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龙凤合鸣结连理 夫妇共享世外情 [8]
穿过枫林,眼前豁然开朗,两侧山岭恍如两只手臂前伸环抱,形成一片深有一百五十多丈,宽阔约八十余丈的狭长大山谷。
只见四周山坡遍布著火枫、古松、耸柏,或是如盖巨榕,在右方一处耸陡的山壁虽无树木,却由三十余丈高的山顶上倾泄下一道匹练,使得整个山谷增色不少。
由火枫林望向谷地,在宽敞的石板道左方,是一片空旷的空地,有数匹雄骏高头大马或追逐奔驰,或在沙泥地翻滚,或是在远方山缘,一片木造马厩后方溪水处戏水。
石板道右方,也是一片空旷空地,也有数匹骏马,并且在远方山缘的木棚内尚有两辆宽长大厢车。
正前方,石板路通达一片高约及胸,各种不同的四季花树,混杂成一片甚为杂乱的广阔花林,想必如此,便可一年四季皆能见到各种盛开的花朵吧?在花树林中街有不少弯曲婉蜓,且条条相连贯通的石板小道,将广阔的花树林分隔成一簇簇,或圆或长或方的花圃。
七折八转,穿过约有十一、二丈广阔的杂乱花林,眼前则是一大片由谷地原有的巨石、古松、耸柏、花木果树以及人工增建的假山、水榭、凉亭、荷池、茅屋、菜圃、鸡舍,再加上种植著五颜六色,各种不同花草的花圃,由不知有多少,难以数计的石板小道,将各景一一串连贯通。
而且如此宽有二十丈左右的庭园,竟然由谷口之方分由左右,沿著两侧山缘延绵,通达谷底一片约有七十余丈高的耸陡岩壁处,如此宽阔的巨长园景,除了谷底的耸陡岩壁之外,等于已将整个正中谷地全然包围住了。
扣除了园景占地,正中谷地虽然尚余不到四十丈宽,但是尚有近丈深的狭长谷地。穿过园景,宽敞石板路前方十余丈,足以一人合围,漆著朱丹的粗木为柱,再环抱粗木及木板,搭建成一座大牌坊,牌坊上的横区刻著「虹霞仙居”四字。
穿过了牌坊正中的石板路,两侧空旷无物,而石板路通达谷底一片高有丈余,宽有二十四丈,深有三十六丈的巨大石基座前。
石基座上,则是一幢雕梁画栋,廊庑雕栏的三厢双层楼宇。
昔年古陈落难皇室,缅怀皇室的威严盛况,因此在谷中建造了有如皇宫的雄伟广阔巨楼,但是被烈火焚毁之后,仅余此座贴壁而建的广阔巨楼石基了。
因此建在广阔石基上的三厢双层楼宇,除了贴壁而建的正厢外,左右两厢后方皆留有三丈宽的廊道,而正前方则距石基边缘尚有十五丈左右的空地,便已建妥如此宽敞的三厢楼宇。
可容十余人并行,丈八宽阔的九级石阶,通达上方空旷宽敞的石基地,而正厢及左右两厢的楼宇,皆是以粗有一人合围的巨柏为柱,且漆以朱丹红漆,因此甚为坚固。
三厢上下两层的廊庑及外墙,以及花门花窗,皆雕有各种日、月、星、云、山水、灵岩、扇、鱼、仙、蝠蝠、鹿、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龙、凤等等祥瑞图刻,代表著光明普照、水生、善裕仙福禄、睦友、长生不老、辟邪祥瑞等等,并且皆漆以金漆,在阳光映射下闪闪发光,更显得气派非凡。
顶方青瓷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生光,屋脊左右各有一头“螭吻”在正中登顶抢珠,四方飞檐雕景更为精致,使整幢巨楼更显得雄伟壮观。
正厢底层正中大堂虽不宽大,但是深长且高达及顶,正对堂门底端乃是一块巨长石基大香案,上面布置供奉著祖宗牌位,堂中是一张十人大圆桌,以及厚重圆木椅,两侧皆有四张宽大大师椅,及一张长桌、凉杨。
身穿淡素青绸衣,已然比以前丰润白净的赵妈,正清理著客堂。
正中大堂高达及顶,因此左右两侧的楼层,已被分隔为单独的双层厢房,并且内里皆有梯阶贯通上下两层,因此说是整幢楼宇,倒不如说是,只是将两幢双层楼宇的楼顶及堂门,接合相连而形成的,如此两侧楼内皆甚为宁静互不扰及。
左侧上下两层,上层除了前面廊道外,乃是整间大卧室,除了数张妆台及两座贴墙的宽大衣橱外,卧床乃是铺著厚褥软垫的厚木大通铺,足可供七、八人同时睡卧。此处乃是“粉罗刹”庄秀云、“蓝罗刹”常幻云、“赤罗刹”吴梦湖以及“红罗刹”小雀、侍女小菁,五人共居之处,但是此时仅有小腹突显的“粉罗刹”庄秀云,独自一人侧卧床上。
下层则是分隔成内外两间,外间是休闲兼起居室,侍女小菁正抱著「赤罗刹”吴梦湖所生,不到两岁的胖娃娃逗乐著。
内间则是可供四人共榻的木床,但是也仅有“红罗刹”小雀照顾著「蓝罗刹”常幻云所生,仅四个多月大,在床上熟睡著的幼儿。
右侧上下两层的摆饰虽然与左侧不同,但是床榻及隔间皆相同,属于“紫罗刹”金秋雪、“绿罗刹”路飞燕、“青罗刹”江天凤,还有“花罗刹”璞玉娥、“翠罗刹”小娟,以及取号“银罗刹”的小萍,六女共居之处。
此时在上层大卧室中,坐在妆台前,大腹便便的“绿罗刹”路飞燕,不停的双手揉腰,且唉声叹气不止。
盘坐床上的“银罗刹”小萍则照顾著也是大腹便便的“青罗刹”江天凤,而下层卧房内,“花罗刹”璞玉娥掀起衣襟,露出圆滚饱满的雪白玉乳,满面母性慈色,喂食著尚未满月的女娃儿。
另一方,天癸已临,身躯不适的“紫罗刹”金秋雪,则是怔怔的望著母女俩。左厢楼,上层则是一间书房及两间客房,下层乃是休歇玩乐及教习之处,此时“蓝罗刹”常幻云、“赤罗刹”吴梦湖以及“翠罗刹”小娟三人,正分别教导五个年约七岁至十三岁的男女。
原来有一次,小飞与“绿罗刹”路飞燕还有“青罗刹”江天凤及“银罗刹”小萍,驭车同往“杭州城”添购大批日用所需之时。
在途中,遇到一个拍花恶人,带著拐带的两个小女孩及一个小男孩,欲贩至青楼或富贾人家为婢为奴。
夫妻四人查知内情后甚为愤怒,于是半惩半买的由拍花恶人手中救出三童。可是两个小女孩及一个小男孩皆仅九至十一、二岁,只知自己姓名、年龄,是十二岁的小秋,十岁的小玉以及九岁的大根,还有所居的不同村名,可是却不知村在何府何县?又如何能将他们一一送返回家?
夫妻四人经过商议之后,认为新居甚为宽敞,右厢楼的上层三间房,赵妈及小芸、小宝居住一间,尚有两间空置,而下层三间房室,也仅是堆放备用之物,足够安置他们,况且谷中人稀,尚须增加一些人手照顾家园,于是询问且征得又悲又惧的三童同意,便携回谷中交由赵妈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