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失神功重获眷侣情 娶娇妻伤透故人心 [4]
莫之扬、安昭心下惊讶,跪拜下去。各将领都一片讶然。听李璘宣道:朕念莫之扬以平民之忠义,心系朝廷,率众投军,大功可嘉,封为神勇将军,佐助山南节度使李璘军事;安昭女中人杰,自绝反贼,封为大义公主。各食封八千户。钦此!
莫之扬、安昭意外之极,拜谢龙恩。各部将领纷纷道贺。何大广、鞠开、秦谢等人这才明白李璘先前为何不给莫之扬委派军职,疑惑顿消,喜不自胜。鞠开最为率直,当即说道:帮主封了神勇将军,安姑娘封了大义公主,这是天下的喜事。我看不如好事成双,神勇将军接着当个大义驸马爷便了!诸将皆附和。莫、安二人相互望望,安昭向来大方,这一次却十分忸怩,面红过耳。
李璘道:贤弟,当年太宗有训,要从谏如流,诸将领皆已表决,愚兄也从谏如流了。明日是五月二十六,正是黄道吉日。来,传我军令:神勇将军莫之扬、大义公主安昭明日成婚!莫之扬喜悦之极,说道:末将得令!众将鼓噪。秦谢出列道:禀节度使,小将曾有祖训,要事事以小师叔为师,小将与席家之女倩早有媒约,也该完婚了,特此请命,请节度使恩准!李璘稍一惊愕,笑道:准了!明日秦谢也完婚,我送你们一副对联,师叔师侄差不多,同在一日小登科!众将笑闹不已,军帐之内闹成一片。
李璘挥挥手,众人静了下来。见他又拿出一张信笺,说道:皇上还有手谕,让我率军赶赴新安,各位以为如何?众将领议论纷纷,有的道现下庐山虽有十三万人马,但练兵还不够,不宜立即出师作战;有的道既然皇上调令,那就该听从。李璘沉吟未决,道:此事各位回去仔细再想想,等两对新人完婚之后再议罢。
次日,庐山张灯结彩,大摆筵席,为莫之扬、安昭及秦谢、席倩两对新人完婚。席间,梅雪儿不知怎的高兴不起来,暗暗思忖:永王虽已许我将来纳为王妃,可他早有正室,我哪及得上安昭姐姐福气好?悄悄抹去眼泪。
洞房之夜,莫之扬揭去安昭霞帔,见新人凤冠闪动,红衣映衬,愈发显得国色天香,典雅华贵,不可方物,不由喜道:昭儿啊,昭儿!我莫之扬终于盼到这一天了。挥掌击灭红烛,搂住安昭。安昭吃吃笑道:莫郎,这样还不行,你猜出我一个谜语,我才依你。莫之扬简直要晕过去,催道:快说,快说。安昭道:是两个字。一个字是头比天高,亲亲个郎,一个字是左七右七,横山不移。莫之扬哪有心思,胡猜几回不中,讪讪笑道:你说是哪两个字?安昭笑道:头比天高,亲亲个郎,这是夫字。左七右七,横山不移,这是妇字。你要和我做夫妇之事,却连这两个字谜也猜不出来。伸指刮他鼻子。莫之扬抓住她的手趁机按住,忽然心中一动,道:我也有个字谜。何必人去才知,你猜得出么?
安昭吃惊道:这不是玄铁匮那张纸上说的话么?细想一会,道:原来是一组字谜。这是个可字了。莫之扬听她说得不错,笑道:你比肖不凡那坏蛋还狡猾。咱俩做夫妇,那是可了。解她衣裳。哪知安昭道:别动,别动。莫之扬气道:还要怎的?安昭好似被点了穴道,呆坐不语,忽然失声道:是了!是了!莫之扬吓了一跳,问道:什么是了?
安昭道:莫郎,你记得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么?莫之扬心中一动,道:怎不记得?山旁一群秀才,白丁仅识书页。一去美酒无水,离死只差一夕,横竖都是仇敌。为害不多即止,何必人去才知,一卜不是上策,水深枉结同心。安昭喜道:原来这每一句话都是一个字谜。我已破了这谜语,连起来就是峰顶西七十步可下洞。将各谜语细说给莫之扬,问道:那西石是侏儒山的形状,那日咱们在峰顶看过落日。莫郎,你记得峰顶西七十步是什么地方么?莫之扬失声道:是苦泉?安昭道:半点儿也不错。
两人都被这一答案吓住,好一会儿才透过气来。安昭叹道:不知上官姐姐怎样了?莫之扬愁上心头,良久道:谜底要赶快告诉永王殿下。安昭醒回神来,笑道:莫郎,咱俩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么?还是赶快头比天高,左七右七好了。回头抱住莫之扬,拉倒在床中。
二人苦恋两年,这一夜缠绵,自然极尽恩爱。有诗为证:
明月专为情人圆,百合怒放花香甜。
销魂最是情深处,发肤相亲心相连。
寻花问柳何足论,招蜂引蝶更枉然。
欲求人道真境界,先知情洁不敢染。
第二天一早,小夫妻起身洗漱,安昭挽了发髻,作妇人打扮。两个邀了秦谢、席倩,去庐山瀑布游玩。庐山瀑布雄伟壮观,轰轰作响,溅起层层飞玉,衬得周围山峰青翠浓绿,清新之外,更见气势。四人流连忘返,不觉日已中天,早有李璘派军士挑来食盒,四人在观瀑石上小酌野餐,均觉心旷神怡。安昭取笛吹奏,席倩合了一首《蝶恋花》,二女各嫁了佳婿,喜悦之情自然流露,笛声奏得宛转,歌儿和得动听。良辰美景,佳人好曲,莫之扬、秦谢真男儿性情,不觉饮得醉意醺然。
却见山路上来两个人,向观瀑石走来。左边那人莫之扬、秦谢认得,是李璘的谋士皮儒,右边那人五旬年纪,须发微见斑白,面色红润,斜挂一把华剑,大袖飘飘,隐隐有一股仙风道骨之气。安昭赞道:此人不俗。四人怕失礼,各自起身,着随从收拾东西。
皮儒见到四人,拱手为礼,笑道:将军、公主也在这里,秦参军、参军夫人,皮某有礼了。与他一起的那人见四人打扮,低声相询,皮儒小声作答。那人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笑道:难怪适才在军中见不少将士酒醉未醒,原来昨日是莫公子、秦公子贺喜来着。李某昨日未逢其会,今日补上。径上前从军士那里要来酒壶、酒杯,连饮三杯,哈哈大笑。
莫之扬见此人性情狂放豪爽,甚为心仪,笑道:足下为我们道喜,我们理应答谢。与秦谢各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问道:在下眼拙,似是以前没见过足下,不敢请教高姓大名?那人笑道:在下姓李名白,表字太白。莫之扬、安昭、秦谢、席倩皆啊呀一声,重新见礼,责问皮儒:何不早说?皮儒笑而不答。安昭最喜李白诗文,此时得见,喜不自禁,吩咐随从下山再准备肴馔过来,在观瀑石旁的飞云亭重新置酒。莫之扬问道:不知大学士何时到的庐山?李白道:今日早晨才到。安昭笑道:见到殿下了么?李白说道:殿下正在沙场练兵。我便直接叫了皮先生来观瀑布,未料正好遇到两对新人。他酒量极大,说了七八句话,竟喝了十几杯酒,愈发显得狂放不羁,气度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