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异域凯旋 [2]
金甲令主陶震岳既然肯率所属出关,又岂是为了一些俗物?不过在盛情难动之下也只有一一谢收了。
(在此议后契丹军民与关外各屯相安无事百余年,但也因此使契丹军民接触到更多更稀奇的中原之物以及文化,并也开始对物资丰沛的关内之地有了向往及凯觎之心,尔后逐渐有了入侵关内的野心,直到后晋石敬塘引契丹之兵自立为帝,并依契丹之条件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此乃后世之事不在本书范围内。)
金银令主率正义使者及飞虎堂所属出关卫护关外百姓之事,在江湖武林中原本并不知晓,而飞虎堂也依然如昔恍如并曾发生过何事?也从未与外方武林同道渲染此事,直到关外驻军及百姓盛传才逐渐使消息传入关内广传江湖,这才使江湖武林惊异得传颂津津乐道的无不夸赞敬佩。
然而飞虎堂却毫不居功依如往昔的在稳定中逐渐茁壮。
虽然近两三年中飞虎堂的辖地已然不再扩展,但因独树一帜照顾所属的优厚堂规,不但使境内青年男女欣悦投效,甚而远在数百里外的孤儿或丧亲的青年男女,也不畏路途遥远前来投效未曾中断,因此人数逐年增加竟已多达一万七千余人了,由于人数逐年增加且所属俱勤习武功,因此年年晋级上升的武士也愈来愈多,原有的编制早已不敷容纳,因此在众首要人员的研商后已然有了重大变动。
金甲令主陶震岳身为总堂主,除了自身的责任或有银甲令主及亲随正义使者为助,文有兰心宫主张翠娥及汉水玉凤尤良玉协助执掌堂务,而原有总堂执事冯祥麟及王任飞晋升为总堂正副总管,原本是飞花门门主牡丹仙子陈香菱自率一百七十余未嫁的老少女门人投靠飞虎堂后,两年之后己下嫁王任飞,因此也晋升为内堂总管并协助两位夫人处理堂务。
医叟金一丹依然与灵姑金翠瑶职堂百草堂,辖下另有五十名对药理曾有研习或有兴的助手,协助炼制各种伤药及救命灵药供飞虎堂所属随身携带。
美髯公张守仁年事己高不适再任总巡察之职,因此将巡察之责分交四方宿主分堂,除了原有的十名星宿外,辖下武士也己增为各三百名。
另外曾因有一次接受襄阳一名式林同道之请前往协助调解争纷,但没想到险些造成助恶逼害善的罪名,原来是那名恶人平时善于掩饰恶行,当受害之万聚众前往寻仇时却以受冤之身求助飞虎堂想藉助以名声鼎盛的正义使者及飞虎堂逼退寻仇之人。
尚幸受害之人悲愤的举出一些证物及人证才使恶人罪行难掩,才使正义使者愤怒得擒下交由受害者发落。
飞虎堂虽非独善其身,但也不愿所属在江湖武林走动侵害各地武林同道的势力范围,更不愿在江湖武林争强斗狠扩争威名,因此对江湖武林中的一些善恶只及止道听涂说而已,当然对请托的门帮或各方同道难以确定所言虚实及善恶。
因此金甲令主陶震岳便接受首要人物的建议,在堂中默默无闻或少在江湖走动的护法武士头目中,择取功力心智机敏皆不弱且稳重不贪虚名的五百名精锐,组成了直属美髯公张守仁掌辖的虎啸队,专责在江湖武林中打探各门各派及武林人士的善恶所为,一一注明传回总堂列档备察。
不但可供往后求助之门帮及同道的所为心性作为参研,更可利于进入辖境内武林同道的动向作为,只要一有犯禁之事便可举出为恶之事于以视情惩治。
另外阎王针金辉宗所掌执法也已晋升为掌法,所属也晋升为执法,另外又增补执法武士四队两百名。
三十一分堂除了原有编制外,以晋级升等的武士头目也晋升为护法,使每处分堂的护法增至十五名,而武士也已增至四队四百名了。
除了各分堂可视情扩增外,总堂也有了重大的增建!
因为总堂内各职司的人数渐增,原有之楼宇房舍早已不敷使用或居住。
于是在研商规划后便在总堂四周往外扩延出五十丈之距,并在内里大肆扩建楼宇房舍,使飞虎总堂已扩增为占地八十余丈方圆,有如一个大城镇一般。
新建高有丈佘的绵长围墙,每隔二十丈便有一座可供两人在内守望的哨台,围墙外空旷无高物甚利遥望守卫,而墙内新旧墙之间的五十丈空间己然遍植花木,内有一排排的双层房舍分为携家带眷的阔房及独身小房两种可供武士分居。
另外尚有较华丽的连幢小楼或独幢小楼,乃是供总堂内的首要宿主、星宿及重要职司者的住处。
在高大宏伟的新堂门之内,宽阔的广场后有一幢三层宽阔大楼迎贤楼,下层正堂乃是迎客大堂,左右两恻一为实职司者的居处一为膳房,上两层则为客房及各分堂所属至总堂洽公者的宿处。
新建的大院围绕着旧有堂院,但总归称之头进外院,除了正门之方外,左右两侧由四方宿主所属及总堂职司者的居处,正后方则供总堂中的部分独身职司及使女分居,规避与男武士混为一处。
旧有堂墙内与内院之间己改称为二进中院,巡守防务由原内院的女武士外移职掌。
忠义楼下层大堂依然为议事重地,正堂之后则供奉着飞虎堂的忠义英魂,供堂中所属。
顶层数间大房供掌守护女武士的四对正义使者夫妇分住。
中层则是供堂中所属进习之处,职司忠义楼之人则分居下层两侧房内。
二进中院内的旧有楼宇房舍也已略为整修或改建,并也遍植花木增加赏心悦目的园景,所有楼宇房舍中,有两幢毕楼已改名清虚楼及百草楼,专供美髯公及医叟居住及职掌之处所。
二进中院左右两侧靠后方的房舍则专供轮调的正义使者分男女居住,其余的全由虎啸队、百草堂以及女武士分配居住。
不过原属飞花门投靠的女武士,近年中已陆续与堂中所属或外间百姓两情相悦婚配后,已不再适合巡守之职。
况且近年中投效的未婚少女也有三百余人,若分散各分堂与男武士混居似也不妥,于是一一传令各分堂,只要有意者全然调至总堂,汰换了旧有不适任的女武士,并且人数也增为三百二十余名,依然由四对使者夫妇掌带。
原有的内院也已改称为三避内院,原忠义楼正后方的小楼则改名为经纬楼。
顾名思义己知是金甲令主夫妇处理堂务的重地。
但增建重整之后,突然觉得内院较以往冷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