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惊涛裂岸 [9]
上官清从绝壁向下一寸一寸仔细观察,只有一些突出不足三寸的岩石可供落足,像这般险法,她自诩地想,大概也只有她“神行无踪”一脉能够纵落自如了,上官清想至此处满心骄傲,一种优越感使她不禁预备亲身一试这天下出名险峻之地。
正当她紧着衣饰,突然瞥见离足不远处,一条黑影从下面三十丈慢慢揉身上来。两手双足吃力地攀附着,一尺一尺奋力上腾。
上官清只觉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脸上红得发烧,因为她刚才还自夸天下除了她外再无人能上下此崖,现在马上就被事实打破,于是上官对那黑影起了莫名的反感与憎恨。
黑影已升至离崖顶不足两丈,突地低啸一声,单足一登整个身体似箭般射上来,“武仙”看他折腾半天尚有如此惊人内力,不禁暗吃一惊,悄没声音掩至此人身侧。
那人惊觉异常,飞快地转过身来,冷冷地向上官清道:“何方朋友,我公孙惠龙在此有礼。”
据傲的神情,冷漠的言词,比上官清还有过之。
上官清从未听说过江南有公孙惠龙此人,虽惊于其功力,也甚为轻视之。闻言面色一寒道:“阁下手中拿着何物?从实告来,如得处不当,可别怪我‘武仙’上官出手狠辣。”
公孙惠龙听到上官清名号,脸色陡的一变,随即又回复原样。
原来公孙惠龙手中正捧得个白玉盒子,上官清见他费了如许功力只为了这一白玉盒子?
心中大犯疑心,猜测此人可是已得到“阴阳秋友”。
贪欲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此本秘友对她的关系异常之大,因此上官清心中喷心大起,准备假如此盒内正是“阴阳秘文”的话就要动手抢夺了。
公孙惠龙老于江湖,一眼便察出上官清意欲何为,朗朗一笑道:“原来上官姑娘也是为着‘阴阳秘笈’而来。不错,此盒内正是此秘笈和天地黑白二宝衫,姑娘预备怎样?是动手劫夺?”
上官清虽出道已有三年余,然而再大也不过二十出头,闻对方一言点破私心,不禁赧然呐呐不知何言,还算她人甚机敏,立刻装出一副笑脸说道:“原来公孙大侠已得到此一秘文,可喜可贺,只是公孙大侠海量可能借与小妹一览,让小妹也见识这天下第一奇书,到底如何奇法。”
这公孙惠龙正是传言中的“武神”,早已得知这面前如花似玉美人儿,即是与自己如出一师之神行无踪传人,有心要拿出此本师门秘笈共同分享,然而自私心使他断然弃绝此念头。
立刻他仍冷漠地答道:“姑娘有借,我公孙某敢不从青,然而敝人尚有要事,须即离去,容在下改日再奉上姑娘过目如何?”
上官清一听,这不是故意搪塞,改日!改日不知你躲到那去了。马上又脸罩寒霜道:
“公孙大侠是故意小觑我上官清否?要走不难,赢得我双掌一鞭自然放你下去。”原来她也动了小性子。
公孙惠龙暗思,本来在此打斗一番也无甚要紧,然而此“阴阳秘笈”出世的风声不知何时传入江湖,现今四下高手如云,尤其许多海内外隐居已久的魔头也闻风而至,虽然自己未必斗不过他们,然而今后无穷追踪血斗在所难免,心中飞快打个圈说道:“姑娘既有比武夺秘笈之意,俗语日:‘见者有份’,我公孙惠龙,别无他法,说不得只好要领教‘武仙’高招了。”
“然而当今魔踪四处,待机而动,实不宜在此打斗,还是由姑娘另决定地处,作为决胜之场吧!”
上官清见他竟要以比武夺此本科文,不禁大喜,对他所说也点赞同。
她想到,现今武林人士都聚在江南,不如回至北方去决斗,这样神不知鬼不觉,不是更为佳妙。
“公孙大侠既然如此大度,小妹只好奉陪了,那么小妹不客气就决定在狼山挂月峰上。”
于是两人约好日子待期比斗。
狼山涉临瀚海,此地正适盛夏,平地上暑气腾腾,只有山岭,尚有稍微凉爽些。此日在峰顶突然出现了一男一女,当然即是公孙惠龙与上官清了。
真的公孙感惠龙愿意将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来的秘笈,随就给与别人一半的机会获得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当时情况又不容许他不如此作,如果他是一个言而无信之小人,那也好办,只要骗走上官清一时,寻个隐僻地方躲起来,就一切都无事故发生。
就因为公孙惠龙是个堂堂大丈夫,所以一言九鼎,虽是不得已说出口之诺言,也要至死守约。
两人来至一块奇险之处,也即是此书开头所叙,忆君目睹黑白二人搏斗地方。
公孙惠龙朗声道:“我公孙某指天发誓,在此期中绝未曾翻阅‘阴阳秘老’一下,如言有虚假,必遭天遣,姑娘信得过否?”
上官清连忙道:“公孙大侠神威震撼大江南北,言行如一,我上官清怎敢对大侠心生怀疑。”
敢情她已得知公孙惠龙即是传言之武神,并已还是与她同属一脉的“只手伏魔”传人。
“如此甚好。”公孙惠龙说着从怀内摸出白玉盒子,小心地捧在手中。
上官清心猛一跳,双眼紧张地瞧着他,看他慢慢将盒盖打开。
“这是两件天池宝衫,既然见者有份姑娘任选一件吧!”公孙惠龙从盒中提出两袭似锦非锦的长衫,握在拳中尚觉得不足盈握。
上官清清看那天地宝衫,晶光浮动,轻柔滑软,不禁喜爱得紧,微笑一声:“不敢当。”手仍伸出选了件白色的。
公孙惠龙自己拿了那件黑色的,又“嗑!”地关上玉盒,步行到场中一巨石旁。
“咱们先将此秘灰埋藏于此石下,胜者能得之,败者须即刻离去,永不再觊觎,姑娘同意否?”
上官清连点头同意,公孙惠龙朗朗一笑,两臂持着巨石一侧,运气行动,“嘿!”一声,万千大石竟被他抬得高高竖起,只见他脚尖轻轻一拨,白色玉盒就滑入石下,公孙惠龙缓缓放下巨石,转过身来,面不红气不喘,仍是一派从容不迫。
上官清此时心中惶惶不安,以公孙惠龙举万千巨石来说,自己内力实在逊其一筹,然而现在势成骑虎,不斗不行,只好要随机应变利用恩师所传奇妙的轻功身法与之周旋了。
且说上官清面上慷容一闪即逝,仍带笑赞道:“公孙大快好深内力,不愧为雄踞大江南北之第一高手,我上官清只能自叹不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