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回 倚玉偎香 喜得卿怜情曷限 弹筝裂石 惊回孽梦恨难穷 [2]
崔芜闻言,连忙拜谢。一看绿华已把衣履匆匆整理,跪在一旁,掩面痛哭,神情可怜已极;爱子崔晴更是惊惧恐惶,面无人色,似知神尼优昙是个救星,战兢兢跪在神尼左侧,不时偷觑绿华,愧愤欲死。不禁心肠一软,重又下拜道:“后辈并非没有母子之情,无如此事关系大大。幸蒙大师恩怜,佛法慈悲,救苦救难,出死人生,万分感激,敢不遵命。凌道友性情古怪,本来看我不起,绿华寄养在此,全是她母崔五姑道友力主。
他二人年貌相同,逆子在此,实在无以自解。现奉大师之命,不杀逆子则可,但我和他母子之情断于今日,决不许其回山的了。”大师方要劝阻,微一转念,笑答:“由他自去也好。如无话说,我带此女往武当山去了。”绿华心中悲苦,愧愤难当,哪还有话可说,只是嘤嘤啜泣,恨欲求死。
崔晴见慈母气得面色铁青,欲将自己逐出,口气坚决,先还希望大师能够劝说作主。
一听这等说词,又见心上人跪伏地上娇啼婉转,知其柔肠欲断,心如刀割,越发悔恨伤心,又无法向其抚慰求恕。越想越无地自容,觉着生不如死。猛一转念,把心一横,先朝绿华跪哭道:“我虽爱极妹子,并无邪念,不料邪法厉害,误中暗算,悔之无及。还望妹子此去从师,好自修为,勿以愚兄为念。”说罢,偷觑母亲满面怒容,不等发作,忙跪过去,痛哭说道:“娘呀,儿子不孝,因见妹子独居无聊,儿子独居后洞也甚寂寞,本意自家兄妹,彼此相见同修,有什相干。不料日久情生,虽然彼此均知自爱,并无他念,终因一时疏忽,偶出游玩,连遇妖人,致为邪法阴谋所害。既误妹子仙业,又累慈母愁急伤心,愧对良友。自知罪重如山。百身莫赎,便娘慈爱不忍责罚,孩儿也无颜偷生了。”随又转对绿华道:“当我二人被邪法困住,飞行云雾之中,我便看出不妙,欲以一死保全妹子贞节。不料相爱太深,想等万分危急,不可开交之际,再行舍命救你。
谁知一时因循,终受邪法暗算。如今大错已成,惟有以死相报。转世之后,必往武当寻找妹子。所望不忘前言,恕我今生之罪,就感谢不尽了。”说罢,高呼:“亲娘、妹子,容我来生赎罪吧。”
崔芜听出爱子想要自杀,先想拦阻。既一想:“凌浑性情古怪,对于此事,难免生疑。先前怒极欲杀爱子,被大师阻住,这一拦,岂不变假?大师佛法无边,对于此事已有安排,必加阻止。”便止前念,故意冷笑,还想喝骂,未及开口。绿华虽然心中悔恨,但知崔晴并非虚言,实是邪法厉害,无力与抗;否则,即使崔晴心有邪念,自信心志坚定,如何不能自主,状类昏迷,听凭摆布,毫未抗拒?越想越觉崔晴同是受害的人,如何对他一人这等痛恨?本就觉他冤枉可怜,只因少女害羞,不肯回答。及听崔晴将要自杀,不禁情急,哭喊得一声:“晴哥,此事如何怪你一人?”人随声起,慌不迭扑上前去,想要拦阻。崔晴为免慈母为难,并向心上人表明心迹,死志己决。因恐母亲拦阻,早在暗中打好双管齐下的主意,飞剑法宝同时应用。崔芜未加阻止,死得自然更快。绿华还未赶到,一道银光绕身而过,同时又有一道青光由胸前发出,当时尸横就地,前胸穿破一洞,死状甚惨,鲜血溅了绿华一身。不由柔肠寸断,心伤如割,抱着尸首痛哭起来。崔芜自是后悔伤心,一眼瞥见爱子元神离体飞出,朝着自己下拜,回顾绿华抱尸痛哭,面上又转喜容,似想凑近身去。忽听优昙大师喝道:“痴儿痴儿,遭此惨劫,还不能勘破情关,将来还有烦恼呢。”
绿华瞥见崔晴人影如活,在一片淡微微的青光笼罩之下待要扑近身来,正待迎上前去,向其慰问。忽听空中一声大喝,好似父亲口音,心中一惊。眼前金光一亮,崔晴人影先已不见。一道白光直似经天长虹,由西北方空中飞射下来,光中一人,正是父亲凌浑,满脸均是怒容。同时眼前金霞电闪,人已离地而起,四外茫茫,什么也看不见。耳听大师笑说:“凌道友,方才来路空中,当已看出真相。因为此子前孽太重,非此不能有成,并使表明心迹,渡此一劫,任其自杀,未加阻止。此事双方难怪,贫尼愿效微力,代为安置,少时便要将令爱送往武当山半边大师门人。道友功行未完,请各回转雪山修炼去吧。”随听凌浑长叹了一声道:“多谢大师美意。如非这业障还有廉耻,岂肯与他母子甘休?今日刚将道书炼成,荆妻心念此女,偶然行法查看,得知受人暗算,这业障事前勾引,实是罪魁,心中气愤,连忙破关飞来。老远望见业障自杀,贱婢尚还抱尸痛哭,可见双方情热,难怪一人。崔道友不必介意,与你无干,贱婢不知自爱,自误仙业。
我夫妻因为半路出家,吃亏不少。幸蒙恩师垂怜,令在雪山闭关修炼,虽然将来成就有望,天仙仍是无分。此女生就仙骨仙根,偏生自暴自弃,从此不再过问,由她去吧。”
说罢,便听破空之声,知已飞走。
跟着又听大师和崔芜谈了几句,不曾听清。语声住后,隔了一会,忽听大师笑说:
“到了。”睁眼一看,前面山光如带,景物灵秀,身子落在近顶危崖花林之中。前面楼台掩映中,忽有两个道装少女迎面赶来,见面便朝神尼跪下行礼,并谢方才解围之德。
神尼手指绿华笑道:“这便是我方才和令师所说的新收同门师妹凌绿华。”又指二女对绿华道:“这是你大师姊照胆碧张锦雯和你二师姊摩云翼孔凌霄,可速上前见过。”绿华本是满腹悲苦,见这两个少女年约十七八岁,全都生得长身玉立,道装佩剑,相貌十分美秀,一双凤目隐蕴英威。忙即下拜,口呼师姊。张锦雯已走上前来,和凌霄一同还礼,拉起笑道:“师妹拜师之事,方才已听师伯说过。我姊妹本是五人,因有三人转劫未归,只要有一人出外,便觉山居寂寞。有你这样一个聪明美秀的好师妹,再妙没有。
可惜师父此时离山他去。请同到里面叙谈吧。”绿华见二女十分殷勤,只得强忍悲怀,强打笑容,带愧答道:“妹子命浅福薄,资质凡愚,还望二位师姊随时赐教,感谢不尽。”说罢,想起优昙大师尚在身后,二女怎未请其入内?回头一看,神尼已然飞走,不禁大惊。暗忖:“此是救命恩人,将来自身成败,和崔晴转世重修,全都仗她大力。
一肚皮的心事还未向其吐露,人便飞走,以后不知何时才得拜见。”再一回忆方才经历,如在梦中。想到伤心之处,心中一酸,忍不住眼花乱转。恐怕流下泪来被人看破,问话难于回答,忙又强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