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见天日惊破王爷胆 知隐情伤透痴女心 [2]
丝竹美声何悠扬,四百骏骑进茵场。
非是边疆有书急,此马只作娱君王。
二百纵队二百横,紫骝似染白如霜。
尾饰银线缀彩玉,蹄箝铜钉金包掌。
百万金银上毛鬃,马赛麒麟闪祥光。
舞马场上渐起乐,马蹄齐跺与乐合。
扬鬃方如金雨急,摆尾又似玉雪落。
齐仆横移若操列,巨拜吾皇马礼多。
忽然乐声催蹄疾,恳劝浮白《倾杯乐》。
杨妃笑掩绛珠唇,君王捋须口难合。
噫!顶凌田,人拉缰,只恐误种明年粮。
墒情易变等不得,媳吆公婆子御娘。
莫叹无马羡有马,此马翻比此庶强。
说与史者两无言,遥看夜色月有伤。
舞马总是为人看,算来还是人为王。
莫之扬、上官楚慧头一回潜进皇宫就看到如此盛景,到得妙处,不由发声喝彩。这一出声,却惊动了数名侍卫,越看二人越不像宫中之人,上前来要验腰牌。莫之扬笑道:是东殿的,哪有腰牌?一拉上官楚慧,飞步抢到花园墙边,这一来人声大起:有刺客!抓刺客啊!保护皇上!而一班乐师一齐停下,舞马舞兴未尽,嘶津津鸣叫抗议。
莫之扬、上官楚慧正要越墙,十几个侍卫已经追到。莫之扬早有准备,左手一挥,撒豆成兵撒将出去,好几个侍卫手腕中弹,腰刀跌落。二人越过花墙,正要落下,蓦然间听得刀声破风,四名墙外的侍卫同时挥刀砍来。上官楚慧叱道:你娘拔刀出来,落下地时,已捅翻一人,跟着一腿踢倒一人;莫之扬不愿滥伤无辜,挥掌拍出,掌风呼呼,另两名侍卫识得厉害,各自闪开。莫之扬道:走!与上官楚慧抢在前面,未伤的两个侍卫训练有素,腰刀脱手,向莫之扬、上官楚慧掷去。二人略一转身,将腰刀拨落,但就是如此慢了一慢,一名银衣人已赶到。大声道:四面先围住!看本王擒住此二狂徒!莫之扬听他声音好熟,定睛一看,正是那夜在破房中弹琴并将自己引作知音的永王李璘。
上官楚慧冷笑道:大言不惭!一刀向他砍去。李璘身旁抢出八名黑衣侍卫,均使长剑,齐声道:大胆!其中四人长剑一挥,挡住上官楚慧,叮叮连声不绝,各攻了四五招。上官楚慧刀法到底不同凡响,刷的一声,将那黑衣侍卫大腿砍了一条口子,正要再下狠手,又有三人赶上,上官楚慧抵挡几招,一眼瞥见莫之扬被另外四个黑衣侍卫围住,叫道:相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便赚!说话之间,蓦见一柄利剑直奔面门,忙一低头,只觉得头顶心一凉,一块头皮连同头发已沾在那柄剑上。大惊之下,不由大怒,喝道:你娘的妈妈!刷刷刷短刀连斫,那四名黑衣侍卫竟给她逼得一齐后退几步。上官楚慧刚要转身,那四人又围上。只听李璘道:大家只消牢牢围住,看我的八大黑衣剑士怎样擒住贼人!话音未落,忽见围着莫之扬的四名卫士纷纷惨呼,跌将出去。李璘大惊,回过神来,莫之扬已拉着上官楚慧跃上屋脊。
皇宫之中殿宇连绵,屋瓦宽阔,两人在上面行走,竟似平地。此时抓刺客的喊声已连成一片,两人走到哪里,便有侍卫堵截。但莫之扬当先开路,潇湘剑法何等神妙,不一招两招就将挡路者刺倒。正在疾行,忽听身后刀风甚急,李璘冷笑道:好小子,身手强得很哪,是哪路神仙?一剑刺到。上官楚慧挥刀去挡,只听叮的一声,一股大力传到,震得虎口欲裂,惊道:好个你娘!李璘冷哼一声,左掌拍出,将她逼开两步,长剑闪电般刺向莫之扬,剑尖哧哧作响,闪动着半尺余长的青芒。莫之扬赞道:好!一招宾至如归,使出八成内力,双剑互击,叮叮作响,各自吃了一惊,均想:我只道自己剑术已出神入化,没想到还能碰到如此强手。精神大振,一分又合,双剑相击之声连绵不绝,换了十七八招,兀自未分上下。李璘道:阁下身手如此了得,何不走正途?莫之扬笑道:何谓正途?看舞马么?见那八名黑衣卫士又追上来,虚刺一剑,道:失陪!与上官楚慧跃上另一道屋脊。
蓦听暗器跟到,他听声辨位,回手撒出四粒铁豆,将暗器打落。稍一耽搁,李璘又追来。侍卫中的强手也有十几个跃上房顶,余下弯弓搭箭,布置围截之形。莫之扬暗暗叫苦,上官楚慧破口大骂。那八名黑衣剑士方才只是被莫之扬内力震出去,并未受重伤,此时护主心切,全奋不顾身地猛上。莫之扬、上官楚慧一时不能将八人逼退,其余侍卫已经赶上。莫之扬心想:今日不杀人别想出去!心到意到,陡然间剑光大盛。宫中侍卫虽不乏武功高强的好手,但何时见过如此神出鬼没的剑法?只听惨呼连连,不一会儿,就有七八人中剑,其中一个黑衣剑士被长剑透过下腋,眼见不活了。余下侍卫大惊,一时均不敢上前。
上官楚慧喜道:傻相公,真有你的!蓦听李璘喝道:纳命来!挺剑掠上。莫之扬道:娘子小心!将上官楚慧拉到一侧,与李璘斗在一起。两人一交手,又是不分上下,也不知李璘的剑法是何人所授,刁钻古怪之极,招招都从意想不到的方位出手。再斗十几回合,莫之扬渐渐看出他出剑的规律,卖个破绽,李璘果然全力一剑刺出。莫之扬凝立不动,待他剑尖甫及胸膛,猛然身形折下去,长剑刺出,正是潇湘剑法中的生也无常。李璘大叫一声,剑身横转,左手四指平推剑身,拼出十二分力气磕挡下去,只听当的一声脆响,莫之扬手中只剩下剑柄,剑身断开飞射到房下。
李璘本以为这一招定会落败,忽然有此转机,长剑一横,指住莫之扬胸口,道:贼子,你服了么?莫之扬道:我若是有把好剑,这时就是你服了我。李璘一怔,点头道:不错。若你不是来行刺,本王定会将阁下引为上宾。上官楚慧举刀向他砍落,骂道:你娘个头!李璘身子不动,左手探出,在她刀背上伸指一弹,上官楚慧一招走空,正要抽刀再上,忽觉刀背似生了根一般。原来李璘功夫实在高妙,已顺势将刀背捏住。
莫之扬赞道:好功夫,好功夫!康庄主果然不同凡响。李璘面色一变,道:你是谁?莫之扬双目虚望天上一钩淡月,吟道:阡陌纵横人如织,王侯公子比比是。斯人专寻幽僻处,漫吟离骚谁者识?
李璘脸上神色不定,慢慢收回剑,斜目愈发深不可测。莫之扬又道:音乃心之声,韵乃志之响。《击铗九问》借天地之正气,摹日月之不泯,绝奢靡,发乎性灵之根本,却从无人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