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待天倾 - [马舸]

第三章 初行 [5]

  那黑衣人疾步追来,陡见一块大石后纵起一人,微吃一惊,眼见数件暗器袭至,忽将剑尖一挑,撞在一件暗器上。一撞之下,暗器立时转了方向,奔那小僧后心飞来。那小僧惶惶而窜,哪还顾得身后?噗地一声,暗器正钉在他背心。那小僧只觉背上一麻,两只脚竟然站立不住,饶是他内功有成,也不由闷哼一声,栽在雪中

  那小僧半昏半死,不知躺了多久,恍惚间觉有香气隐隐飘来,随听一人轻声哼道:妹妹你休要泪沾衣,哥哥我岂能忘了情和义他听到人声,心念一动:我这可还是活着?睁眼望去,只见身旁数尺远近,早有人生起一堆篝火,自己身上也被人盖了几条破布袋。

  他侧身向篝火旁望去,见那里早蹲了一人,此时正手拿一根枯枝,枝头上插了一只肥鸡,美滋滋地凑在火上烤着。他见这人衣衫褴褛,面目丑陋,心道:这人狼狈之状,比我也强不到哪去。

  那人见他已醒,开口道:你小子命倒挺大,嗯,口福也不浅!要是再有一个时辰不醒,老子我吃完了就走,可不管你这些个闲事。那小僧挣扎欲起,微一挪动,便觉后背火烧火燎地疼痛,实是动弹不得。那人骂道:老子刚用神药把血止住,你乱动个屁!那小僧不敢再动,心想:这人脾气可坏的很呢!

  那人见他不敢作声,甚是得意,却又皱眉道:你小子怎会与那些个锦衣卫混在一起?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那小僧支吾道:我我没和甚么卫混在一起,我那人不容他说完,便骂道:没跟他们在一起,为何狗一般与他们躺在一处?若不是老子路过,见你哼哼叽叽,还有口活气,你这条小命还在么?那小僧见说,忽然想起了甚么,颤声道:那那些人都都那人冷着脸道:那些兔崽子都被人杀了。你是不是觉得可惜?那小僧听到数十人尽被诛杀,寒意涌遍全身,那人随后又说了甚么,他竟全未听见。

  那人见他呆呆地出神,也不多问,从鸡身上撕下一只鸡腿,递到小僧面前道:小子,这世上像我这么好心肠的人可不多,换做旁人,睬都不睬你一眼。这年头便是死人的年头,甚么新主登基,诛除恶觉,都是扯淡!老百姓该挨饿的,还他娘的挨饿。那小僧自幼出家,从未食过荤腥,见那人递过鸡腿,犹豫着不敢去接。那人眼一瞪道:都他娘的到了这步田地,还要假假腥腥?我看你必是少林寺的和尚,在外犯了戒规,说不定是犯了淫戒,才被寺里赶了出来,弄得野狗一般。说罢再不看小僧一眼,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那小僧见这人言语粗俗,微生不快,但想自己这条命总是他救的,又生感念,于是去了厌恶之心,轻声道:大爷,谢谢你一番好意。那人正在大嚼特嚼,听了这话,含混着骂道:他***!你管谁叫大爷?老子真那么老么?那小僧自觉失言,忙撇过头去,不敢作声。

  那人吃罢一只鸡腿,见小僧仍呆呆地躺在地上,口气稍缓道:老子大号没有,小名王三,以后你便叫我王三哥吧。小子,你要不吃东西,这伤可好不了。我这神药只能帮你止血,可填不饱你肚皮。又撕下一只鸡腿,递给小僧。

  那小僧眼见推却不得,只好接在手中,却不肯食。王三摇头道:甘陕鲁豫,也不知饿死了多少人?这一只鸡腿,说不得便能救下一条性命。你便破一回戒,谁又会怪你?那小僧听他说出这番话来,心想:这位大哥确是好心,我可不能辜负他一番心意。况且我被逐出山门,已不是寺中之人,还守甚么寺规?言念及此,又想起在寺门前乞食被辱之事,忍不住恨恨的道:你不给我饭吃,我偏要吃你一辈子也不敢吃的东西!恶狠狠咬下一块鸡肉,狼吞虎咽地嚼了起来。王三见了他这幅吃相,先是一怔,继而大笑道:甚么他娘的清规戒律,我看全是放屁!看来这世上,只剩下肚子不会骗人了。

  那小僧头一次吃鸡肉,只觉平生所食,无一能及此甘美。工夫不大,竟将一只鸡吃了大半。王三见状,叹了口气道:小子,你几天没吃东西了?那小僧脸一红,想了想道:这倒忘了。王三哈哈大笑道:那你叫甚么名字,总不会忘吧?那小僧怔了一怔,摇头道:我没名字。王三奇道:是个和尚,便有法号。我问你,你是不是少林寺的和尚?那小僧不假思索道:不是。口气异常的坚决。

  王三哦了一声,点头道:怪不得你头发这么长。这么说,你这僧衣僧鞋,是从庙里偷来的了?那小僧含混着点头。王三信以为真,心生恻悯,叹息道:无家无根,无名无姓,又是个苦命之人。那小僧听到无名无姓四字,心中一动:我无父无母,自来只有周老伯对我最好。在我心中,周老伯便如我亲生父母一般,此后我何不随了周老伯姓氏?忙道:我有姓,我我姓周。

  王三听后,打量那小僧一会,双手一拍道:也好!我叫王三,你便叫周四,以后你我兄弟在一处便是。那小僧见他大有相惜之意,心头涌上暖流。他连日来四处乱闯,从没人与他说过这等热语温言,禁不住脱口道:那我以后便叫你王三哥行么?王三笑道:当然行。从此以后,你便是我的周四弟。走到小僧身边,俯身轻抚其头,大是亲热。

  二人呆了一会,篝火渐渐熄灭。王三见周四又打起寒战,说道:天到这般时候,我二人须找个地方过夜。离此三十多里,便是许昌城。我二人快些动身,亥时便能赶到。言罢用布袋紧紧裹住周四,抱起他向南行去。

  却说许昌本是华夏古城,汉末献帝即建都于此。后曹氏登基,文、明、齐、元等五帝仍立都于斯。这一夜天降大雪,寻常店铺俱已收幌关门,唯城中百叶楼上,仍是灯火通明,人声嘈杂。这百叶楼正对着许昌城中最大的一条官道,历为三教九流混杂之地,故尔外面风雪虽大,楼内却猜拳行令,热闹非常。

  酒保忙着招呼客人,端茶倒水之际,眼见楼梯口上来一个叫花子,手上还托了个似睡非睡的少年,脸一沉道:臭要饭的,还不快滚!那花子嘿嘿傻笑,却不下楼。酒保每日里见得惯了,也不再理会。那花子见无人阻拦,忙抱着少年躲在西首一处角落。

  此时楼上客人虽多,西首这处角落却只摆了一张黑漆方桌,喧闹声中,显得略为清静。只见桌旁坐了二人,年纪均在五旬开外,一人头带方巾,身着细绸宽衣,长须白面,颇有儒雅之态。另一人头带黑帽,身穿褐袍,身旁放了一个黑布幡子,上面划了个阴阳鱼,显是个算卦先生。二人似乎甚熟,这时正浅斟低酌,窃窃私语。那花子将怀中少年放在角落,见周遭只有这一桌客人,于是上前向二人乞食。

在线小说阅读,武侠,玄幻,推理,网络文学