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5]
既然不懂,叶亦深只好暂时相信了。不过,“有缘千里来相会”好像的确是心悟和他最好的写照。叶亦深想到这里,和心悟相视一笑。
心悟想起了那天的情形,便问他道:“对了,那天施主追的那个人,是你的朋友吗?”
“不是,我也不知道她是谁。”叶亦深回道。
“怎么说?”心悟不知其中的环节,遂问道。
“那个人是会易容术的。”叶亦深道:“她的易容术简直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我在她面前坐了一、两个小时,都没有看出破绽来,真的是很厉害。”
心悟长长地“哦”了一声,没有下文。
“大师有什么意见吗?”叶亦深问。
“他的轻功很好。”心悟答道。
叶亦深想起那天他在追那人时,她所使用的轻功确是十分地独特,他曾试着加快速度,但都被她特异的身法给躲掉。
“大师认得出来是哪家的轻功吗?”叶亦深又问。
“不是很看得出来,不过看他起步的身法,有点像咏春拳的步法。”心悟道。
“咏春?这么说,她会咏春拳?”叶亦深道。
“我不确定,有可能是。”心悟道。
“我曾学过几天的咏春拳,竟然完全看不出来。”叶亦深喃喃道。
“我也是猜的,到底是何身法,我也无法看个完全。”心悟补充道。
“那我可以从咏春拳的老师那里下手去找,看有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叶亦深道。
“这或许是个方法。”心悟对他的说法并不反对。
两人一路来到了办理护照的大楼,叶亦深便进去找他的朋友,没一会儿,便又出来。
“护照已经交给了办理的单位,不过,还需要一天的工作天,要等到明天早上才能拿到。”叶亦深对心悟道,这表示两人必须在法国再待一天。
“没有关系,再等一天也很好。”心悟好像也不怎么急。
为了让心悟不枉此行,叶亦深特地租了一辆比较豪华的车,想带他在附近走走逛逛,结果,少林寺的僧人,除非必要,不然是不行搭车的,他们立誓终生奉行苦修,坐车逛街这种奢侈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不像某些和尚、尼姑的,又坐宾士,又戴金表的,不伦不类。
所以,叶亦深就陪心悟一路用走的,在附近“好好的”走了一圈。心悟看到法国的繁荣和美丽,不断地发出赞叹,而叶亦深则是尽自己所能的,将知道的每一件和他们所见的事有关的,都告诉心悟。
心悟很高兴,他说这一趟收获良多,他从小就在少林寺长大,从来没有到过外面,最多是下山买买东西,所以这一切对他来说,都足美丽的、不可思议的。
“你都不会累吗?”叶亦深回到旅馆,觉得已经很累了,所以问心悟道。
心悟坐在椅子上正闭着眼睛,彷佛已经“老僧入定”,听叶亦深这么说,才张开眼睛,道:“这地方如此美丽,只嫌时间不够,又怎会累呢?”
“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呢。”叶亦深道。
“呵呵”心悟笑道:“施主年少力强,我足足比施主重了一倍,都不嫌累,施主怎可言累?”
“那是大师功力深厚。”叶亦深道。
“不一定,我看施主神清气爽,光华内敛,功力绝不在我之下,只不过此地的这些事物在施主眼中究是平常,所以施主提不起劲儿。”心悟说道。
“心悟大师,你过奖了,不过你说的没错,法国我是常来,所以有些地方是不如大师那么注意。”叶亦深笑着对道。
“而且,施主还耐着性子陪我走了这半天,当真多谢施主了。”心悟很感谢的道:“等到了少林寺时,我也带你四处逛逛,感受一下不同的美。”
叶亦深听心悟这么说,很是高兴,说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谢谢了。”
心悟又“呵呵”的笑了两声,他笑起来总是这个声音,然后道:“我想方丈看到施主一定也很高兴。”
“希望如此。”叶亦深道。
心悟停了一会儿,问叶亦深道:“我一直没问施主和无尘师叔是什么关系。”
“吴师父是我的授业恩师,小时候我向他学过一段时间的功夫。”叶亦深回答道。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施主也是本门的弟子了。”心悟说道。
“不敢,少林寺是天下武术正宗,我只是学过几天少林拳法,怎么敢说是少林弟子呢?”叶亦深道。
“没关系的,现在的世界不一样了,少林寺虽然门规森严,但是也很欢迎对武术有兴趣的人来少林学武,何况施主的人品又是如此的好,有施主这种少林弟子,是少林寺的荣幸。”心悟说道。
“心悟大师谬赞了,我这两三下,跟人家说是少林弟子,只怕要砸了少林寺的招牌。”
叶亦深谦虚的回道。
心悟又“呵呵”的笑了两声,道:“不会,不会,我看人一般不会看错,施主不是功夫不好,而是更擅长别家的功夫多些,施主还学过别家的功夫,是不是?”
“心悟大师好眼力,我是学过别家的功夫,不过也只是胡乱玩两下,恐怕难登大雅之堂,更难入大师法眼。”叶亦深道。
“施主的轻功,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已经失传的“踏雪无痕”轻功吧。”心悟猜道。
“心悟大师真是厉害,一猜就猜到了。”意思是他猜对了。
“这种移动时一点声音都没有的轻功,世上只有三种,除了本寺的“一苇渡江”以外,就属“踏雪无痕”最为厉害,我年少时曾听师伯说过,这种轻功练到高层,不但走路无声,连踏雪也不留痕迹,不过已经失传了。”他停了停,又道:“不错,不错,此项绝学现在有了传人。善哉,善哉。”
叶亦深也很高兴,他学会这个轻功实在是机缘巧合,而且传他这个功夫的师父,只收了他一个弟子。
心悟按着又道:“不过,我并没有看到施主施展武功,不知施主师承何派?”
“我的武功多是无师自通,自己发明的。”叶亦深回道。
“什么?”心悟惊讶的大叫道。他叫的原因是因为武术这种学问,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学好的,要学好一门功夫,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有些人一生浸淫一门学问尚且无法尽通,又怎么能无师自通?况且现在能见到的武术招式,多数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打一式无不是反覆琢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正,才能留传下来,要想另创新招,除非是此人有着极高的聪明才智,又对武术有着极高的心得,不然,要自创一套功夫,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