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吃败天南 [5]
封龙飙并不奇怪,因为他已接受了“金银蛇”舵主的苦苦哀求,答应替他把这一堆可以诱人丧失本性,沦为禽兽,自铸“利锁”锁住自己大好前程的万恶之物处理掉。
处理的方法通常只有一个:带走。
进了峡口,是一片密林。
密林长在一条清江的边上,不入峡,看不见林,也就看不见江,更看不见江边的那栋华屋。华屋并不大,小门小窗顶着小小的屋檐,看来住不下多少人。
“金银蛇”舵主仿佛看透了封龙飙的心思,说道:“少侠。一你见过这样的房子吗?”
封龙飘摇摇头。:一般人家不会把屋子造得这么矮小。
“金银蛇”舵主道:“那根本就不是房子。”
封龙飙道:“不是房子是什么?”
“是条船。”
如果是房子,当然这是最小的房子。做为船,这就是条大船了。
这条船的确很大。通常人们生活的家具什么都有,最特别的是,船上的金银特别多,多得象跳蚤一样,到处乱滚。
成垛的元宝上,铺着一条红通通的木板,木板上是一组组一件件的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上面的空间,是典籍图书,古琴名棋。每一件都是华贵。
船上四位十七、八岁的青年,是四大弟子。
二位十一、二岁的少年是左右护法。
门主呢?
封龙飙想:“掌管着这么一批怪人的门主,一定也是个怪人。”
“他是个怪人!”没等他把疑问说出来,人右护法就抢先说了。
为什么他是个怪人呢?
封龙飙的嘴巴合不上了,因为他看见了门主。
门主竟是九岁模样的孩童,一袭水红兜肚,端端正正的佩于胸前,两个小抓髻缠着红头绳,说话还带着奶味。
谁都看得出来,他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属于那种要月亮不给摘星星的娇孩子,但是作为门主,未免滑稽了些。
没有人感到滑稽,门主落座,那四十多的舵主,十七、八的弟子和十一、二岁的护法人人肃穆,负手而立。
门主拱拱手,样子非常有意思,道:“封少侠,本门将你冒昧请来,是不是很奇怪?”
老气横秋,中规中矩,一派门主风范。
奇怪?岂只奇怪!只不过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罢了!”
门主道:“其实,我也很奇怪。”
封龙飙默然。
门主道:“少侠一言不发,正所谓怪不可宣是也。你觉得奇怪,正说明你自己就是很让人奇怪的人。”
封龙飙承认。
门主道:“这几日,本门主要沿江办些俗物,船上找不适合的伴当,听本门上任老门主讲,你是世家子弟,家风颇与本门门风相似,故尔冒昧请来,以解俗物之忧。”
封龙飙知道,从他登船时起,这条船就已经起航了,原来自己竟扮演了一个陆人消闷的角色。心中不悦,只是不便说出来,便敷衍道:“在下是客,自然客随主便。”
门主道:“极好!极好!相信你在这条船上会有收获的。”收获?收获什么?已经收获了一袋金子,难道还要把这里的俗物全收获了不成。
门主道:“正所谓风雨同舟,同舟共济了,这条船上的役从不可不认识。封少侠,本门主替你介绍一下。”
“金银舵主”、四大弟子,左右护法无须介绍了。算是这条船上的熟人了。
门主将座前金钟一敲,应声从外面走进一六旬老叟。
“老夫金刀无敌关大勇,官拜征西大将军,三征蛮夷,四平苗乱,幸蒙门主收留,免去俗累,现任门主座舟左艄公。”
说罢,施礼便退。看来是很习惯的举动了。
金钟二响,七旬老叟昂然人内,,道:“老夫三关大帅,挥三军七败蒙古,六退金兵,领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衔;幸遇门主,告病还乡脱离名山利海,现任门主座舟右艄公。”
金钟三响。九旬老叟进舱而来,声若洪钟道:“老夫—孙尚勇,当朝掌班大师,官居一品、俗念最深,幸得门主引导,拜入门下,现任门主座舟司舵。”说罢,就要退出——
门主笑道:“只你说来,封少侠恐怕不信。”
鬼才相信。
鬼不信,人就得信。
九旬司舵从怀里摸出一绢布小包,擎于门主面前,—道:“门下现有圣旨在此。”
封龙飙信了,那圣旨不会有假,金镶玉玺朱砂印,御笔亲批,字字不假。
门主挥挥手,九旬司舵收回绢包,怨道:“要不是门主有令,老夫早将这俗物抛弃了。”
船上共有一十七仙,无一人无来历,端得是高官云集,猛将如云。
封龙飙做梦也想不到,这样一群怪人,是怎么网罗起来的。
门主忽然点指,道:“左护法,你也博封少使一笑吧。”
难道这十一、二岁少年也有来历?
“门下忠孝亲王长子,先王暴病仙逝,不才看看不成,正为蟒袍加身,随班入朝忧烦,幸入本门,免了终身俗气。”左护法道。
铁帽子亲王逃宫,逃到这里来了。
这只船的份量陡然加重了,朝廷大典也不过是这班人马,“名利门”门主竟然让他们日夜随侍左右。
封龙飙兀自在五里雾中,小船陡然一震,船泊靠码头了。
门主叹道:“封少侠,本门俗务来了,且莫见笑。”
回首向右护法道:“传吧。”
船下上来一老一少,一看便知是那种豪门巨富,两人进舱拜倒,并不说话。
船板上“咚咚”作响,一群挑夫将十坛美酒,十只肥羊,十头肉牛和整整一大箩筐银子放在船头,无言地退了下去。
门主道:“说吧。”
老者再拜,道:“犬子自幼习文,想早登黄傍,高中进士,望门主成全。”
门主并不回答老者的话,转身唤过那位曾任翰林大学士的厨子道:“老郑,给他个探花罢了。”
郑厨子袍子一甩,飞出一卷书册,落于少年面前,少年狂拜,退了出去。顺风顺水,俗务暂了,自然舟速不慢。当夜停泊在一处大镇上。郑厨子摆好酒菜,宾主正要开怀畅饮,忽听岸上传来一声问讯:“借问一声,船上可是门主大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