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熹纪事 - [红猪侠]

第四十三章 陆巡 [4]

  然这蔡思齐却是个本性慵懒,不爱顾虑小节的人。早先董里州的家产充公,朝廷将这园子一并交给蔡思齐督管,只这一件事便让他怨声载道,他又嫌这园子修葺维护太过花费,竟将园门一锁了事。

  如今园中青石小径间青苔丛生,原来的奇花异草更只得委屈在杂草堆里。虽然园子布局之精巧,占地之开阔仍令人叹为观止,但毕竟今非昔比,一片衰败景象,连陆巡这样的武将看了,也不禁可惜。

  陆兄想来也是第一回进这园子。蔡思齐笑道,定是不免要怨我糟蹋了好景象。可惜我是个穷官,哪里有这些银子扔在此处打水漂。

  陆巡笑道:大人公务繁忙,就算有些闲钱勉强将其整葺,又有什么闲情在这里享受?如此看来,有些冤枉钱还是省下来的好。

  兄此言深得我心。蔡思齐大笑。

  园内现住着什么人么?

  也就这十几天有人住着。蔡思齐道,这便要给陆兄引见。

  他领着陆巡走到园子深处一幢孤零零精致雅墅前,轻轻叩了叩门。

  应门的是个相貌清雅的少年,脸上微微的笑容,迎面便道:蔡大人回来了,这位想必就是陆将军。奴婢给两位大人请安了。

  少年的语声不免娇柔得过分,陆巡一怔之下便即恍然,连忙拱手回礼,问道:这位上差是

  这是太后御前的康健公公。蔡思齐道,此番是带着懿旨来的。

  难怪不过二十岁上下的年纪,却觉十分世故,连眉宇间也是年轻人少有的憔悴。

  陆巡依礼问太后圣安,未及内去,门里又四平八稳踱出一个五十岁上下的长者,虽然未着官服,却端着不小的架子。

  康健忙低眉顺眼地对他躬身道:吴大人。

  蔡思齐在这人面前也顿时收敛了些,对陆巡道:陆兄在九门提督衙门任职时,恐怕也见过都御史吴大人。

  正是的。陆巡道,都御史铮铮风骨,铁面无私,下官晚辈仰慕许久了。

  他欣然行礼下去,那都御史吴再予面露微笑,将陆巡搀起来道:老朽在京就听闻陆将军治军严明,行事磊落,不愧是皇上钟爱的大将。

  陆巡倒想起这次京中钦差南下寒州的由头,不免是为于步之一案,不知何故,同为都察院都御史的苗贺龄却不曾奉旨南下。自从前在京里的传闻知道,吴再予无论如何也只能算作直臣,更因为先前弹劾得宠的大太监辟邪,触怒皇帝,已被冷落了些时候,虽然官职上没有贬黜,但渐渐的,也算不上什么重臣了。

  宾主寒暄内去,康健小心翼翼服侍众人在后,陆巡不经意回头,却见他的目光若有所思地游曳在自己左右。陆巡领悟得甚快,原来此番要紧的人物并非威名冠于神州的都御史,而是这深宫中一介年轻的贱役。可见自皇帝北伐后,在京中做主的太后对于步之一案没有丝毫兴趣,此次遣内侍前来,竟是传来密旨授意将矛头直指东王了么?

  奉茶者是吴再予和康健南下的随从,四十多岁的模样,托着茶盏稳稳当当地过来,笑道:两位大人用茶。

  陆巡见他身穿粗布衣裳,却难得一付胡须煞是威风,接过茶来,不由向他手腕上瞟了一眼。那随从手脚甚是麻利,不容陆巡细看,已恭恭敬敬行了礼,退出门外。

  因吴再予在座,众人说话不免小心翼翼,开场的闲聊便要说到这位钦差御史的来意,自然不能不提于步之。难得蔡思齐这样的人也坐卧不宁起来,在椅子上欠了欠身。

  是晚辈管束不力,以至辖内命官任上失踪。

  吴再予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教训人的机会,干咳了一声,便要开口,康健却笑嘻嘻接过话头道:蔡大人的悔过之意,连奴婢也听得明白,奴婢回京之后,必然如实禀奏太后主子,蔡大人只管听候太后垂问吧。

  吴再予脸色沉了沉,竟忍住了没有说话。

  陆巡跟着蔡思齐松了口气,道:两位钦差前来,是为查实于步之一案,如今可有了些眉目了么?

  康健道:刚开始倒也查出了些蛛丝马迹。不过前几日太后追加了道旨意,奴婢看来煞是难办,至今仍和吴大人商议未定,出京时候说是要办的案子,反而搁下了。

  下官兴许不当问,却不知是什么旨意,让两位钦差如此作难?陆巡道,若下官有半点能帮得上忙的,万请两位钦差告知。

  蔡思齐微笑道:想来两位上差不会客气。康健公公近日便要南下黑州,前往杜王府颁旨。恐怕还是要寒州第一大将护送下寒江呢。

  噢。陆巡道,下官知道了。定是杜老王爷病故,朝廷要晋封世子爷,承继爵位了。

  正是。吴在予也道。

  不过,蔡思齐叹了口气,这些天寒州内也不算太平,陆将军随两位钦差南下,若寒州这边稍有变故,晚辈却也为难得紧。

  康健道:蔡大人过虑了。现成杨总兵在,怎么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他笑容盈盈,似乎不知深浅的话脱口而出,蔡思齐怔了怔,笑道:这个

  陆巡却暗吃一惊,太后心腹内侍一句话就把祸水引至杨力和身上,难道京中已定下了主张?

  一边的吴再予沉吟半晌,道:老朽入寒州已逾半月,杨力和的为人倒是听说了些。若说是一镇之重,却不怎么称职啊。镇守寒州的官兵甚少操演,皇上亲征的这个要紧时候,寒州要害官道上,也未见官兵把守,是为何故?

  蔡思齐苦笑道:吴大人明察秋毫。

  康健笑道:到底是吴大人多年御史的慧眼。奴婢先前只听说这位杨总兵喜欢些钱财,和黑州的私盐买卖有些瓜葛,想不到带兵打仗也是不行么?

  此时言多必失,蔡思齐和陆巡不免闭紧了嘴。

  吴再予已勃然大怒,道:当朝命官勾结奸商匪患贩卖私盐,这还了得了?此次就算察不了于步之,也先要办了这杨力和。

  吴大人明鉴。康健顺理成章地接口赞道。

  蔡思齐和陆巡互视一眼,蔡思齐心中疑惑渐渐开朗,按捺不下,赔笑道:吴大人有锄奸之心,怎奈是杨力和皇上亲授节钺的镇守大将,除了他,谁能在此多事之秋一统寒州兵马?

  康健笑着对吴再予道:蔡大人这句话正说到点子上。奴婢记着老大人这一路过来,倒是对踞州几员大将颇有赞誉,奴婢不是很懂这些个正经事,不过想起来,既是老大人赞誉过的,这几位大将总比杨力和强些。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