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钗 - [司马紫烟]

第十四章 [11]

上一章:第十三章
下一章:第十五章

  卢方世故地笑一笑,然后才凝重地道:“十郎,不是我要浇你的冷水,名士只是一批失意于功名的文人罢了。”

  李益也笑道:“姨丈,甥儿知道你要说什么。只是你对名士的认识还不够,名士有真有假,假名士是靠着互相捧抬,跻身斯文而沽名钓利,这些人不学无术,固可鱼目混珠于一时,但终久是会被人所弃的。是真名士自风流;或以诗传,或以文胜,或以技名,必定要有真才实学而造就超人者,才站得住脚,名士之风,始于两汉,而大成于魏晋,这数百年来,也不过才几人而已,如竹林之七贤,建安之七子,始得以名传,至若晋初兰亭雅集修禊之聚,无一不是为世所重之士。”

  背书引典,卢公是不如李益的,他只有叹了口气道:“十郎!我不知道前人的典故,但名士中我知道有一个今人李白,太白风流,又是怎么个结局呢?”

  李益笑道:“名士有幸与不幸,运通造化,半由天生,半由己成,青莲居士若不是靠着这名士身份,跻身于斯文之列,就不会得到贺知章的赏识而推荐,至于他后来的遭遇,得罪了权贵,是自己的器量太窄,在得意时忍不住想凌辱高力士杨国忠所致,但也多亏这名士的身份救了他,如果他不是天下知名之士,恐怕早就被权贵所陷,任意加个罪名就能把他给杀了,因此他仗名士以显,得名士以保头颅,当名士有什么不好!”

  “诸葛亮高卧隆中,假如只想做个林泉之间的隐士,又怎能为世所知,正因为他参加名士之聚,他的才具始能为世所知,而得到刘先主三顾之请,所以名士与隐士不同,名士本就不是清高之士,祗是为名所驱役的一些才能之士,姨丈可能看不起名士,认为在长安俯拾即是,各大府第中都豢了一大批帮闲的名士,甥儿不否认这句话,但名士的流品也有高低,那些人没有立致百万的本事。”

  卢方叹了口气道:“十郎!无怪有人说你辩才如泻,口舌之利,无人能匹,我算是领教了,我还没说几句话,你却把我还没有说的话都驳倒了。”

  李益这才有点歉然地道:“姨丈,请恕甥儿放肆,甥儿并不是在你面前卖弄口舌,而是向你解释长安之名士不可轻视,甥儿志不在以名士为终,也看不起这些人,因为此辈中不乏有才无品之辈,但是这些人却有左右清议之力,他们本着魏晋清谈之遗风,很有力量,谁都惹不起他们,大人想必也听过甥儿初到长安后不久,就因为霍王太妃排侧之事,甥儿为了不平而与霍王府颉颃的事情吧,甥儿之所以敢不避权贵,且就是为了有那一大批名士为后盾。”

  他觉得这是个机会,正好把霍小玉提出来,因为这是一件无法避免隐瞒,必须提到的问题。

  卢方果然道:“听到了一些,而且听说你现在还是跟那个女孩子在一起!”

  李益道:“是的!霍氏小玉孤苦无依,以身相托,甥儿义不容辞!”

  卢方道:“将来是如何了断呢?”

  李益道:“霍女但求身有所依,此外一无所求,因此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卢方沉吟片刻道:“你跟英儿谈过没有?”

  “谈过了,就是那位希厚兄提出来的,他为了打击甥儿,才故意提起这个问题,却没有想到自己挨了一个钉子。”

  卢方笑了道:“十郎!这些地方我简直佩服你了,我那个女儿我很了解,她似乎没有多大容人之量,居然会对这件事毫不在乎,连她都不在乎,我还多管什么闲事呢?不过我只有一个要求,你必须在迎取英儿一年后再把人接过去!未娶室先立妾似乎是本末倒置了,让人还以为我卢某的女儿是嫁不出去似的……”

  这使李益感到很为难,因为他这次来,已经答了霍小玉接她一起到郑州去的。

  卢方这个要求并不过份,使他很难推托,可是对霍小玉又将如何交代呢?

  略略踌躇了一下,李益觉得目前无须决定得这么早,且不必拒绝,一切都含糊答应好了,因为问题不是在卢方而在卢闰英身上,只要把卢闰英那边敷衍好了,任何承诺都作不得数的;因此他很技巧地道:“家母要甥儿前来,是取得姨丈姨母的首肯,然后她老人家还要亲来求姻,有什么吩咐,大人一并跟家母说好了,她老人家无不答应的。”

  这不是一个肯定的回答,然而听起来,似乎完全答应了,而且比卢方要求还多。

  卢方显然十分满意,含笑执着他的手,因为他们是边谈边行的,这时也走到了大厅了。

  盛宴早备,客人也在一边书房里等了好一会儿了,卢方把李益为他们一一引见。

  这三个都是当朝炙手可热的红人,有的却是初会。有的是以前在酬酢的场合见过一面,但也祗是匆匆一晤而已,因为李益的交往还打不进这个圈子。

  席中门下省王侍郎是正二品大员,以唐代官制,也算是入阁,够资格称相了。

  李益这些地方很得体,他管王侍郎,称阁老,自己却没有称卑职,而以小侄自称。

  这显示他与主人的关系很近,也是向那三个人套近乎,藉以避免官场的拘束,也表示了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别的年轻人而言,这似乎比较托大,但是李益有资格托大,他的大伯李揆是这些人的前辈,他的姨丈卢方也在座,表现得过份谦卑,反而令做主人的卢方不好看。

  卢方很满意,这个年轻人的应对进退恰如其份,使他感到很光采。

  肃客就宴。菜很丰富,但宾主吃得很少,这餐饭本来就不是为了享口腹之欲,主要的是谈话。

  谈话内容也着重在那次诛杀鱼朝恩上面,因这是一件大事,这几个人得以走红于当今全是由那件事而起的,只是他们都未曾参预,虽已由傅说中听过一些情形,到底语焉不详,因此他们问得详细。

  李益说得也详细,从汾阳王召宴,帝驾与鱼朝恩闯席,到如何诛了鱼朝恩,点滴不遗。

  口才好,记性也好,连席中客人说过的话,以及任何一个小的情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身经其事,而且又是主谋者,总成其举,整个情节在李益口中说来,自然比谁都详尽,因为有些事是他与黄衫客,贾仙儿,贾飞等人暗中商量,连其他身经其事的人,都不会比李益更清楚了。一段故事说完了,菜上了五六道,却只放在面前凉着,没人动一下,倒是添酒的人忙个不停,因为每个人都是听到紧张处就忍不住举盅喝一口,胡里胡涂,谁都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

上一章:第十三章
下一章:第十五章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