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夜传绝技 [4]
上官平奇异的道:“这会是什么人救在下呢?”
智通大师道:“那黄衣女郎和上官施主动手之时,老衲也正在和三个灰袍老者力战之中,并末看清她使的是什么掌功?但敝寺所藏‘大梅檀丸’,乃是少林寺药王殿所监制,为武林首屈一指的疗伤圣药,内外重伤,均可一服见效,但老衲喂上官施主服下‘大梅檀丸’之后,却如石沉大海,不见一点起色,据老衲猜想,那黄衣女郎使的必是一种独门手法的阴功无疑,老衲惭愧,对医道只是一知半解,无能为力,如果上官施主的伤势,到了天亮之后,尚无半点征兆,老衲就打算派人赶去少林寺,请药王殿长老师兄赶来替上官施主疗治,好在上官施主吉人天相,不到一个时辰,已经完全康复,真是可真可贺,至于替上官施主疗伤的这位高人,如果他肯和上官施主见面,早就现身了,既然不愿露面,那就无法知道他是谁了。”
上官平道:“老师父说得是。”
智通大师起身合十道:“上官施主重伤初愈,天色也快亮了,就请回房休息吧!”
上官平起身告辞,回到客房,天色已现鱼白,掩上房门,正待上床睡觉,目光一瞥,忽见枕下露出一角白纸,心中觉得好奇,翻起枕头,下面果然压着一张纸条,上面还有字迹,取起一瞧,只见纸条上写着潦潦草草的一行宇,那是:
“好好睡一觉,午后可去云步桥北,松林间有一茅棚,不妨进去瞧瞧。”不但字写得歪歪斜斜,下面也没人具名。
这宇条不用说是给自己的,但这是谁留在这里的呢?他要自己好好睡一觉,午后到云步桥北首松林间的茅棚里去,这是做什么呢?
上官平一时猜不透这人的用意何在?心想:“他既然要自己好好睡一觉,那就睡上一觉再说。”
当下收好字条,脱了长衫,倒头就睡。他一晚未睡,确实感到有些困意,合上眼皮,不觉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差不多已是午牌时光,耳中听到用斋的云板之声,匆匆洗了把脸,赶去膳堂,他们那一桌上,八碟素斋已经摆上,只是那位别老人家还没有来。
上官平一个人不好开动,只得坐下来等他。过了一会,才见到老人家一手拿着一支竹根早烟管,两脚虚飘飘的走了进来。
上官平赶紧站起,拿了两只饭碗,装好两碗饭,把一碗放在别老人家的坐位前面,才回到自己凳上坐下。
这位别老人家一边走路,一面在喃喃自语,脚下又拿不稳,走起路来,上身直往前冲,两只脚拖着走路,自然走不快,从膳堂门口,走近桌子,不过三四丈路,他却颤巍巍的走了好一会工夫。
上官平起身招呼道:“别老人家请,饭已经给你老装好了。”
别老人家连看也没看他一眼,放下旱烟管,自顾自拿起饭碗,走过去装饭,等他装了饭回来,在板凳上坐下,口中喃喃的道:“饭凉了还有什么好吃的?我自己不会装么?”
他喃喃说着,声音虽低,但上官平就坐在他横头,这几句话,却听得清楚,心中暗道:
“自己还以为他重听,原来他耳朵并不聋!”
别老人家可不和你客气,一坐下来,就举筷开动,一筷接一筷的吃了起来。
上官平因自己和他招呼,他理也不理,如果是耳聋,倒也罢了,但他明明听得见,那是有意不理自己的了,自己何必自讨没趣?当下也就自顾自的低头吃饭。
饭后回转客房,小沙弥沏了一壶茶送来,上官平倒了一盅,慢慢的喝着,心想:“昨晚那张字条上,要自己午后到云步桥北首的松林中去,自己该不该去呢?”
“自己初到泰山,并没有熟人,这字条莫非是那黄衣女郎留的?她约自己,难道还想和自己打一场?”
“不管他是谁,既然留字约了自己,自己非去看看不可。”
心念一决,放下茶盅,起身就走。
刚走近山门,只见法悟迎了上来,合十道:“上官施主要出去么?”
上官平道:“在下想在附近走走。”
法悟道:“上官施主不可走得太远。”
上官平点头道:“多谢师父,在下知道。”
法悟目送他走出山门,赶紧往后进方丈室而来,到得门口,合十道:“启禀方丈,弟子法悟有事禀报。”
智通大师道:“进来。”
法悟跨进方丈室,立即躬身道:“弟子见过师尊。”
智通大师蔼然道:“法悟,你有什么事?”
法悟合十道:“弟子看到上官施主出庙而去,特来禀报师尊。”
智通大师道:“你可曾问他到那里去吗?”
法悟道:“弟子问了,上官施主只说在附近走走。”
智通大师缓缓点头,说道:“上官施主年事虽轻,一身修为大是可观,尤其昨晚伤在黄衣女郎掌下,伤势极为沉重,但前后不过一个更次,即告复原,此事十分怪异,他既然不肯明说,那就随他去好了。”
法悟应了声“是”。
智通大师又道:“以后有关上官施主的行动,咱们不用过问,你去吧!”
法悟又应了声“是”,才合十退出。
口口口口口口
云步桥北面有一片松林,多是数百年之物,老干拿云,遍山苍碧。
松林间,突出一堵高大的石壁叫做万丈碑,和万丈碑对峙的也是天然生成的一块大石。
据古老的传说,这块大石在山顶上受了日月精华,本该飞到天上去的,因为它生性耿直,触怒了山神,被山神打下凡尘,这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历来的游人都很同情它,有人给它焚香,也有人向它膜拜,于是就有人在它边上,挂上“有求必应”的小匾,于是就有人在它边上上一个茅棚,向善男信女收取香油金。
上官平找到云步桥北首的松林,看到大石,自然也就找到了茅棚。茅棚自然是用茅草盖的,前面有一扇板扉,板门掩着,只闻松涛,不闻人声,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会有空山寂寂之感。
上官平走到门口,便自停步,问道:“里面有人么?”
茅棚中没人应声。
上官平走上一步,举手叩了两下板扉,又道:“里面有人么?”
茅棚中还是没人答应。
上官平想到昨晚那张字条上曾说:“松林间有一茅棚,不妨进去瞧瞧”。“不妨进去瞧瞧”的意思,是说就是没有人,自己也可以进去瞧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