚起,霎时便觉丹田内骤然涌出一股旺盛强劲的洪流,迅疾经由任督双脉往全身各经络中循行,而且“天地双桥”处竟然毫无阻碍?
不但如此,甚而汹涌澎湃的真气迅疾循行中,全身上万个毛孔中皆一一涌出丝丝真气,在身躯外交织成一团密实的护身真气,将寒冽的罡风排拒在身周五寸之外!
心中惊异中,突然恍悟自己的“天地双桥”已然贯通了,顿时狂喜无比得脱口大叫出声:
“啊?‘天地双桥’?我的‘天地双桥’已然贯通了?天哪!太好了!哈……哈……
哈……我成功了!心境平稳时便有部分真气能自行循行,但是心意一起,丹田内盛旺的真气便能迅疾涌出循行,哈……哈……我已将‘六龙神功’练至六……不……应该至少练达七、八成了吧?太好了!”
狂喜的笑叫声中,已然逐渐将功力提至极顶,于是身周无形但是有如实体的护身真气,已然逐渐往外扩张,六寸……七寸……八寸……一尺……竟然逐渐厚达一尺六寸左右方止!
内心狂喜无比中,突然右手曲指疾弹,霎时便听劲风嘶啸,前方两丈余外的岩地已然石粉飞扬,待石粉被寒冽罡风吹敌后,竟然露出一个寸余宽四寸余深的圆洞!
“啊?是……是我……弹的?指劲……我并未刻意提功,指劲竟然能将两丈余外的岩地,弹出一个四寸余深的洞?”
难以置信的迅又连连弹出数道指劲,果然指劲连连将坚硬的岩地,弹出数个四寸余深的圆洞,于是逐渐提功逐渐远弹,竟然弹出四丈之外时,尚能在坚硬如铁的岩地上弹出一个寸余深的小洞,若是弹在血肉之躯……
惊喜无比中心意一动,身躯竟然恍如神幻般,已然立于四丈外的数个小洞前,顿时惊怔得愕立回望,半晌才喃喃低语着:
“啊?我的身法……莫非……是了!‘六龙神功’及‘神意心法’中皆有详注‘心生意、意生气、气化神、神入虚,以意引气、气随意动、心通意合、神意相通。’‘神为本意为用,神为招意为式,意者!目视意起、触之意起、觉之意起、心应意起、神应意起、意起身动是为神意之技!’没想到自己意外的贯通了‘天地双桥’后,不但使功力暴增,甚而连‘神意心法’也已豁然有成?嗯!趁此时再行功试试!”
于是司马玉虎再度趺坐运行“六龙神功”片刻间便已灵台清明意守丹田,心生意、意生气、气化神、神入虚,以意引气、气随意动、心通意合、神意相通。
行功不到一刻,司马玉虎只觉灵台内空明得如同一片虚无,仿佛空洞广阔得可纳入天地一般!并且似是有一片赤、青、黄、白、黑五色的雾气逐渐涌生,使得灵台中恍如成为光怪陆离的虚无缥缈仙境一般。
(注:人体中的三阴三阳以及奇经八脉,皆与人体的心、胆、肝、大肠、脾、膀胱、肺、小肠、肾相通,可称为九宫之数,但医经中则以人体五脏肝、心、脾、肾、肺为主,且为五行之数,而肝为青、心为赤、脾为黄,肾为黑、肺为白,故而所谓的“五气朝元”便是指循行通达肝、心、脾、肾、肺的真气已然盛旺精淬,尔后便迈入人体极顶的“五气朝元”之境,至于所谓的“三花”则是意指人体内的“精、气、神”人体精、气、神又与五脏息息相关,因此“五气朝元”已达“三花”
自然也盛,才有“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合称,高达此境之后,若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时,便可迈入以气御物,百丈外伤人的“剑仙”之境,甚或以“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