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江湖路 - [云中岳]

第 二 章 拜艺立志 [4]

  高吭处,欲裂石穿云;低徊时,如寒夜寡妇哀啼;时或如千军万马奔腾呼号;时又如虎啸龙吟。

  神奇的箫声,吹彻了天宇,吹走了漫漫岁月,十年,不是个短暂的日子,却悄悄地溜走了。

  江湖客白了头,先后来了四次,没带回任何信息。

  □□□□□□

  洪武二十六年,岁次癸酉。

  二月丁丑,晋王统兵出塞。乙酉,凉国公蓝玉谋反伏诛,最后一名开国元勋被杀,族诛株连,共杀一万五千余人之多。

  三月戊申,颁逆臣录,计有一公、十三侯、二伯。开国的功臣宿将,相继斩除锄尽,朱皇帝的江山,稳如磐石。

  四月初,春天过去了。

  司马英已经二十一岁了,身高七尺五六,猿臂鸢肩,高大雄壮,像一头成年雄狮,浑身古铜色的肌肤,每一条筋骨都在蓬勃,每一颗细胞都在跳跃,剑眉入鬓,大眼睛黑白分明,神光不住闪动,悬胆鼻挺直,朱唇充满着健康的色彩,脸色红得略带铜色,浑身都是劲。

  唯一令人不满的是,笑容极少在他脸上出现,不时流露出一丝隐忧,他那饱满的嘴唇,经常出现淡淡的出世者的傲慢神情。

  他长成了,也等不及了,他要踏入江湖找寻爹妈,要去找天龙上人充实自己。

  他平时很可爱,深得四老欢心,可是倔强起来,却像头执拗的骡子。

  他向四老保证,必定遵守二十五年之约,在今后五年中,不使用赤阳掌,也尽可能不与江湖人交手生事。

  他也倔强地表示,他不向人吐露身世,但司马英的姓名,绝不更改。

  四老也拿他毫无办法,小家伙悟力超人,记忆力特佳,天姿根底之厚,出人意料,除了内功火候,也确是没有什么可以教他了,只好让他到江湖历练,一方面可增长见闻,吸取修为的经验。

  同时,小家伙目下的造诣,确也让四老放心,按理也该让他到江湖走一趟了。

  他们约定如果有事,即传信潇湘桥金家,因为金剑神箫已归隐多年,不可能再出山走动。

  临行,金剑神萧赠他一剑一箫。

  但小家伙断然拒绝,收了箫奉还金剑。

  他说得好,这把金剑乃是老人家的成名至宝,武林中见剑如见人,不敢冒渎,他司马英岂不是有倚仗金剑称雄道霸的嫌疑?

  加以张三丰已经知道老人家已收容了他司马英,再佩金剑走江湖,岂不暴露了身份?说不定反而遭到武林人物围攻哩。

  他收拾了一切开始拜别四老,踏入了莽莽江湖。

  无尘居士四海为家,也走了。

  江湖客更是天涯游子,他有他的路。

  鬼手天魔也是个孤老头,天涯海角飘泊无依,度过了十年安闲岁月,大有雄心复生之感,他也走了。

  茅舍中,只剩下金剑神箫和他的两名老伴,在这儿等待佳音,祝祷他们平安。

  四月中旬,武功山九龙寺到了一个罕露笑容的青年人,一身青布直褂,背了一个小包裹,腰带上插了一支斑竹尺八箫,踏着爬山虎快靴。

  那落魄的装束,掩不住他那雄狮般结实的身材,与英华外露的豪迈神情。

  他,就是初履江湖气壮山河的司马英。

  梅谷事件已过了二十年。这一带已经没有人在守候了。二十年,岁月太长了,新生的一代已在江湖闯荡,谁还注意梅谷的古老传闻?

  二十年,从牙牙学语到长成,四个古怪的孤老头,给予他世间最艰苦的教育,却没有教给他立身处世的人情世故。

  他除了有一身超人的武功外,便是一身傲骨,与满腹的愤懑与憎恨,其他却是一片空白。

  二十年,世事沧桑,但山河却极少改变。

  九龙寺外貌依旧,主持已经换了两个人。

  他是从西面溪口桥过来的,大踏步直趋寺门。

  早课已罢,寺门大开,两个中年僧侣,正在打扫寺前的落叶。

  “阿弥陀佛!施主你早。”一名僧侣放下扫帚,合掌行礼。

  司马英抱拳一礼,毫无表情地问:“请教师父,贵寺还有人寄宿么?”

  他满肚子怨气,正想找几个在这儿任眼线的人出口恶气,可是他失望了。

  和尚含笑摇头答:“施主是到敝寺找朋友么?好教施主失望了,前两年已经不再有远道客人寄宿了。施主请入寺随喜,见佛不参,定然是……”

  司马英摇手阻止和尚唠叨,说:“在下有事,不再打扰宝刹。”

  说完,大踏步转身,向左侧小道举步。

  这条路他认得,十年前来过。

  梅谷谷口景物依然,只是树丛比十年前更高大更茂密。

  石壁上巨大的“亡魂谷”三个壁窠大字,虽仍极为醒目,但由于被风雨所侵袭,加上石谷不住侵蚀,似已失去昔日的光辉。

  他远在半里外,已听到谷口有人说话,但怪石起伏,仍看不到人影。

  他感到心潮一阵波动,热血沸腾,到了他出生之地,爹妈的消息杳然,他怎能不激动呢?

  依稀,他脑中幻出大雪纷飞中,一群凶神恶煞提刀带剑,杀入了天心小筑,剑气飞腾,血肉横飞,爹妈和一些叔叔伯伯们,一一在血泊中挣扎……

  他热血上涌,虎目中凶光暴射,杀气泛涌,情不自禁地一声大叫,接着仰天发出一声震天长啸。

  啸完,他吁出一口长气,心中舒畅了些,心说:“总有一天我会回来。是的,我誓必回来,回来重建天心小筑,这一天不远了。”

  谷口右侧一座巨石顶端,随着啸声站起三个人影,全用讶然的目光,迎接着昂然而来的司马英。

  那是两男一女,衣袂迎风飘飘。

  男的年在十八九左右,剑眉虎目,健壮雄伟,玉面朱唇,长得极为俊秀。

  不同的是,一个四方脸,一个是蛋形脸,恍若临风玉树,倜傥不群,两人都身穿青色儒衫,柬发,腰悬长剑,站在那儿气度雍容,神态潇洒。

  与司马英相较,他们没有他雄壮,更缺少司马英那股子粗旷豪迈的气度,白白净净像是大姑娘不像是练家子。

  女的大约十五六,花一样年华,头上是三丫髻,那是还未结婚闺中少女的标记,三丫髻上,簪了三圈珠花环,显得极为秀气,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