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夜探内方山 [6]
足足半个时辰,前面十数丈外,又现出一道模糊岸影。
蓦闻一个壮汉,恭声道:“启禀总督察,水流已慢,距离岸边恐怕不远了。
彩虹龙女立即沉声道:“沿岸而下,不必靠艇。”
说话之间,已至岸边不远,四桨一拨,沿岸而下。
江天涛一挽萧湘珍的玉臂,同时低喝一声:“起!”
两人身影,双双凌空,直向岸上,斜飞飘去。
脚踏实地,尽是鹅卵碎石,回头再看快艇,早已没有了踪影。
江天涛一心辨认方向,忘了仍握着萧湘珍的温馨玉手,一直向前驰去。
彩虹龙女尚属第一次和爱郎如此亲密接触,只觉得娇靥发烧,芳心抨跳,心坎充满了甜甜的感觉。
前进数十丈,尽是枯草怪石。
江天涛条然停身,凝目一看,心头不由一震,立即凑近萧湘珍的耳畔,悄声道:
“珍妹,前面就是内方山了。”
彩虹龙女萧湘珍,温柔地点点头,在这一刹那,她突然升起一丝莫明其妙的恐惧感,她不是怕内方山的绝毒机关,而是对江天涛的安危突然担起心来。
尤其凝目细看,发现眼前,尽是奇松怪岩,险恶的内方山,虽在面前却仅能隐约可见,想到方才尤宜韬说,草丛中巨石后均有暗桩的话,她的心愈加不安起来。
心念间,蓦闻江天涛悄声说:“珍妹,我俩为了支援方便,一个在后,一个在前彩虹龙女一定神,立即抢先道:“让小妹在前。”
江天涛立即正色道:“那怎么可以……”
彩虹龙女却崛强地道:“不,我一定要在前面。”
江天涛一愣,接着无可奈何地道:“既然如此,我俩交互前进吧!”
于是,两人借着荒草怪石,快闪疾避,前进如风,眨眼已至一座斜岭前,两人互看一眼,直向斜岭上驰去。
到达岭的尽头,似是一座峭崖绝壁,由于浓雾罩山,十数丈外,景物模糊,无法看得清楚。
江天涛和萧湘珍,两人相互作了个迷惑手势,似乎在说,奇怪,怎的一个暗桩也末遇见?两人仰首上看,浓雾蒸腾,十丈以上,山势难办,虽然看不真切,但江天涛和萧湘珍却俱都末放在心上,唯一担心的是,如何悄悄制服上面的暗桩,而不被发现。
江天涛作了一个手势,身形微动,当先向上飞去。
彩虹龙女怕江天涛有失,一长身形,也紧跟而上。
这是一座数十丈高的断崖,壁立如削,仅有极少数的几处石缝间,生有野藤、斜松和突石。
江天涛曾有一次夜探东梁山的经验,到达崖颠,首先悄悄探首一看,发现崖上阅无一人。
于是,一挺腰身,腾空而上,闪身隐在一方大石下。
紧接着,人影一闪,香风扑面,彩虹龙女也紧跟着隐在江天涛的身畔。
彩虹龙女立即悄声说:“涛哥哥,怎的崖上也没有人?”
江天涛十分迷惑地摇摇头,举手一指前面的一片怪石悄声道:“让我到那面看看!”
看字出口,闪身而出,身形一伏,疾如一缕青烟已到了怪石之间,展开轻功,一阵闪电飞扑,每座石后,俱都没人把守。
江天涛的确愣了,即对飞身扑至的彩虹龙女,悄声道:“珍妹,这情形有些反常,即使此地崎险,也应该有人把守……”
彩虹龙女微一领首道:“我们再到前面看看。”
于是,两人并肩前进,穿过一座树林,登上一座横岭,依然末遇一人阻拦。
举目向深处一看,一片漆黑,一丝灯火不见。
江天涛愈加迷惑地道:“照尤宜韬所说,内方山虽然不似阎罗殿,但寨外重要之处,至少应该派一两组暗桩……”
彩虹龙女悄声道:“也许还没到重要的地区吧!”
江天涛立即不以为然地道:“这情形照尤宜韬的报告,和江湖上的传说,恰恰相反……”
彩虹龙女突然似有所悟地道:“此地可能是内方山的后山。”
江天涛赞同地点了点头,游目一看岭下,浓雾弥漫,一片漆黑,除了强劲的山风吹起枫枫的响声,一切是一片死寂。
举目向深处看,没有一丝亮光,因而断定距离大寨尚远。
江天涛看了这情形,不由怀疑地道:“珍妹,你看四恶会不会早已知道我们今夜前来?”
彩虹龙女略一迟疑,道:“舵上的弟兄尚且不认识我,内方山即使有眼线在镇上也不见得认出你我的身份,据我看,内方山也许出了事情。”
江天涛遇事谨慎,智慧超人,凡事皆有远虑,他对萧湘珍的看法虽然不便反驳,但却郑重地道:“珍妹不要小觑了毒娘子,这贱人狡桧多智,诡谲善谋,根据眼前情势,我看对方已有准备。”
彩虹龙女在机智上,一向不肯输入,听了江天涛的话,芳心虽然不服,但却不愿和爱郎争执,于是抚媚地一笑,道:“俗语说:遇勇者智取。
既然四恶他们已把我们视为勇者,那我们就勇往直前吧!”
说罢,当先向岭下驰去。
江天涛怕萧湘珍有失,紧紧跟在她的身后。
彩虹龙女看了江天涛关怀情急的样子,芳心一甜,不由清脆地笑了。
就在她娇声发笑的同时,身后岭颠上,扑啦一阵飞禽鼓翅之声,直向夜空飞去。
江天涛心中一惊,即和萧湘珍同时刹住身形,惊异地回头向岭颠上望去,只见风吹草动,一切依然是静悄悄地。
彩虹龙女对这种声音最熟悉,不由急声道:“涛哥哥,被你猜中了。
乍然间,江天涛不知何意,不由迷惑地问:“猜中什么?”
彩虹龙女道:“岭上有人。”
江天涛惊异地懊了一声,凝目向漆黑的岭颠上看去,哪里有半个人影。
彩虹龙女自语似地道:“想不到他们果然有了准备,方才那是信鸽。”
江天涛心中一动,毅然道:“既然他们有了准备,我们索性往里闯吧!”
于是,两人展开轻功,迳向岭下驰去。
到达岭下,是座绿谷,穿过绿谷,竟是一道高约数丈的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