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平生肝胆 第五章 观音有泪,普渡众生 [1]
月牙般的一弯清泉,如大漠流光宛转的眼眸。
水波之上鳞光闪烁,映着青天白日,浅涡银鱼。远处鸣沙阵阵,近处水草荇荇,造化之神工,竟然一至于斯。
苏旷举着那只靴子,对着光,左左右右看个没完,脚尖处有个指尖捺出的浅浅圆印,靴底的中央,有一条指甲划成的细线,斜斜指向左方。沈东篱显然是要说些什么,但是这条细线,应该指向何方?
在惯常的暗记里,圆印代表太阳,那么这个太阳又是什么代表什么方向?
“沈东篱,东离把酒——”苏旷沉吟着看向沈南枝:“东方?”
沈南枝摇摇头。
“那么,东离把酒黄昏后——西方?”苏旷并不认为还有第三种选择。
沈南枝笑了:“跟我来。”
小时候,她曾经无数次玩过这样的游戏,圆圈代表的不是太阳,而是水,这个印记的意思就是,逆流而上。
沈南枝轻轻抚过那个圆圈,很浅,但是画的很细心,几乎是完美的圆形——正如在以往的游戏中一样,越是靠近目的地,图案就会越清晰。她只觉得一阵久违的难以言述的默契,几乎可以感觉到哥哥在划下记号时的心情,如此紧张如此小心翼翼,但依旧坚定地说:来吧。
她想她应该感激拥有这样一位兄长,在她由幼及长的漫长过程中,沈东篱关心她,宠爱她,但是,在真正重大的关头,沈东篱并不会把她排斥在危险与风波之外,而排斥与保护,很大意义上,则代表了对被保护者能力和意志的蔑视。
这个记号,并非留给苏旷,而是留给她,似乎在提醒着什么。沈南枝微微一笑,为自己之前的软弱感到羞愧,她大步向着沙山之巅走去——唔,我来了,我是沽义山庄的主人,沈南枝,她对自己轻轻地说。
远处三峰危峙,砾石是大荒之火燃尽后的冷灰色,在黄沙的年轮上刻下永恒。天空看不出时辰,只一穹苍冷,拾步而上,似乎有风沙流年,压得人两肩生疼。
苏旷跟着沈南枝,冷箜篌不急不慢地跟在他身后,三个人走成一条线,落脚、拔脚,不自然地变成统一的韵律。不知不觉,风起,鸣沙如雷,如鼓,如战歌,如戎魂,苏旷心中忽然一惊,只觉得那千手观音选在此处安家落户,不仅需要胆略,也需要点胸襟。
他回头,忍不住问出憋了许久的话:“冷姑娘,你其实知道出入的道路,是不是?”
冷箜篌一惊,长发在空中乱舞,衣襟猎猎作响,似乎所有的掩饰要离开身躯。
苏旷走近一步,柔声道:“冷姑娘,不论你有什么苦衷,沈兄已经进去了,我们也到了这里,与其让南枝乱找,不如你指点一条明道。此前此后的诸多种种,你不爱说,我姓苏的绝不多说多问,也就是了——如何?”
冷箜篌沉默半响,忽然大叫:“南枝!”
沈南枝回头。
冷箜篌咬咬牙:“三危为枢,大泉河为轴,双线对映相交。”
沈南枝眼里露出一丝惊讶,但还是从囊中抽出一枝小小探针,左右盘桓几步,缓缓划下一条直线,遥遥和远处的三山划了个十字。
冷箜篌赞道:“师妹道行大有长进,恐怕不在师父之下了。”
沈南枝也不说话,抿着唇,划下第二条。抬眼:“然后呢?”
冷箜篌道:“师父的沙里藏门之术,你不用我教吧。”
沈南枝在探针上微微拨弄,一节一节越拉越长,转眼不下八尺,沿着两条线相交之处,缓缓刺了下去,似乎在沙下试探什么。
她手一顿,接着摸出第二枝探针,也刺了下去,随即握住两枝探针相交的地方,微微一转。
不远处黄沙滚动,沙中似乎有大物越升越高,砂粒沿着两壁的斜面极速落下,露出两扇石门,幽然洞开。
沈南枝惊诧:“师姐,这这这,是你的手艺?”
冷箜篌摇头。
沈南枝不信:“这世上除了你我,还有谁会沙里藏门?难道师父复生了不成?”
冷箜篌指了指入口,“大门就在那里,你进去之后自然明白,又何必问我?”
沈南枝不再多话,收起一枚探针,将另外一枚微微弯转,勾在石门上,从囊中抽出一卷皮绳,打了个活节,握着绳子,便纵身跳了下去。
苏旷已经看得大开眼界,一见沈南枝跳下,也跟着跳了下去。
脚一落在实地,他就看见了一幅千手观音的壁画。
和丝帛上一模一样的巨画,高可达丈,衣着纹路,无不栩栩如生,头顶上石门在缓缓关闭,观音的头深深垂下,嘴角笑容竟然诡异不可方物,眼里的怨毒毕露,生生令人冷进骨头里。
“手……”沈南枝握紧拳头,“你看她的手!”
——丝帛上,千手观音手心似乎有什么东西,但是刺绣太小,看不真切。
但现在却看得清清楚楚,数十个展开的手心上,都画着一只眼睛,一只只冷冷的,血红的,似乎千年怨鬼在地狱中遥望人世的眼睛。
苏旷勉强笑笑:“好在我没做过什么亏心事,不然看这鬼画像恐怕就要吓个半死。”
冷箜篌递过两枚小石子:“你试试同时点她的左右双眼。”
苏旷不满:“这种游戏我十岁就玩过,什么叫试试!”他说归说,手上丝毫不敢怠慢,走近两步,中指轻弹,石子“嗒”的一声轻响,直掷在观音双目之上。
石像里的千手观音,居然猛抬起头来。
那是张什么样的脸呵?眉眼唇鼻是精致甚至文秀的,但眼神和嘴角全在扭曲,好像看过世上最丑恶的一幕,背叛、凌辱、绝望,而后正微笑着复仇。
“装神弄鬼。”沈南枝解释道:“不过就是一枚石珠转得快了些,把另外一面转到这边来——小心,门要开了。”
话音未落,石壁缓缓移开,露出一条漆黑的甬道来。
一点光,从极遥远的地方骤然照亮整个甬道,粗糙的石面棱角鲜明,壁上凿了一个个石龛,定睛望去,石龛内……石龛内……
石龛内本来应该是赏心悦目的,都是女孩子,尽管她们穿着观音的白衣,坐在金色莲台之上,但一眼看去,还只不过是些半大的,正在成长和开放的妙龄少女。她们每个人的肋下,都“长”出了七八只手,在白衣掩映下,活物般地动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