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情投意合 [5]
他含笑向老太婆摆手,又道:“当然,她并不疯,呵呵!老朽先将家人向你引见。”
他向独脚老人伸手虚引,说:“喏!这位是老朽的义弟,独脚金刚褚津,当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时,独脚金刚的名号,在北方比天龙上人更为响亮。”
中年夫妇是老人家的独子和媳妇。
“小犬何进贤,媳施彩月,南昌府鄱阳大侠施宁远的女儿。
大小姐萱玉,十七岁了。二小姐佩玉,今年刚十五。三小子子玉,十三岁,在谷中最顽皮捣蛋,所以独脚金刚不敢将绝学传给他。”
司马英只听得心惊胆跳,暗叫侥幸,三个老人都是名头震撼天下的武林奇人,难怪迷谷会成为武林禁地。
那何俊早年的绰号叫美潘安,何曾比疯婆弱?那时,武当祖师张三丰还是个走方道人,名号还未在武林叫响。
而天龙上人、独脚金刚、美潘安,三个人在武林已经红透了半片天,江湖尊称他们为风尘三侠。
至于司马英的爹爹游龙剑客,大概还在拖鼻涕穿开裆裤哩。
他不得不自认不行,一躬到地说:“晚辈何幸,终于得瞻诸位老前辈的丰采,在溪旁与大小姐妄行递剑……”
“孩子,坐下,不必再提溪旁之事,幸而二丫头赶先一步,不然谷中将天翻地覆,你所救的两个小家伙,差点儿要和萱丫头拼小命。坐下。”
司马英不敢坐,躬身说:“老前辈岂不令晚辈贻笑武林么?晚辈断然不敢。”
美潘安大概知道少年人固执,也就不好勉强,问道:“孩子,游龙剑客是……”
“那是家父。”
“目下隐身何处清修?”
“晚辈不知,目下便是在江湖打听,二十年前群丑进袭梅谷,晚辈幸得义祖叔庞公携至山东崂山避祸,后又返回湖广,二十年来音信杳然。”
独脚金刚大环眼一翻,说:“孩子,二十年前群丑夜袭梅谷,据说暗中另有主事的人,这人在暗中策划,不露丝毫痕迹,做得天衣无缝,六大门派的人,事实是被人利用。”
“老前辈,风闻并不可靠。”司马英顶上一句。
“绝非风闻,不信你可以找当年参与夜袭的人,准教你失望,你不会找得到。”
“六大门派的山门总找得到的。”
“山门当然找得到,但那些曾参与的江湖丑类,后来不是死于非命,便是平白失踪。六大门派曾参予的人,大部已升天成道,仅少数几个躲在山门内不敢出外。”
“那么,依老前辈看来,隐身在暗中策动的人……”
“这人神出鬼没,已找不到证人,怎能乱猜?刚才你和萱丫头所说的落魄穷儒,这人早年追求令堂最力的人,但却是一个血性男儿,不会做出这种事,但老朽知他与令尊有不解之恨。”
“天哪!这……这不会是真的。”司马英失声叫。
独脚金刚续往下说:“令堂未于归之前,绰号叫白衣龙女,提起白衣龙女姜梅英,江湖中并不陌生。
而追求令堂的人,不知几凡,最为痴心的人,落魄穷德算是一个,为了这事,穷儒就曾与令尊的至交无双剑赵雷,从潼关打到京师。”
司马英突然大叫道:“这家伙不是好人,他竟会下流到翡翠楼眷恋一个妓……卖唱粉头,如果被我查出是他,我会剁一条左臂还他延命三天的恩典,但必须杀他。”
独脚金刚摇手道:“孩子,别激动,你必须找出证据,不可乱来。”
萱玉和佩玉大吃一惊,粉面变色!她们知道司马英是个奇男子,说得出做得到,万一砍掉了左臂,岂不精透?
司马英吁出一口长气。冷静地说:“晚辈会慎重其事,不会鲁莽的。”
独脚金刚颔首笑,说:“希望你慎重,你缺乏的就是老成二字,别慌,跟老朽十年。我要造就你成为武林中超群高手。”他又向美潘安叫:“喂!你怎么啦,还不请英哥儿下楼进食?”
美潘安一笑而起,举手虚引道:“英哥儿,随老朽来。”
两位姑娘向司马英奖然一笑,子玉却奔上挽着他的左手,亲热地说:“英大哥,随叔祖爷学艺,千万提携小弟一二哩。”
司马英心中却乱糟糟,天!十年,不是一个短日子,届时仇人的鬼魂恐怕也投了胎,即使学得天下无敌的绝学,有何用处?
他打定主意,就是找机会逃离迷谷。
他的健康尚未复原,尚须调养一些时日。
原来的吟凤阁上养病的小雅室,原是老谷主平时养性之所,成了他的居室。
他利用闲暇,开始在书橱内找到史卷地理类的书籍,这一类共有三百五十部,五千八百七十二卷之多。
他找到有关南荒的记略,要从书中找出天龙上人的云游行脚。
他太过主观,一心想找到天龙上人,以为天龙上人会在短期间传给他罕世奇学。
但却将与天龙上人齐名的迷谷谷主美潘安和独脚金刚置之不理;会近求远,真是愚不可及。
所谓南荒,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地理名词,著论的士大夫从来到那些地方,仅意集一些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等等予以汇集,人云亦云,大多是无稽之谈,没有任何考证,也没有人能加以证实。
倒是一些玄门方土,和一些云游和尚,谈起来真像有那么回事,但也缺乏佐证。
根据传说,所谓南荒,这是源自远古的名词。
古人以中原为中心,将西南一大片无穷尽的崇山峻岭与原野,划入了神秘莫测的南荒,称之为绝域。
但自秦汉以后,中原人立南移,南荒的神秘面纱渐渐被人揭开,南荒的区域便更向南推移,久而久之,行将成为神话的名称而无实际的疆域了。
一般说来,早年所泛指的南荒,西起自流沙,东南包括了所谓苍梧之野,甚至包括了古荆州和古梁州的一部份,向南延伸,直伸至南海之外,更将海中一些神秘地方全算上。
以今人的目光看来,该是青康藏高原,四川的西南,贵州的大部,广东广西的一部,云南全算上,更往南延至中南半岛。
这就是南荒,谁也弄不清南荒的内情。
司马英找得头脑发胀,那些稀奇古怪的地名和方向,在书本上怎会找得出头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