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立天中 - [芦雅萍]

第四章 [2]

上一章:第三章
下一章:第五章

  看来,大了几岁的她知道害羞了。

  文菲从吴家坪回城的这两天里,天上一直飘着绵绵的细雨。

  “春雨贵如油。”这样的和风好雨,──在山城可是多年也难得一遇的。

  文菲的娘家住在城南关一座普通的青砖黛瓦小院里。院子不大,却是四四方方,有前庭也有后院。堂屋傍门一棵老石榴树,石榴花开得红艳艳的。南墙角上有一株大皂角树,墙头上摆着几盆草花。整个院落拾掇的又干净、又利落。

  小时候,一家人跟父亲过着一种迁移动荡的军旅生涯。父亲告老还乡后,娘、文菲和弟弟才得以随父回到山城老家来安居乐业。然而,只谁知,过去因,加上父亲离开山城前原有正妻,而且正妻的娘家在山城乡下还是颇有些势力的大户人家。所以,当初跟父亲回山城后,颇受了一阵亲戚的冷落和岐视。父亲为了她们娘儿仨免受委屈,才专门另置了这处小巧玲珑的别院来安置她们房屋。

  因正妻无出,中年得子的父亲对文菲姐弟俩便异常疼爱。自幼就令文菲和男孩子一样读书识字。文菲天资聪慧,不仅诗词书画样样过人,八九岁上便能抚琴、吟诗、对对子。父亲兴之所致时,偶尔也会让她在客人面前小试身手的。文菲小小年龄,每每出语惊人,令客人啧啧称奇,也给父亲脸上增色不少。

  一次,城西的刘举人来家做客。他正在堂屋和文菲父亲说着闲话,见十来岁的小文菲手里举着几枝红石榴花从外面跑进来,问父亲花儿开得好看不好看?刘举人因早听人说,崔家有个女儿,小小年龄就聪慧过人、答对如流,便有心试上一试。他笑望着小文菲道:“石榴树上结石榴,一年结实几颗子?”

  文菲转过脸去,望着刘举人,黑玛瑙似的眸子忽闪了几下,心想:这位刘老爷忽然来这么一句,恐怕不只是在问自家的石榴树一年能结多少石榴,而是出了一副上联,等着自己的下联呢!

  这时,她一抬头,正好看见一对燕子从外面飞回来,落在梁间的燕窠里,哺育那呢呢哝哝的几只幼燕。于是顺口接了一句:“燕子窠里孵燕子,春半孵儿三两只。”答完,脸儿一红,转身便跑出门去了。

  这下,直令刘举人惊愕地愣在那里了!半晌才转过脸来,对文菲父亲伸着大拇指夸道:“老哋!崔兄的千金果真了得呀!”

  文菲父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娘的出身一直是文菲心中的一个谜。

  文菲只知道,娘一定受过很好的教养,不仅颇读过几本书,也会得几个字画几笔花草鸟鱼。娘平素是总暗下心劲儿,决心要靠自己的这双儿女为自己争得在崔家的地位。因而,在教导自己和小弟上面所花费的心血,倒比父亲还多得多。别人家是严父慈母,崔家正好相反:戎马倥偬大半生的父亲,对儿女只是一味地宽爱。娘呢,反倒成了教导孩子的严母。

  这种教导,──她就是要靠这一双儿女为自己争得在楚家应有的地位和面子的。使得文菲的内心和外在举止形成了一种反差:她娴淑沉静的外表是自小被母亲严格管教和束缚出来的;而热情奔放、渴望自由的心灵却是天生的。

  文菲十五七岁那年,世代书香又与崔家几代交好的城西吴家坪吴拔贡家,托了城北付老爷做媒,为吴家四少爷求婚。文菲父亲当时既没应允也没有推辞,只向保媒的人提出要单独约见一下吴家四少爷。

  几天后,翁婿二人在两家共同的朋友刘举人的府上见了面。文菲父亲与吴家四少爷单独攀谈了半日,大家又在一起用了酒饭。凭自己闯荡世面多年的经验,文菲父亲认定,这位大家的青年公子,算得上是一位知书达礼、温柔敦和的年轻人,这才答应放心地将女儿许配与他。

  这时,女子学校刚刚在省城兴起。父亲拗文菲不过,与吴家商议同意后,她才得以到省立女子师范念了几年书。女师毕业后,她原打算再去读中西女子大学的,然而,所有的愿望却随着父亲的病亡猝然破灭了。

  父亲去后,母亲只能指根本无法靠父亲留给她们母子下的并不多的一点田产为生,根本没有能力供给她再读什么大学。文菲这时才清楚,此生,自己想要成就一番巾帼大志的梦想怕是毫无指望了。

  毕业后,她也曾在省城整整滞留了一个月。眼见同学们一个个回家的回家、嫁人的嫁人。家中有些背景的,也有极少进了政府做事的,也有出国留洋的,而她却是一无背景、二无资本。虽说,等在省城让人帮助找一个公立学校的教师职位,倒也不算难事。可是,禁不住母亲一趟一趟地派人来接来催。无奈,只得暂先回到山城再作道理。

  回家以后,才知母亲急着让自己回来,原是因吴家催婚所致。见母亲和吴家已经商定下了婚期,文菲无可奈何地独自大哭了两场,最后也只得从命。

  还好的是。于是,到了吴家后,文菲感到父亲为她选的夫婿还算没有错——家境富裕倒是其次,相处的日子里,文菲看出,那看吴家四少爷吴宗岱倒也是一位颇为温柔知音知之心的公子哥儿。因而,渐渐地也她想就把那份心高气盛的梦想给湮灭了。想来,此生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在社会上挥洒一番,可像这般,能天天,和丈夫一起,读读书、写写诗、散散步,有琴棋诗书相伴,不为生计发愁地一生闲适,也算是很不错的归宿了——

  孰料婚后不久,在山城流行的那场大瘟疫中,吴家坪一下子染死了老少一百多人。年轻温柔的宗岱竟也在那次瘟疫中不幸染疫而去!

  父亲和、丈夫,命运中这两个不可替代的支撑者相继猝然离去,仿佛天塌地陷一般,使文菲而年轻的心灵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原本热情向上、充满自信的她,开始萌生一种宿命的困惑来。

  春风春雨催人更生伤愁悲绪。

  文菲伏在自己闺房的书案前,信手在一张小笺上填了一阕《捣练子》:

  山竦竦,月溶溶,片片浮残云点点星。蜡炬成灰潸作泪,浥红痕泣透绢绫。

  看了看,觉得犹不能尽抒伤情,于是又重填了一首:

  心迥迥,意憧憧,寸寸柔肠缕缕情。雨骤风高惊入梦,叩窗夜漏到天明。

  填完词,改了几番,却觉得没能够化出什么妙句来尽全,毕竟心中有些不如意。此时屋内的光线渐黯,她的心情也随之更加黯淡起来。

  天空飘落的霏霏碎雨,积在瓦棱上,再顺了房檐落下时,聚成了大滴大滴的水珠。那水珠儿连绵不断地滚跌下来,砸在窗前新绿的蕉叶上,“嗑嗒、嗑嗒”,不停地响着。听上去空泛而单调,更添了人的几分惆怅和无奈。

上一章:第三章
下一章:第五章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