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返山面师 [4]
“其后江湖传闻,令祖江汉神驼韩若甫,曾踏遍名山大泽,为的是,找寻自己儿子,才知那死去的少年,原是威震大江南北,青铜剑韩仲山。
“这一次,虽然面晤韩大侠,本欲面致详情,但又恐引起本门误会,遂欲言又止。而今面当蘅妹,睹尔音容,又复依稀记忆当年情事,谁也不曾料到,像貌与你们最喜爱的霞妹妹了无二致,偏是一位杀亲仇人,恩仇趁此早了,不欲留之来世,所言尽此,惟有待贤妹处理了。”
事情突如其来,蘅春只觉耳际轰然一响,立时头昏眼花,娇躯抖颤,惊叫道:“这不是真的!父亲是位正人君子,行事极为谨慎,姊姊更是秉性温柔的人,绝不致随便下人重手!
天啦!人与人,真太可怕了!”
惠元也知道,这事情极为严重,因为那是杀亲之仇!同时,如果处理不当,迫使蘅春挺而走险,不顾一切,与宝琉女为仇,那一来,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无论伤着谁,都是一样的严重。他知蘅春爱着自己,只有委婉解劝,才能压制她的激动情绪。于是正容说道:“蘅姊姊,这事情出自误会,方姊兰心惠质,绝非故意伤人,而且冤仇宜解不宜结;如她问心无愧,绝不将此事面告吾姊了!”
蘅春哭道:“这些话,我都懂,只是因伤致死的人,是我的爹爹,语云。‘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不管有意无意,我爹总死在她的手上,感情是感情,仇恨是仇恨,绝没法混为一谈。”旋又对宝琉女道:“我祖父踏遍江湖,找寻父亲下落,十余年如一日,但始终如石沉大海,查无动静,谁也料不到你是我杀父之仇人,我只有伤心。”
亲仇绝不能解,相识一场,到头来峨嵋溅血,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好吧!恕我无礼!”宝琉女秀发纷披,白衣随风飘拂,宛如广寒仙子,谪降尘寰。她长叹一声,星眸中热泪盈眶,低声答道:“我知道这一误会,绝难为苦主所谅。但我也绝不求人谅解。蘅妹妹,要怎样,就请随心所欲吧!”眼前黄光一闪,一阵铮鸣,蘅春已拔出青铜剑,仰天狂笑一声,粉目中泪如雨下。振腕挥剑,疾如电闪,长剑往宝琉女前胸狠狠刺去。她紧闭一双星眸,粉脸微笑望天,铜剑飞来,一动不动。只闻嘶的一响,宝琉女前胸白衣,已被利剑刺破。鲜血也随之而出。
惠元挽救不及,竟拟用师门太乙五灵掌将春儿震退。不意蘅春倏的把铜剑往后一带,投剑于地,两手捧脸,人如一只斗败公鸡沮丧已极,口中还喃喃自语道:“这是人家一种无心之失,而且她还觉疚意重重,杀她不还手!这种仇,实在无法报复,希望爹娘在天之灵,实鉴此心!”这一女娃,原有三分野性,心地爽直,想到就作,把宝琉女善良的心性试出以后,不觉如醉如痴。往前一冲,一把抱着宝琉仙子,泣道:“姊姊,恕妹子鲁莽,胸前创口,是否严重,待妹子为你敷药?”
方女摇摇头,很温柔地一笑道:“创及肌肤而已,不足为意,稍敷药末,即可痊愈。愚姊一时无心,害妹子父女乖背,十年来的歉疚,使我深致不安,贤妹手下留情,更使我汗颜无地……”她一边安慰春儿,一边却抚着春儿额前秀发,温柔婉变,娇美无比,胸前一块鲜红,她可漫不为意。连春儿也被她的美丽陶醉了。
惠元一见偌大无比的一场惊险,竟由蘅春悬崖勒马,轻轻化解,不由引起无限敬意,笑对蘅春道:“韩姊姊,自古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处世做人,循此而往,虽蛮貊之邦,亦无往而不利,否则,无理纠缠,日必增多,吾姊真是宜于劝善!”
春儿笑了一笑,却携着宝琉女的手,走到僻处。惠元知道女孩子们的事,很多不便,只好坐着等侯。不久,双人出来,宝琉女却换一袭淡黄浅装,那正是春儿之物,蘅春笑向元儿道:“我们已结成异姓姊姊,你该代我欢喜。‘”
元儿笑道:“若是适才动手挥剑的情形,可是真叫我作辣!”
春儿人本天真,不免笑问道:“如果我和宝姊真的动上了手,你帮那一面?”
元儿笑道:“那一面我都不能帮,帮你,对不住方姊姊,帮她,却对不住你!”
春儿把秀眸眨了一眨,幽幽地道:“这么说来,你是袖手旁观了!”
宝琉女赶紧用话岔开道:“许多事只许心里想想,无法道破,何必须着追问?”
元儿一笑,暗中却更佩服此女聪明。正待携着春儿告别,不免一脸黯然之色,宝琉女淡淡一笑,漫不意容。春儿惠元,又不免暗中奇怪,对方似已察觉含笑道:“聚散无常,世情难料,只要彼此意志相投,纵令关山险阻,形隔而心向,又何尝不是至交?”语声一顿,旋复低吟:“海内逢知已,天涯若比邻!”却把粉脸转向别处。
元儿和蘅春,不禁一惊,深悉此女,对感情极重,她原眷恋麟儿,虽未道出,怀今之殷,不言可喻,不由抱拳为礼道:“久别师门,急于反出,暂和姊姊别过,略了私事,即将仗剑寻访盟兄,麟哥哥人间祥麟,必有善报,如路过峨嵋,当设法通知吾妹,一同就道!”
宝琉女把头连摇,正色道:“此处多险恶,不必重来,以免徒劳跋涉,甚至还惹出其他是非,务宜切记。天色不早,从速下山吧!”
元儿春儿,只好遵命,下得峨嵋,折向北转,一路晓行夜宿,风雨无阻。
春儿对惠元,可说是百依百顺,但元儿却抱定主意,不晤琵琶女,绝不再有任何打算!
一路上,竟显得心事重重。春儿虽然极尽慰解,但终不能打动惠元意志。
一晃半月,相安无事。这一天,已抵达崆峒。
崆峒相传为古仙人广成子修真之地,为道教发扬之处。时值不夏,山花如锦,古木排云,青石甬道,婉蜒而上,竟可直达崆峒派大悲真人修真之处崆峒石室。惠元知道二师伯崆峒僧,厌恶自已,此次师兄师姊,相率下山,并携恩师手谕,名为召唤,实可拘捕。二师伯且亲赴巫山,却被神山三老铙钹僧前辈,较技败绩,如已先行返山,势必怀恨,尽量在恩师跟前进谗。掌门人虽待自已爱如己出,但如坏话讲得太多,自己混淆视听,虽新生父母,亦难免不滋生疑误。明如曾母,三闻“曾参杀人”,终于弃识遁,足为昭监,这一想,不觉忧心如焚。
蘅春知道元儿心意,遂笑慰道:“丑媳妇终须谒见公婆,事已如此,急也无用,据愚妹之见,不如先行晋谒令师母,将人治好之后,再见贵掌门,以免责罚时,无人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