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地下秘窟 [2]
或许由于常年留在地下,久未曝晒阳光,老七的脸色极为苍白,显得有些孱弱。
他见到凌三蓬乱的头发,笑道:“二哥,你怎么忙成这样子?”
凌三道:“什么?”
老七道:“你的脸。”
凌三哦了声,道:“你是说我没有将易容除去,是吧?”
老七颔首道:“既然已经回到宫里,还敷这劳什于东西做什么?”
凌三微微一笑,道:“老七,咱们兄弟多年了,现在为兄的要传你一招,那便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表现你的忠心。”
老七一怔,道:“二哥,我不懂。”
凌三道:“这有什么难懂的?我没受命除下易容装束,便永远戴着这个面具,就算再不舒服,也不能脱下来。”
老七恍然道:“哦!怪不得这回帝君要派你和五哥出去办事……”
话声一顿,道:“不过老九这回怎么也能参与如此重要的工作,我就想不通了。”
凌三道:“老九聪明伶俐,反应极快,近两年来用功之极,修为突飞猛进,我认为这次令主建议派他,可说是最佳人选。”
老七微一沉吟,道:“二哥,我听五哥说,你们这回任务非常艰巨……”
“艰巨倒说不上。”凌三道:“却是非常重要,事关本宫未来能否雄霸天下,你说重不重要?”
老七一震,道:“有这么重要?”
凌三颔首道:“我们已经掌握了开启未来的钥匙,如果不生变故,本宫弟子不出二年便可公开露面,五年之内就能雄霸天下。”
老七还待要说什么,钢柜一震,停了下来。
凌三道:“老七,你好自为之,将来帝君自会重用你的。”
他拍了拍老七的肩膀,道:“我们进去吧!”
老七启开了铁门,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广大的石室。
这个石室凿造成八卦形,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太极石雕,四周空旷,地上刻有八卦,每个符号前便是一座石门,每座石门都是敞开着的,不知通向何处。
老七道:“二哥,我在你房里等你……”
凌三道:“你把八妹约好,我顶多半个时辰便可以回去了。”
他们俩入分道而行,凌三朝右边刻有“三”形符号的石门行去。
门里是一条宽广的甬道,也是用白石砌成的,可是与地面那条甬道不同。不仅地面铺着黄色的地毯,两旁石壁尚有许多形状不同的小洞。
凌三踏入甬道,沉声道:“二剑主赵恨地求见帝君。”
他的声音在甬道中传出老远,响起了一阵低低的回声,好一会才完全静寂。
稍过片刻,甬道彼端传来声音:“帝君有召,二剑主请入殿。”
凌三抱拳道:“多谢帝君宣召。”
说着,疾步行了进去。
这条甬道并不很长,凌三还未走完,尽端的两扇石门便缓缓打了开来。
一道强烈的光线射进甬道,照得甬道有如白昼。
凌三眯起了眼睛,站在石门旁,不敢再往前多走一步。
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五岳三川……”
凌三应答道:“唯我独尊。”
那苍老的声音道:“来者可是二剑主?”
凌三躬身道:“弟子赵恨地叩见令主。”
那苍老的声音道:“二剑主请进。”
随着话声落处,那道强光转了开去。
凌三举步迈进石门,走入了一座硕大而豪华的石室。
这个石室成长方形,四周的壁端都刻有历代宫室人物,里面的装饰,家具也都是镶金嵌玉,形式古朴。
这间石室四周立着不少穿着紧身黑色劲装的年轻人,那些人都是身带武器,目光炯炯,显然武功修为都很高。
凌三缓缓走了进去,一直走到石室中央的一块四周用白纱围住的大理石平台之前。
那座平台只有二级石阶高,宽广却有数十丈,四周垂挂着两层白纱,无法看透内部。
石阶前立着两排六名年轻剑手,挺胸昂首而立,右手按在剑柄之上,虽然见到凌三走到石阶之前,仍是动都不动一下。
白纱微动,一个身穿锦袍的独臂老人走了出来,道:“二剑主,你没将面具除去,难怪孙令主要起怀疑了!”
凌三躬身道:“弟子没有奉命除去面具,不敢违令,尚请三叔原宥。”
那独臂老人面目清癯,可惜额上一条长长的疤痕划向有颊,破了相。
他微微一笑,道:“你这回辛苦了。”
凌三道:“三叔洞察机先,我们一切都掌握主动之权,没有遭到任何意外,谈不上辛苦。”
独臂老人抚髯道:“方才五令主回来禀报,一切圆满,你已将李金贵送回玄妙观了?“
凌三道:“弟子眼见厨房的大师父老张带人将李金贵拖进观里,这才赶回复命。”
独臂老人道:“走,我们进去,帝君已经等你很久了。”
他掀起白纱,偕同凌三走了进去。
这座广大的大理石平台,占地数十丈,外面又围着白纱,让人产生一种里面是敞着的错觉。
其实白纱内是一间大理石砌成的石屋,从平台进去,还要登上七八级石阶。
凌三随着独臂老人踏上石阶,进入大理石室,只见里面摆着一张巨大的锦榻,上面斜靠着一个白衣老者。
那个白衣老者合着双目,靠在绵榻上,一个锦衣少女正缓缓的替他捶着背。
榻前一个兽炉,炉中正有一缕轻烟,袅袅而起,使得室内洋溢着淡淡的清香。
凌三一见那白衣老者,连忙跪下叩首道:“弟子赵恨地,叩见帝君。”
那白衣老者睁开眼睛,闪出熠熠的光芒,望了凌三一眼,又闭了起来。
他招了下手,道:“孩子,你起来吧!”
凌三恭声道:“谢帝君。”
白衣人道:“你坐吧!”
凌三依言坐在榻前的一张锦墩上。
白衣人道:“三弟,这孩子这回功劳很大,你说要赐他什么?”
独臂老人道:“依小弟之见,该赐金丹一颗,剑法一套,以示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