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求证过程 [2]
小纳盯着他看了足有十秒钟,然后走出了小客厅,进入了外间的办公室,很快又返回来,将手上的一些资料递给他:“你自己看。”
那些资料一部分正是他给小纳的,另一部分却是小纳从资料库中复印的,结论非常肯定:此人是佩德罗亲王。
其实,这个结论,小郭在知道小纳等了他五个小时之后就已经知道了,此时却故意装着吃惊的样子:“他是一个亲王?你们该不会搞错吧?”小纳给他的杯中加了些酒:“老兄,你该不会如此不够朋友吧?”
小郭仍然装出一副茫然不知的神情:“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小纳尔逊再次盯着小郭看了几秒钟:“既然我们是朋友。我也就不会对你有任何隐瞒,与你一样,我们对这个人极感兴趣,我们对他的兴趣,甚至很可能超过了你。我们交换一下情报,互通有无。你认为这样是不是公平一点?”
如果事情真的如预料中一样,中央情报局这样的机构,当然不会不知道任何风声,互通有无似乎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建议。在那时,小郭几乎是动心了;然而,他如果真与小纳互通有无的话,那么,他就永远都是小郭而不会成为郭大侦探了。在听了小纳的建议之后,小郭就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么一个大人物,真让人难以置信。早知如此………”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了下来。任何人都可以明白他没有说出的话是什么:早知是这么一条大鱼,我又何必来找你们中央情报局呢?
那时,小郭与小纳之间,有一番斗智斗勇,倒也还算有趣,但对于这个故事却并非很重要,所以就此略过。总之有一点,小郭编了一个借口,其实没有告诉小纳任何事情。小纳当然不会相信,小郭也知道他不会相信,不过,事已至此,似乎也不会有更好的办法可想了。
值得一提的当然是中央情报局的比对结果。
这份结果表明,迪玛王妃的感觉是错的,佩德罗就是佩德罗,正是她的丈夫,根本就不是她所怀疑的冒牌货。
小郭当然不便向小纳询问这些资料建立的时间,这也不难想象,至晚也是佩德罗登上王位的时候,说不定,自从佩德罗一出生,这份档案就已经有了。而迪玛王妃怀疑自己的丈夫被人掉包,是那次会谈时所发生的事,那事距今也只不过半年而已。
在获得了中央情报局的这一结论之后,仍然怀疑佩德罗被掉包的话,必须有两大理由,第一,阴谋制造者将有关佩德罗的资料暗中调换了。第二,阴谋制造者掌握了一种极端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据此改变一个人的造血机能,而且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指纹。
只需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两大理由其实极其荒唐,改变造血机能和改变一个人的指纹就不用说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暗中调换档案资料的可能是存在的,然而,谁有如此之大的本事,能够调换世界上所有情报组织的档案资料?几乎一个国家就有一个秘密情报组织,有的国家甚至有许多个这样的组织,这些组织中,无一例外地建立着一些重要人物的档案,只要有一份档案不可能被调换,那么,冒这样的险就是毫无意义的。可要想调换所有的档案,恐怕就连中央情报局和克格勃这样的超级秘密组织联手起来,也不可能办到。
正因为如此,一条原以为非常容易走的路,走过之后,不仅没有获得任何效果,反而惊动了中央情报局。中央情报局一出马,随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谁都无法预料。如果中央情报局因此大动干戈的话,对中央情报局的一举一动密切关注的其他一些秘密组织会不会也有了同样的兴趣?即便不是全世界的秘密组织全都盯着这件事,有两三个国家硬是想插一足的活,这件事就够瞧的了。
因为知道惊动了中央情报局,小郭不好再在当地逗留,便就此回家,然后又化装前去调查桑雷斯。
小郭心中非常清楚,世界上所有的所谓政治家,全都是两面人或者三面人甚至是多面人,他们出现在本国公民面前是一副面孔,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又是另一副面孔,而出现在政敌面前、奴才面前以及极亲密的人面前,面孔是全然不会相同的。一个人有了如此之多的面孔之后,要将他所干的一切查得清清楚楚,就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这情形如同一个极善化装的人,每次出现在别人面前,都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形象,谁能将这些不同的形象全都联系在一起,从而推断出这人的所有活动?化装毕竟是一种伪饰,人为痕迹极重,遇到了这方面的高手,一眼就可以辨明真假。但政治家不一样,他们的众多面孔并非由化装得来,而是一种修炼的结果,成了他们生理机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变化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并且出神入化。在这样的修炼面前,再高超的化装术也会黯然失色,谁还能识得他们的真实面目?
小郭当然知道要调查像桑雷斯这种人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但正因为难,才更有挑战性。
为了调查桑雷斯,小郭可以说使出了全身的本事,用尽了所能用的一切办法。他知道,像桑雷斯这样的独裁者,他虽然能够一呼百应,那多是因为他握有重兵的缘故,其实,真正对他忠心耿耿的,万人之中怕也难得找出一两个来,几乎所有的人,全都因为屈服于他的淫威而对他服首贴耳,其实,背后早将他的祖宗八代骂得体无完肤了。这样一种心理,正给了他可乘之机。
国际间谍活动,也同样是利用着这样一种心理,但是,间谍是一种极为严密的组织,一经加入,要想收脚回来,根本已经不可能,所以胆敢一试的人少而又少,为某一个私家侦探提供一点点消息,那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小郭在利用这种微妙心理的同时,充分发挥了金钱的作用,利之所至,谁会不为之动心?中国有句古话说得极为准确生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重金之下,必有那些不怕死的人。
小郭出大价钱,买通了这样的两个人。两个人都是清洁工,一个为桑雷斯的家庭打扫卫生,一个为桑雷斯的办公室打扫卫生。在考虑收卖什么人为他办事上,小郭确然是很花过一番脑筋的,他最初想到可以收卖桑雷斯身边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安全保卫、机要秘书一类,但这一类人正处于权利中心,暗中正打着什么算盘,难以预料,说不准,他们正想得到桑雷斯的宠信却又苦于没有表现的机会。小郭只要找了这样的人,他们便可以去邀功了。事情没办成事小,这样一来,引起了桑雷斯的警觉,下次再想动手,根本就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