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深仇 - [上官鼎]

第十四章 双眉之死 [3]

  玄武湖虽是游览胜地,这时游人也聊聊可数。

  湖滨的一株大树下面,孤伶伶的站着一个灰衣少年,伴着他的惟有他那孤伶伶地水中的倒影。

  他呆呆地注视着平静的湖水,似在向澄碧的湖水,倾诉他那繁复的心情,希望能在湖水的默默无言中,取得同情和谅解。

  这正是他几月来所梦寐求之的东西。

  他缓缓地回过头来,这使得人们能看清楚他的容颜,他不就是古沛吗?

  数日不见,他瘦了不少,也憔悴了不少。

  愧疚的心情,好像是一块千斤的大石,重而紧地压住他的心田,这教他怎能不落得这般模样呢?

  古沛俯身拾取了一片石子,随手掷出那石子,落在湖里,平静的湖水上突然呈现了一片涟漪。

  波纹迅速地扩大,终于在岸边的草丛中消逝无踪。

  他心中似有所悟,一直繁锁着的双眉,渐渐舒展,面上也开始有了一点笑容,但那丝笑容犹如昙花一现,顿时,又消失了。

  原来他心底又涌上了忧郁,他喃喃自语道:“聂燕玲……聂燕玲……你会原谅我吗?我是不得已啊!”

  聂燕玲的面容倏又在他的身前出现,含着泪,指着他,悲愤地道:“我恨你一辈子!我永远也不能饶恕你!”

  他闭目,塞耳,他不愿意也不敢看到这张面容,更不愿意也更不敢听到这声音,但一切努力终归于惘然。

  聂燕玲的面容早就深深地在他脑海中刻下了痕迹,而那悲愤的声音也仍是不断冲击着他的耳鼓,于是,他感到绝望了……

  蓦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年轻人,何事烦恼?”

  随着语音的响起,聂燕玲的音容,倏地消逝得无影无踪。

  古沛茫然地回过头去,只见一个须眉皆白的鸠面老者,正含笑地看着自己。

  一线希望突然从古沛心中升起,他暗自忖道:

  “这位老人家年纪恁大,人生经验一定也很丰富,或许他能够帮助我,解决我的问题呢。”

  于是他羞怯地问道:“老伯伯,良心上的负疚能够消除吗?”

  鸠面老者不料他竟然会提出这么艰深的问题,不觉呆了一下,考虑了良久,然后摇首答道:“不能够。”

  古沛又感到失望了,他颓然地垂下头。

  鸠面老者看着他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心中甚是不忍,但又自知无法为他解脱痛苦,只得无可奈何地劝解道:“年轻人,放开点吧!”

  希望之火又在古沛胸中升起,暗道:

  “这老人家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但他那丰富的人生经验,或许能为我解除部分困扰也说不定。”

  他沉吟了一下,抬起头畏缩地道:“老伯伯,你杀过人没有?”

  鸠面老者不知他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仍毫不犹豫地应声答道:“杀过,当然杀过,而且杀过很多哩!”

  古沛面上突现喜色,希冀地道:“你杀人之后,心中有过感触没有?”

  鸠面老者见问,俯首寻思,往事由模糊而清晰,终而历历如绘,一幕一幕地再度在他心头展现。

  自觉所杀之人,虽大有取死之道,但冤枉死在自己手下的,也不能说没有,于是一种愧疚的心情,不觉油然而生。

  两人默默对立了半晌,鸠面老者突强作豪放的样子,苦笑道:“年轻人!走!今朝有酒今朝醉,与你同消万古愁。”

  说完,伸手拉着古沛的右臂,古沛竟如失魂落魄般,毫无反抗地茫然随着鸠面老者行去。

  夜,不知何时已经降临,钟楼上忽然传来两下“嘟、嘟”的棒子声音,原来已是二更时分了。

  秦淮河畔仍是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丝竹并奏,笙乐时间,繁嚣若市,而湖中也是船影处处,灯光点点,想是游人还未尽散。

  这时,湖边的一家酒楼上,正有两个一老一少的人,夹杂在众酒客之中,那正是鸠面老者和古沛。

  本来,酒量的大小,和心情的好坏有关,酒入愁肠,谁也不能减去三分酒量,何况这又是古沛生平第一次喝酒,他又怎能吃得消?是以早已喝得酩酊大醉,伏在桌上,不觉沉沉睡去。

  原来那鸠面老者,正是翼人公冶良,他酒量虽豪,这时也免不了有了七八分醉意,他自问也不能再喝下去了,遂用手推了推古沛,道:

  “小古,醒来。”

  古沛勉强地睁开布满了血丝的醉眼,含混地问:“什么事?”

  说完,俯头又要睡去。

  公冶良伸手拉他的衣领,笑道:“时候不早啦,该回去了。”

  古沛强打精神,双手扶着桌沿,勉力站起身来,脚下刚一移动,就觉两腿无力,几乎跌倒。

  公冶良慌忙扶起他,藉着酒意,笑骂道:“小古,怎么恁地没有出息,才喝了这么点酒,就醉成这个样子?”

  回手自囊中取出一只小巧的玉瓶,倾出三粒黄豆大小,玛瑙色的药丸来。

  自己服一粒,将剩下的两粒递给古沛,笑道:“这是醒酒丸,服下去可舒服得多了。”

  古沛依言服下,不久,药力行开,果觉醉意渐消,诸般不快尽去。

  付账之后,二人随即下得酒楼,走了没多远,湖中堤上突然传来几声阴冷骇人的异啸之声。

  古沛眉头一皱,咦了一声,暗道:“难道枯木教又在此害人不成?”脚步不觉缓了下来。

  公冶良也似觉有异,对古沛招了招手,意思是叫古沛跟着他走。

  随即身形突然凌空拔起,两臂一张,肋下两翼展伸开来,身形借力贴着水面,向堤上滑去。

  古沛见状,佩服不已,暗道:“此老轻功之高,当世恐无人能出其右。”

  随手折下一截树枝,掷向水面,展开“一苇渡江”神功,步着公冶良之去向,紧紧迫去。

  到了堤边,二人闪身而上,各自隐身在一株大树之后窥视,果见堤上一处较宽广的地方,四周围立着廿余名枯木教徒。

  中间面对地站着一个身躯魁武,高愈常人数尺,身着玄色长衫,项悬八节枯木的赤发老者,和一个身躯瘦小,只及赤发老者胸际,背上却背着一口奇大黑锅,身着黑色羊皮短袄的老人。

  老人身后闭目盘坐着一个面貌奇古的儒服老者,似乎已是身负重创,正在自行运功疗伤。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